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這故事的主角是個挺有意思的人物——一個歷史學博士。它網名老虱,已經51歲,未婚未育,生物學性別不詳。曾以大專的身份考上了沒有門檻的文科博士,自以為對西方了解卻又囊中羞澀從未去過。自己曾公開說喜歡自己的男學生,還說學生稱贊自己的“身段”好,那我們就姑且稱它為基佬虱吧。這位基佬虱博士對西方那是相當有愛,如同蛆蟲離不開糞便一般無腦追捧西方文明。基佬虱博士被高校開除后,在社交媒體上一有空就發文,分享自己對西方的種種美好幻想,就像是網戀了一個從未謀面的網友一樣。

但是,這位博士的老派公知范兒在這個信息差越來越小的時代,不斷遭人嘲笑。每次他一展開美好的文字表達對他所幻想的西方的膜拜時,總有粉紅跳出來“吐槽”,說他這是瞎了眼,迷上了一個連影子都沒見過的“文明”。這種事兒,在基佬虱看來,簡直就是個悲劇:明明我是真愛啊,怎么就成了被人嘲笑的對象了呢?他忘記了一個事實,那就是,我們的新一代年輕人不好忽悠了,老派公知的那些話術已經陳腐得可笑了。

于是,為了證明自己的真愛不是空穴來風,基博士決定要親自去英國,要用自己的雙眼去見證那片他夜夜夢遺的地方,他希望親自踏足丈量這片他筆下無數次贊頌的土地,以增強自己對英國的贊美之詞,讓未來的夸贊更加鋒利、跪舔更具說服力。結果呢?現實似乎總愛跟人開玩笑。當他滿懷激情申請英國旅游簽證,人家一看他那份幾乎要寫成情書的申請,直接就給了他一個大大的拒絕。一個癡心人士,為了見一面心中的偶像,結果卻連門都沒踏進就被攔下了。冰冷的拒簽通知,成為突如其來的打擊,讓他夜不能寐,他不敢相信,自己對英國滿腔的熱愛和崇拜,竟然換來了這樣的結果。為什么會這樣呢?難道是因為我表白得太猛了嗎?還是他們覺得我這種級別的粉絲,去了英國就不想回來了?這位博士一頭霧水,搞不懂為啥自己滿滿的真心換來的卻是閉門羹。在他公號的文章中,他反復使用了“誤”字,為英國簽證官拒簽的決定找尋各種可能的借口和理由。更讓人哭笑不得的是,他竟然表示自己的被拒簽,讓他更堅信英國是一個講道理的國家,把自己的失敗歸咎于個人陳述不力、材料不充分。

基佬虱博士,可以說是追求西方夢到了極致,他對西方的愛,簡直比蜜還甜,但可惜的是,這份甜蜜在英國簽證官那兒,變成了一股子酸臭味。就像是你對著一塊石頭傾訴愛意,結果石頭不僅不回應,還直接砸回來給你一個響亮的拒絕,這感覺,怕是比吃了蒼蠅還難受。這位曾經是副教授的51歲佬人的自我安慰和無限忠誠,簡直是將含垢忍辱的藝術發揮到了極致。他對英國的拒絕不僅不怨恨,反而加倍孝順,沉浸在自我反省之中,認定英國的拒簽是對他的一次深刻啟示,更展示了英國文明的成熟和理智——這讓人回憶起了小時候做語文的閱讀理解,總是被要求去理解出作者自己都沒有的意思和內涵。基博士一心想證明自己的西方情懷,結果弄得跟個賣藝不成反被人趕的乞丐似的。這不是典型的“畫虎不成反類犬”嗎?想要畫出西方的雄偉虎威,結果卻畫出了一條尾巴夾著跑的狗。這不僅僅是畫功不精,更是連對象都認錯了。基佬虱被拒簽后的態度,簡直可以用“忠犬八公”來形容。他不僅不怨恨,反而對英國的文明贊不絕口,這忠誠度,恐怕連八公都要自愧不如。他一心想跪舔,結果舔到了鐵板上。如果你繼續翻看“虞樂仲”公眾號的其他文章,可能會發現更多讓人“果然如此”的內容。你一定會感嘆于這位教授對西方世界的深情厚意,以及他在文化自卑面前展現出的驚人忍耐力。這不禁讓人再次對西方遠程養殖牧羊犬技術的成熟和發達感到贊嘆。我們來深入探討一下這位英國簽證官的可能心態。假設他真的是某個秘密遠程養殖計劃的幕后大佬,那么他肯定不希望自家精心培養的“慕洋犬”跑到英國來。因為慕洋犬只有在其自己的祖國才有用,到了英國便毫無用處。而如果這位簽證官僅僅是個普通的、心懷國家榮譽感的英國人,那么他對這些自認為是“文明使命召喚下的皈依者”也肯定是不買賬的。全球各地的正常人都有一個共識:對于那些輕易放棄自己文化、見風就是雨、兩面三刀、只知自私的人,是任何社會都不歡迎的“人格垃圾”。

