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7日-星期三
這是2016屆畢業生,他們在校期間每個模擬公司都寫了一本書。
2005年我與人合作寫出了《無為之道》后,我切身感覺到寫書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難。這之后,我一直嘗試著帶領大學生寫書。已經畢業的好幾屆大學生,他們寫的書,已經是我常常拿來閱讀的作品。
這是杭州阿里巴巴公司內的一尊雕塑
網絡時代,任何人都可以寫書,寫給自己看的書,寫給愿意看的人看的書。
從營銷的角度講,一本書是否有人看取決于該書是否有個性——是否具有差異化特點。有個性的書,至少可以滿足一部分讀者的好奇心。
每個大學生都是有個性的人,生龍活虎,是時代的弄潮兒。所以,只要我們寫出真實的自己,肯定會得到關注的。
有了這個前提,就說明我們每個人都會有屬于自己的市場,我們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市場定位。
剩下的問題,才是我們過去已經熟知的讀書和書寫的問題了。
其實,過去我們過于局限于讀書,書寫,我們的創造性是遠遠沒有發揮出來的。
一旦我們有了寫書的動機,那么我們讀書的干勁,書寫的激情,馬上就會大為增強。
何不行動起來呢?
不要以為只有學問高的人,才能寫書。
在網絡時代,書不是只有出版社出的才叫書。
我們早就在書寫人生,只不過如今只需要再推進一步,將無形的書,變成有形的書——道器變通。
我們要有這樣的自信:
大道無形風作伴,通天有徑影為圖。
現在研究了企業家素質,我們發現一切事情的開始,都在于敢,還是不敢。
一切事情能否做好,在于能否堅持做。
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具有創新創業精神的企業家,我們最需要經營,最需要管理的是我們自己,我們自己就是一家公司。
人生無非三大問題:
你能干啥?
你應該干啥?
你希望干啥?
我們能夠經營好自己;
我們應該經營好自己;
我們當然也希望經營好自己。
把經營自己的軌跡寫下來,為了寫好自己,需要去讀好書,好讀書,讀有文字的教科書、參考書,也要讀無字的社會書。
在讀書的過程中,需要做筆記,需要寫一些自己的感悟,有了這個基礎,只需要接著稍微往前邁出一步,就是寫書,先寫一點,日積月累,反復修改,寫出我們自己的書來,完全是有可能的。
這樣我們上大學就成了一個讀書、書寫、寫書三位一體的過程,一個系統的過程,一個我們自己駕馭的過程。
這才是信息社會,一個21世紀大學生應有的大學學習,這也是快樂生活,更是我們從現在開始活到老,學到老,改造到老的工作。
親們,“三書”吧!
不要用所謂的“不可能”束縛我們的思想,只要自己努力,一切皆有可能,道器變通無處不在。
我們不妨拿出本該屬于自己的氣魄來,挑戰自我,像貝多芬那樣——扼住命運的咽喉!
來源:濟學微信公眾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