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6日-星期二
朋友們,決定人類命運的一刻,要到了啊。川普已經在網上放話,說如果你中國不在8日之前撤回對美國34%的反制關稅,那么他還會再加稅50%。疊加之前的54%,到時候關稅總水平將達到恐怖的104%。
首先可以肯定,中國絕對不會受川普的威脅,撤回報復性關稅你想都別想,他前腳剛發出威脅,商務部后腳就把話撩這了,絕不接受,奉陪到底。
誰跪誰孫子好吧?
川普這個人沒有絲毫的信譽度,你越溫良恭謙讓,他就越蹬鼻子上臉,對付這種人連臉都不要的人,就只有把他打痛了,打服了,他才會好好跟你說話。
既然中國沒有讓步的可能性,川普到了明天晚上要么裝傻充愣,把自己說的話當個屁放了,要么再次加碼追加50%。
如果是后者,按中國展現出來的態度,肯定不會保持沉默,對等報復幾乎是必然。
互相征收104%的關稅,你知道這意味著什么嗎?意味著兩國之間的直接貿易,幾乎要中斷了。
這個時候就會出現一個bug,美國出口給中國的產品,可替代性非常強,大豆玉米天然氣這些東西,全世界到處都有,你家的東西貴了,我能找別人買。
但中國出口給美國的產品全是機電、手機這類的工業品,如果只單價加我們的稅,那加了也多半等于白加,因為你美國又沒法自己生產,中國的產品完全可以到其他國家去做個中轉貿易規避關稅,最后照樣流進美國內部。
有人會說,你的關稅高了,商家難道不會把產線搬到國外嗎?
高關稅究竟會不會導致中國產業外流,這件事在七年前就有答案了,川普第一次對我們舉起大棒時,很多企業都把廠房搬到東南亞和印度了,但沒過幾年又遷回來了。
比如富士康,2018年一度考慮將部分產能從中國轉移至東南亞或印度。但到2020年反而在華加大投資力度,特別是在廣州增城投資610億元人民幣建設8K顯示屏工廠。還有全球頂級汽車轉向系統供應商耐世特,2018年曾將生產線轉移至墨西哥和泰國,以規避對美出口關稅。但沒出三年,又追加在華投資,興建了好幾條產線。
美國商務部自己發布的數據哈,2019年前后,約有10%~15%的企業因關稅壓力將部分產能轉移到墨西哥或者東南亞,但其中至少有五成的企業又因為成本,效率和政策等因素重新回歸中國,并進一步擴大投資。
這個就是全產業鏈賦予的強大定力,你別看很多東西沒啥技術含量,但高度依賴產業配套形成的綜合能力,相互之間銜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我不說別的,就長三角和珠三角這兩大制造業中心,各個地方有眾多的產業園,通過產業園整合整條供應鏈上企業,任何產品的生產都能在區域內完成,物流成本低,銜接速度快,生產效率高,另外還有政府的政策支持和高校的人才紅利,這些條件是其他國家都不具備的。
就拿一次性打火機來說,他為啥就賣一塊錢還能盈利?不是說他本身就價值一塊錢,而是中國通過強大的產業鏈把他的成本壓縮到了2毛錢,然后商家賣1塊錢,在除去水電氣和稅收成本之后,居然還有得賺,你說恐怖不恐怖?換其他國家來,誰能做得到?
所以,川普要想讓這104%的關稅發揮出最大的威力,還必須再做一件事:脅迫其他國家對中國加征跟美國同等的關稅,這樣才能堵住轉口貿易的漏洞。但問題在于,煽動全世界對中國加征關稅,幾乎跟全面制裁沒啥區別了,甚至比對俄羅斯的制裁還要嚴重,因為迄今為止歐美對俄羅斯的制裁都只是單邊對單邊,沒有連帶。
在中國沒有和美國處于戰爭的前提下,美國就煽動全面制裁,這就不是掀桌子的問題了,而是他把你房子燒了,把鍋碗瓢盆全都給你砸了,讓你連飯都沒得吃。
這種烈度的關稅戰,已經屬于熱戰的前奏,川普根本沒有意識到,他自己在做什么。
不要忘了,如果工業無法生產商品,還可以用來生產武器。
來源:戎評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