且不說他竟然稱呼英國為“England”是多么的可笑,就單說他被英國一紙拒簽通知砸得心碎神傷后,居然沒有半點怨言,這含殖量就足夠牛逼。他反倒是像發現新大陸一樣,對英國的“高貴冷艷”贊嘆不已。仿佛英國大使館的門檻是某種圣物,即便是被拒之門外,那也是種無上的榮耀。這簡直就是現實版的“斯德哥爾摩綜合癥”,被拒簽綁架了他的心,他卻愛上了給他蓋章的那只手。這種“被虐出感情”的精神,這個自我感覺良好到離譜的“文明殖民地”的悲哀小丑,足以成為古墓級舔狗公知的精神領袖。

基博士為什么會被心中的圣地拒絕?因為圣地的簽證官是正常的西方人,而不是他那樣的蠢貨。基老師靠著幻想支撐自己的精神高潮,讀了大半輩子的歪理邪說的書,結果卻對西方文明最基本的常識都一無所知。對于英國簽證官而言,過分贊美另一個國家,特別是在簽證申請這樣的正式場合,反映出的只是申請人對自己文化的不自信。這種態度會被簽證官視為缺乏自我價值感和國家榮譽感,這不是簽證評審過程中希望看到的品質。實際上,“文明的英國”并未誤傷基佬虱,反而是基佬虱對包括英國在內的西方文化有著重大的誤讀,對西方人的形式規則有者重大的誤解,其對西方了解的程度,遠遠低于他口中鄙夷的相當多的粉紅——不少粉紅,或者工業黨人士,是真正的長期經歷過西方生活的人,且擁有不俗的智商和理解能力。在許多西方國家,包括英國,獨立思考、個人主義和對本國文化的自豪感才是受到尊重和認可的。因此,不加選擇地贊美,尤其是一面跪舔對方國,一面卻貶低自己的文化或國家,會被視為缺乏這些值得尊重的品質。沒有脊梁的舔狗在叢林法則盛行的西方是得不到任何尊重的。英國人,西方人(實際上,除了中國之外的大多數國家的人)并不特別喜歡那些不愛自己祖國而過分吹捧其他國家的人,不要以為你越愛西方文明,西方人就越愛你——大多數人,尤其是正常人,都是討厭舔狗的。不論哪種文明都看不起吃里扒外的軟骨頭。只是我們對于逆向種族主義者進和數典忘祖者的寬容,的確在這個星球首屈一指。讓人感到好笑的是,基佬虱就算是簡單做一個簽證的攻略,都不會得到此惹人啼笑皆非的效果。不談其他,僅僅從簽證技巧而言,過分奉承會引起簽證官對申請人誠信和旅行動機的疑問。簽證官需要評估申請人的真實旅行意圖,包括他們計劃如何使用簽證和是否計劃按時返回自己的國家。如果申請書中的表達顯得不真實或有夸大之嫌,這可能會損害申請人的可信度,適得其反。這種策略不僅不會贏得簽證官的尊重,反而還會導致他們對申請人的整體評估產生負面影響。簽證官尋找的是能夠清晰、誠實地表達自己旅行目的和計劃的申請人。想象一下:有人打算拜訪你家或者辦公室,當你詢問他們光臨的緣由時,他們卻神秘兮兮地對你說:“我對你無比崇拜!我是來朝圣的!”聽到這種話,大部分人可能會緊張地檢查一下自家的門鎖是否牢固,心里默念:“這人腦袋里有螺絲松了吧,得小心點。”想要輕松穿行于歐美之間,最好的方式就是做一個正常人!來自哪個國家都一樣,重要的是要自信又不失謙遜,尊重他人同時也尊重自己。如果因工作而去,那就直截了當說明白你的目的;如果是去旅行享受生活,那也坦誠表達你的計劃。偏偏有人非要玩高深莫測,真的以為簽證官會因為這種神奇的表白而感動落淚,滿懷激情地為你敞開大門嗎?大英帝國殖民世界四五百年,最不缺的就是弱智舔狗——更別說是毫無利用價值的大齡無門檻文科的舔狗。英國簽證中心的選擇標準比較直接,考慮的是你是否會違法滯留、你的銀行賬戶是否足夠充裕、你會不會在大街上大吵大鬧,而不是你對英國的愛有多深。想要順利通過簽證審核,簡單、直接、明了才是王道。而生活拮據,年過半百即無正常家庭生活又沒見過世面的基佬虱卻把申請簽證當作表白英國的機會,自以為這是對“文明”的貢獻,但是英國簽證官根本不在乎對英國的情歌能唱得多動聽、跪舔的姿勢可以讓對方的菊花多么舒適——連基本的經濟能力和回國意愿都表達不清,真是給浙大歷史專業蒙羞。目前,我們的“文明朝圣者”不僅未能跨越英倫海峽的門檻,反倒在自己構建的文化神壇前跌倒。也許基佬虱這樣扭曲的人類永遠也不會懂:真正的智慧在于理解和尊重,而不是盲目的崇拜和跪舔,否則,基佬虱還會在未來不斷被文明“誤傷”。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研究員;來源:“萬邦圖治區域國別學苑”微信公眾號,修訂發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