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3日-星期三
蘇聯解體之后,俄羅斯以及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經濟在西方所謂“休克療法”主導下幾乎全都崩潰。俄羅斯盡管花了近十年時間去努力融入西方陣營,但經濟始終是江河日下,未能有絲毫起死回生的跡象。
所謂“休克療法”,本質就是完全徹底的經濟自由化,任由西方金融資本攻城掠地,搶奪一切經濟和社會資源,迅速形成寡頭經濟。普京執政之后,固然與寡頭們既有爭斗也有妥協,但依然始終抱有依靠西方走出困境的希望。
與葉利欽時代一味投靠和依靠美國不同,普京上任后的戰略逐漸開始脫美向歐。普京的首要戰略是歐洲戰略,即將歐洲作為俄羅斯經濟和外貿的主要縱深方向,同時努力打造歐洲復興計劃,以共同抗衡美國。為此目的,普京與默克爾開啟了俄德以及俄歐之間的蜜月時期。德國的科技和制造,俄羅斯的能源,二者近乎完美的結合既為德國創造了長期繁榮的經濟奇跡,同時也為俄羅斯帶來了久違的繁榮與持續的高增長。直到默克爾長達16年的任期結束,這種蜜月期才宣告結束。
普京既然脫美向歐,自然不會與西方陣營徹底決裂。直到2014年烏克蘭政變,默克爾明確告訴普京,所謂“明斯克協議”不過是北約為爭取時間而采取的緩兵之計時,普京才徹底清醒,知道美國和西方永遠不可能接納俄羅斯,他們對俄羅斯唯一的訴求就是繼續肢解這個歐洲第一大國。
普京大徹大悟之后,做出的第一反應就是奪回俄羅斯的出海口,收回克里米亞的主權,以確保俄羅斯面向歐洲的海上通道安全。這個時候,普京依然心向歐洲,在處理許多重大國際關系時也依然小心謹慎,保持著基本的國際關系平衡。
普京和默克爾的歐洲復興計劃隨著默克爾的離開而結束,也隨著拜登重建美歐同盟而徹底終結。對普京而言,這種變化是很被動的,并不以他的意志為轉移。但在世界其他地區,普京依然試圖在兩大陣營之間保持平衡。
在中東,普京與敘利亞和伊朗等美國的敵人始終保持著親密的盟友關系,同時也與美國的盟友以色列和沙特保持著友好,力圖維持住一種動態的平衡。這種狀況,一直保持到2022俄烏開戰之前。
普京在中東玩戰略平衡是有現實條件約束的。一方面,俄羅斯有10%的穆斯林人口,普京不會與伊朗和沙特鬧翻去得罪穆斯林。另一方面,東歐作為猶太人曾經的聚集地,普京深知猶太人對這個地區的影響力。盡管俄羅斯的猶太人口如今已占比不大,但俄羅斯的經濟寡頭們卻幾乎全是清一色的猶太人。此外,在以色列的猶太人中還有100多萬是來自俄羅斯(主要是以色列建國時從蘇聯回去的)。普京當然知道得罪以色列會出現多么嚴重的后果。
沒有誰不知道一切經濟寡頭的背后都是猶太資本。資本的上帝是猶太人,寡頭的終點在華爾街。如果你與猶太人和華爾街沒有搭上關系,沒有被他們接納,你就不配稱為真正的金融寡頭。這一點,所有玩金融的資本家們無不心知肚明。
不要小看這張照片,這其實是一種莊嚴的儀式,是步入猶太金融帝國神圣殿堂的投名狀,是即將成為金融寡頭的標志。注意這張照片誕生于2018,那之后,一個龐大的金融帝國開始緊鑼密鼓地運籌起來,計劃在中國香港上市。很可惜的是,就在計劃的上市日期前兩天,這個巨無霸的金融帝國被中國政府叫停了。當然,這里是中國,不是俄羅斯。
在俄羅斯,自蘇聯解體后通過“休克療法”形成的寡頭們可是掌控著俄羅斯的經濟命脈,普京固然可以時不時敲打他們,但真要與他們決裂,顯然還遠沒到時候。盡管普京在俄羅斯民眾心目中的威望如日中天,但要搞好俄羅斯的經濟,沒有寡頭們的配合是顯然不行的。也正因如此,2013-2014普京決定收回克里米亞時,俄羅斯經濟就開始一蹶不振。
注意上圖紅線處是普京開始執政的2000年,此后俄羅斯經濟開始起飛,這大致對應于普京與默克爾共同打造歐洲復興計劃的時期。2013-2014克里米亞事件發酵,俄羅斯經濟就開始下滑,這里既有美國和歐洲的制裁因素,也有俄羅斯寡頭們興風作浪的因素,內外夾擊,普京顯然是非常難受的。
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俄羅斯經濟又開始再次起飛,2023、2024年繼續保持著高增長。這又是為什么?
