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環球聚焦 > 環球聚焦 > 閱讀信息
胡偉武:我國手機CPU的自給率是0%
點擊:  作者:胡偉武    來源:工業智能化 微信號  發布時間:2021-12-17 10:05:04

 

 

1210日消息,在2021鳳凰網科技峰會的“‘突破:搶占智能時代制高點論壇上,龍芯中科董事長胡偉武圍繞自主CPU發展道路的話題發表了演講。以下是演講內容(在不修改原義基礎上有刪改)。


大家好!我是龍芯的胡偉武,很高興有機會在鳳凰網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國CPU的發展情況,所以我的報告叫做自主CPU發展道路。

 

什么是CPU?很多人說CPU就是芯片,這個說法也對也不對,我們先給一個稍微有點學術性質的定義?,F在的計算機都采用一種馮·諾伊曼結構,這是美國一位數學家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提出的結構,論文中說計算機由五部分組成: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其中運算器+控制器合在一起叫中央處理器,就是Central Processing Unit,簡稱CPU,存儲器我們知道,就是計算機中的內存條,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就是鍵盤、鼠標顯示器,硬盤等,計算機就是這么組成的。

 

CPU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表現方式,可以體現為很多機柜,可以體現為一個芯片,也可以體現為一個IP。

 

今天我們講自主CPU,什么是自主CPU?根據馮·諾伊曼的學術定義,(能夠)自主研制運算器和控制器的叫自主CPU我國的手機芯片做得非常好,國內有不少做手機芯片的企業,國內手機芯片的自給率,尤其是里面的主處理器自給率超過20%,計算機芯片的自給率可能也就是3%-5%。什么意思呢?計算機全球一年賣2.5-3億臺,中國要用掉5000萬臺,3%-5%就是每年用自己的芯片來做的計算機大概有200萬臺左右。但如果就CPU來說,我國手機CPU的自給率是0%,所有做手機芯片的都是買ARMCPU核來做芯片,我國計算機CPU的自給率至少有1%-2%。比如龍芯CPU的運算器、控制器都是自己做的,每年大概有100萬片左右,除以5000萬就是2%左右。

 

為什么要在概念上把芯片和CPU分得那么清?因為我們要看它的作用,就是看它的Outside。屏幕上列了兩張表,一個是2017年的,一個是2018年的,都是從網絡上找的數據,列了幾個企業,有兩個是做電腦的,其中聯想是做計算機,Intel是做計算機芯片。有兩個是做手機的,蘋果做手機,展銳做手機芯片。兩個是美國的,兩個是中國的,兩個是做整機,兩個是做芯片。這里的數字單位都是億美元,2018年人民幣和美元的匯率是6.7,我們看到一個很奇怪的現象,電腦是做芯片的賺錢,我們來看Intel2018年賺了211億美元,聯想只賺了6億美元,2017年甚至有點虧損,所以我們覺得芯片很重要,全中國人民都覺得芯片很重要。

 

表面上看,凡是中國企業做的都不賺錢,不管是做整機還是做芯片,實際上IT產業是解決方案為王的產業。什么是解決方案?解決方案決定用戶習慣和產業主導權,電腦怎么用誰說了算?Intel和微軟說了算,電腦什么時候升級誰說了算?也是Intel和微軟說了算,到現在為止,只要Intel和微軟推出新的操作系統和CPU,全球的計算機產業都跟著升級。手機什么時候升級是GoogleARM和蘋果說了算,中國不管是做手機芯片的、做整機的,至少對手機的大升級我們說了不算。ARM最近推出ARMv9指令系統,全球手機肯定要跟著升級,Google推出一個新Android,全球的手機也要跟著升級。

 

我們看到實際上做芯片、做整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控制解決方案,控制產業什么時候升級,中國IT產業的根本出路在于構建自己新的體系。我們知道現在全世界信息產業有兩個美國主導的體系支撐:一個是Intel+微軟,一個是ARM+Android,只要硅谷幾個企業產品一升級,整個中國的信息產業跟著動,全世界的信息產業也會跟著動。我們要做大的解決方案,就是一個自己的生態,要構建獨立于WintelAA體系的安全可控信息技術體系和產業生態,構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術體系是習總書記2016年對我們整個產業提的要求。

 

CPU的研制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構建一個國內的大循環為主體,國際國內兩個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我們就是要構建國內大循環。信息產業要構建國內大循環,我認為有三個主要的環節:

 

