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倫炒作“中國產能過剩”被美媒主持人質疑,華春瑩“翻譯”耶倫的辯解,揭露美方“雙標”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近日在接受美媒采訪時,再次炒作中國在電動汽車、太陽能等領域存在所謂“產能過剩”的言論,反被主持人質疑美國政府同樣在這些領域提供了巨額補貼。對于耶倫給出的解釋,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華春瑩13日在社交媒體上發文揭露美方做法“雙標”。根據美國電臺節目《market place》5月9日發布的采訪內容,關于耶倫近期訪華,該媒體主持人凱·雷斯達爾向耶倫問道:“我想問您關于這次訪問的重點之一,您提到過的電動汽車、電池,這些先進產品產能過剩的問題。有沒有可能,我們只是在這些領域被中國打敗了?”對此,耶倫予以否認,她主張:“我們不認為(雙方的)競爭是公平的。我們認為,中國向他們認為對經濟發展至關重要的領域大規模提供補貼。”不過,耶倫的說法受到雷斯達爾的質疑。他追問道:“難道他們的補貼,比我們的芯片法案和《通脹削減法案》提供的補貼還要多嗎?我們(美國)可是投入了數十億美元,你們(美國政府)投入了數十億美元。”面對追問,耶倫承認,美國政府對清潔能源、電動汽車、電池、可再生能源等領域提供補貼。不過,她解釋說,“我們確實認為,為了國家安全,為了(保障)供應鏈復原力,為了創造良好的制造業就業機會,讓人們能夠在這些行業工作,這一點至關重要。因此,我們非常明確地對這些重要戰略領域的(企業)投資進行補貼。”針對耶倫上述言論,5月13日,華春瑩在社交媒體X上發文揭露耶倫言論蘊含的美方“雙標”。華春瑩寫道:“翻譯一下:‘我們會用補貼支持美國工業,因為這是戰略性的,但當別人這么做時,那就是不公平競爭。’”
關于美方有關“產能過剩”的炒作,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4月30日表示,美方炒作所謂“中國產能過剩”,看似談經濟問題,實則荒腔走板,違背了比較優勢這一西方經濟學200多年來的基本原理。美方明知違背經濟學常識和產業發展事實,也要給中國扣上“產能過剩”的帽子,充分說明美方所謂“產能過剩”并非市場定義下的結論,而是人為制造的虛假敘事和泛政治化的認知操弄,目的在于遏制中國高質量發展,剝奪中國正當發展的權利。真正“過剩”的不是中國的產能,而是美國缺乏自信的焦慮和針對中國形形色色的抹黑。
(來源:昆侖策【授權編發】,轉編自“環球網”微信公眾號,修訂發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