這就要談到本文標題所界定的內涵了。因為美國和西方的制裁,360度無死角的制裁,俄羅斯經濟反而被徹底解放和解救了。既然被制裁,普京就可以徹底放開手腳大刀闊斧對俄羅斯經濟動手術。俄羅斯經濟固然受到了美國和西方的全面制裁,但同時也能夠從俄羅斯經濟寡頭們的掌控下徹底被解放出來。
對外,俄羅斯可以不再受美元和華爾街的影響,真正開啟獨立自主圖發展的新時代。
對內,俄羅斯經濟也不再受寡頭和猶太資本的桎梏,資源和要素全都開始高度活躍了起來。
與此同時,俄羅斯的經濟結構也因為戰爭而發生改變。昔日單純或畸形的能源經濟,由于戰爭對武器和各種制造品的急需開始轉身工業制造的加速發展。不僅是軍事工業,還有為戰爭提供一切裝備的一般工業,包括紡織服裝、食品加工、基建和建筑、交通運輸等等方面,均開始全面發展。
2023年,俄羅斯GDP增長3.6%,失業率降至史無前例的2.9%,俄羅斯人平均工資增長50%。從單純的能源經濟一下子成功轉型為工業制造與能源輸出齊頭并進的新經濟結構,與之相應的成果就是經濟增長,失業下降,收入上升,消費也空前繁榮。整體的俄羅斯經濟開始煥發出了巨大的活力。
面對美國和西方的全面制裁,昔日的俄羅斯寡頭們再也不敢,事實上也不可能再像過去那樣靠掌控著能源命脈只顧自己賺錢,然后把賺到的錢轉移到海外去享受奢華的生活。他們只能將掙到的錢投資于國內經濟,擴大內需,既為戰爭機器服務,也為國計民生服務。
相應地,俄羅斯人民與寡頭們之間曾經尖銳的對立也開始緩解,國內矛盾得到了空前的緩和,整個國家表現出了團結一致,一派欣欣向榮的繁榮景象。
這就是俄羅斯經濟為什么在戰爭爆發后不僅沒有衰退,反而開始再次起飛的真正原因。經濟結構因戰爭和制裁而被動調整,寡頭壟斷和資本外流得到了空前的抑制,資源和要素得到了空前釋放,生產力也得到空前解放,對內投資不斷擴大,生產制造空前繁榮,人民收入水平不斷上升,因而消費和內需也被徹底激活,這樣的經濟狀況想不高增長都難。
隨著俄羅斯經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解放與繁榮,普京的對外戰略也開始調整。一方面俄羅斯開始將自己重新定義為亞洲而非歐洲國家,開始向東靠攏。另一方面,普京也開始放心大膽地在中東聯合伊朗和沙特發展經濟貿易,在地緣政治和軍事上毫不猶豫地與美國和以色列對抗。
美國不制裁,普京就不會放開手腳,俄羅斯經濟就不可能獲得如此徹底的解放,自然也不太可能如此迅速地重生與再次起飛。
講到這里,我不知不覺有一種被解除枷鎖的感同深受,似乎深刻感受到了普京和俄羅斯終于擺脫美元體系的綁架,徹底獲得經濟大解放的同情心與同理心。不知網友們看到這里是否也同有共感?
我在昨天的文章中說,面對美國的金融核訛詐,應該主動引爆所謂“金融核彈”(主動拋棄SWIFT系統),像俄羅斯一樣徹底擺脫美元金融體系的桎梏,徹底擺脫舊思維、舊秩序的羈絆,打造完全獨立自主的金融體系,依托自己已有的制造業優勢,與俄羅斯和中東能源完美結合,重建世界新秩序,開創人類新紀元。這當然不是癡人說夢。實際上,現在需要的或許只是一點普京式的勇氣與果敢而已。
作者:肖仲華 來源:肖仲華開講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