1)基于自主IP核的芯片?,F在我們做芯片可以買別人的IP來攢芯片,其實不難,如果買ARMIP,買ImaginationIP來做手機芯片,相信一兩年就夠但做ARM那樣的CPU核沒有五到十年是不行的。恰恰是芯片的IP決定芯片的性能、成本、功耗、安全性,當然IP分為軟IP和硬IP,屏幕右上角的方塊就是IP,中間的版圖也可以摳出一些硬IP,所以芯片的研發要IP自己來做

 

2)基于自主指令系統的軟件生態。X86承載著電腦的生態,ARM承載手機的生態,軟件生態包括什么?包括操作系統,像WindowsAndroid,數據庫比如Oracle,中國的企業要做產品,融入X86ARM的生態是相對容易的,比如手機芯片,Android一跑起來,所有APP都能跑,但基于自己的指令系統建自己的生態是很難的。

 

3)基于自主材料和設備的生產工藝。我們知道境內的生產工藝像14納米已經很穩定了,7納米也研發成功了,生產工藝是不錯的,但是關鍵是材料和設備受制于人,光刻機、光刻膠。我們做芯片設計有幾個不如境外工藝的地方,IP不夠全,因為需要自己造IP,性能不夠高,要通過優化設計提高性能。當然,我們還是需要在自主的工藝,在材料和設備上還是需要攻關。

 

基于自主IP、基于自主指令系統、基于自主的材料和設備這三個基于就是今天信息產業要形成國內大循環的痛點和堵點。

 

我們要解決這些問題、發展核心技術,我認為改革開放以來只有兩條路線:一個是市場換技術。另一個是市場帶技術,就是通過體制內市場引導帶動技術進步,再參與體制外市場競爭。

 

今天我們發展CPU也存在兩條路線。現在我們確實看到,因為中國要發展自主CPU已經成為國家戰略,境外的主要CPU企業都是通過合資或者授權,境內也有很多企業覺得這個好,這條路當然也是對的。為什么呢?我們CPU需要融入業務生態,如果不和X86ARM兼容就沒有軟件可跑,連一個瀏覽器都跑不起來,所以這條路有好幾個企業在做。當然也有龍芯這樣的企業,包括太湖之光,強調都是要自己做CPU、自己的指令系統,并且在應用中不斷演進,強調要建自己的生態,我們叫做第三套生態體系,獨立Wintel體系和AA體系的第三套生態體系。

 

時間是核心技術產業最重要的門檻,因為我們迭代和試錯需要時間。三流產品全球能做,中國人民已經做透了,二流產品有錢加上手藝,需要人才才能做,我們正在大力發展,一流產品需要有錢、有手藝還要有長期積累才能做。

 

我們現在是第三輪迭代,上了三步臺階。整個十二五期間我們在很多重要設備,比如電力設備、軌道交通設備等等中應用,到了2015年,我們每年銷售幾萬片CPU,從零開始。第二輪試錯是2016年到2019年電子政務中應用,2019年每年CPU出貨幾十萬片。第三輪試錯是2020年到2022年,我認為三年就夠,在金融、教育、電子政務中應用。2020年開始我們就上百萬片,全面推廣。

 

試什么錯呢?一個是試性能,一個是試生態。在這個過程中技術平臺和產業鏈不斷完善,性能不斷提高,應該說現在的龍芯CPU已經逼近市場主流產品的性能,及格了,幾千家企業形成了產業鏈,一個新的產業生態正在形成。

 

我們自主CPU和國外先進水平主要差距在什么地方?當時我們重點做的是高性能的浮點峰值性能,計算機里用的是通用處理性能。比如當時Intel芯片是四核的時候我們做了八核,Intel當時的運算通路是128位,可以做兩個64位的運算,當時我們就做256位,可以做四個64位的運算,通路比他們寬一倍,核數比他們多一倍,Intel主頻是3個多G,我們是1G,確實看起來峰值性能不錯。但我們計算機用的是通用處理性能,那些上浮點運算的是專用處理性能。神威太湖之光做到世界第一,我們中國人都以此為自豪,但它不跑瀏覽器也不跑Office,通用處理性能需要平衡,計算、緩存的平衡。

 

我們知道2005年前后全球的市場從單核向多核發展,英特爾做四核我們做八核,其實核多是好辦法,就是人多力量大。

 

我們的設計能力不行還是工藝不行?一說起CPU就經常說我們工藝不行,好像所有東西都怪到工藝上,比如Intel130納米工藝,現在都是10納米、7納米,奔騰IV主頻做到3.8G。我們2010年四核的龍芯主頻是1G,如果把當時Intel市場主流產品降到1G,我們的性能仍然只有他們的1/5。什么叫做1/5?跑相同的程序我的時間是他們的五倍。

 

所以從三個方面讓我們看到,要提高通用處理性能、要提高單核性能,要通過設計能力的提高,而不是依靠工藝提高性能。我們決定練好內功,通過設計優化提高單核通用處理性能,不是把核弄得很多。經過這么多年的努力,我們終于完成了性能上的技術補課。屏幕上是IntelCPU性能提高圖,綠色的部分是從1985年到2003年每年性能提高52%,確實一年就翻一番。2003年到2010年每年性能提升23%,2010年到2015年每年性能提升12%,2015年之后每年性能提高3%,確實Intel已經逼近天花板。經過多年的補課,我們到了灰色的部分,現在市場上Intel灰色的階段的CPU其實還在用,我們只要再有一兩年就可以達到紅色的區間。

 

剛才講的是CPU的性能,還有對CPU最重要的軟件生態。說實話,CPU指令系統是繞不過去的話題。我們做CPU到底應該是兼容國外的指令系統還是我們自己做自主指令系統?各有各的道理,要是自己做的話沒有可跑的軟件,要是兼容的話又受制于人,總是很難的。龍芯CPU基于自主指令系統做自己生產,有沒有辦法一個自主指令系統既自主又兼容?我們2020年推出自主指令系統,我們領(悟)出了一個道理,指令系統是計算機系統里最基礎的語言,就是軟硬件界面和語言,就像英語和漢語這些自然語言一樣。我們知道可以基于英文寫文章掙錢,甚至拿諾貝爾獎都是可以的,我們可以用英文寫小說發行賺錢,但中國人不可能基于英文構建出我們的民族文化,中華民族的文化唐詩、宋詞、元曲、先秦散文肯定得構建在漢語上,所以如果信息產業只滿足于做產品,那就可以和ARM、X86兼容,但如果中國人立足要做自己的生態體系,再難也得做自己的指令系統。

 

剛才說過,指令系統要自己做就有一個兼容問題,經過多年的積累,我們想到了一個方法,就是充分考慮兼容需求的自主指令系統。我們從基礎指令系統加上一些擴展,大概將近2000條指令,現在芯片也出來了。

 

還有微軟操作系統的問題,其實操作系統有兩種模式:一種是微軟模式,一種是Android模式。Android模式就是由一個企業提供基礎操作系統,Google提供Android是免費的、開源的,把它做成產品操作系統。龍芯也提出了基礎操作系統,包括操作系統企業、整機企業可以基于龍芯這樣的基礎操作系統做自己的產品,這個也走通了,涉及到瀏覽器、Java虛擬機等等核心模塊都要掌握。

 

我們建黨百年的時候龍芯也進入了新階段,從Inside到了Outside,經過20年的發展,到了2021年自主CPU基本完成技術補課。百萬片規模的應用驗證了自主CPU的成熟度,CPU處理性能達到市場主流產品水平,操作系統成熟度接近Windows XP的程度?,F在差的是產業鏈和生態,所以十四五期間我們要努力完成三個轉變:從技術補課到生態建設者轉變,從政策性市場向開放市場轉變,從跟隨性發展的必然王國到自主發展的自由王國轉變。

 

這個事情不僅要擼起袖子加油干,還要耐著性子堅持干。我認為自主CPU發展需要三十年,現在我們已經發展了二十年,正在呈現出加速發展的態勢。

 

有沒有辦法避免上述耗時的多輪試錯?不用爬樓梯,一步就上?發展核心技術只有一步一個腳印地追趕,不能幻想彎道超車,在不斷試錯中改進是復雜系統創新的必要過程,好的體制機制和更多的經費可以加速試錯迭代,但不能取代試錯迭代。浮躁會讓我們的產業發展走入誤區,反而發展得更慢。兩彈一星的先輩們和改革開放頭三十年發展的主力軍幾億農民工,靠的都是5+2、白加黑的追趕,我們今天也沒有取巧的理由,因為有些表面上的直道我們以為是抄了近道,其實是更彎的彎道。

 

我們走市場帶技術的道路,通過自主研發掌握CPU的核心技術,建立自主可控的信息技術體系,我們失去的只有鎖鏈,得到的將是整個世界。如果我們還是走市場換技術的道路,通過引進國外的技術發展所謂的自主CPU產品只是將一副鎖鏈,換成另外一副鎖鏈。

 

作者/胡偉武  文字整理/王欣   來源/鳳凰網科技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 胡偉武:我國手機CPU的自給率是0%

    2021-12-17
  •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