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30日-星期三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國策建言 > 發展戰略 > 閱讀信息
程恩富解讀中國特色經濟學如何助推國富民強
點擊:3246  作者:李志琴 許繽心    來源:新華社  發布時間:2017-09-29 14:14:01

 

今年,上海財經大學迎來百年校慶。

百年風雨洗禮,世紀薪火相傳。上海財經大學經過幾代人的艱苦努力,確立了“厚德博學,經濟匡時”的校訓,輸送了數以百萬的專業人才。

“求真務實,立德樹人”是上財的辦學理念,在百年校慶之際,學校組織近百名上財知名教授、杰出的校友,走進企事業單位、社區基層,面向全國推出百場公益講座,分為哲學與生活季、文化科普季、財經季三大系列。

財經季系列講座最具鮮明財經特色,是百場公益講座的重中之重,由上海財經大學主辦,由中國金融信息中心和光明乳業特別支持,將于2017年9至11月在中國金融信息中心陸續舉辦八場,邀請程恩富、田國強等五位上財知名教授和李迅雷等三位杰出校友擔綱主講。

 

財經季第一場講座特邀著名經濟學家、上海財經大學特聘教授、上海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生導師、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主義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學部主任程恩富教授作題為《中國特色經濟學助推民富國強》的報告,于9月17日上財百年校慶日在中國金融信息中心舉行。

開幕式致辭

1.webp.jpg

上海財經大學黨委副書記陳宏在開幕式上致辭

上海財經大學黨委副書記陳宏在致辭中表示,百年風雨洗禮,世紀薪火相傳,百年來上海財經大學經過幾代人的艱苦努力,確立了“厚德博學、經濟匡時”的校訓,勵精圖治,奮發進取,為經濟發展輸送了數以百萬的專業人才。學校組織近百名上財的知名教授、杰出的校友走出校園,走進企事業單位、社區基層,面向全市乃至全國推出了上海財經大學百場公益講座。這也是財大面向社會求真務實,立德樹人辦學理念的最好體現。

陳宏介紹,上海財經大學百年校慶公益講座貫穿2017年全年,分為哲學與生活季、文化科普季、財經季三大系列,主題涉及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多個領域,既有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的理論知識普及,又有中華文明和優秀傳統文化的宣講,貼近現實,貼近民生。其中,財經季講座是百場公益講座中的重中之重,也是最有鮮明財經特色的公益講座。在中國金融信息中心的支持下,將陸續推出八場“財經季”高端講座,邀請財大程恩富、田國強等五位知名教授和李迅雷等三位杰出校友擔綱主講。

這八位學者知識淵博、造詣深厚,是上財人的驕傲,相信這八場講座一定會形成許多見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任務越是繁重,越是需要強大的智力支持。這是鼓勵和鞭策。百年財大,無論是教師還是在工作各條戰線的校友們,緊緊圍繞經濟社會和行業企業發展面臨的新情況、新挑戰,主動開展調查研究、咨詢論證、科技服務等工作,充分發揮智力支撐的作用。為推動科學研究從封閉走向開放,推動學科優勢向服務社會經濟轉化譜寫新的篇章。

最后,陳宏表示,文化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力量,傳承文化是高校的重要使命。推動和創新社會主義文化,是高校責無旁貸的重大責任,以講座的形式,繼承和發揚上財百年發展的歷史和辦學理念,是上財人的不忘初心和文化自覺。讓我們共同攜手,在創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道路上再創輝煌。

1.webp (1).jpg

中國金融信息中心董事長葉國標在開幕式上致辭

中國金融信息中心董事長葉國標在致辭中表示,上海財大以百場講座紀念百年校慶,立意高,形式新,突出了公益性和人文性,很有意義。財大把財經季的八場講座放在中國金融信息中心來聯合舉辦,我們深感榮幸,也非常珍惜,非常歡迎。

眾所周知,上海財大是上海的一所知名學府,在國內財經院校中是第一塊牌子。百年風雨,薪火相傳,歷久彌新,鑄就輝煌。上海財大的校名是由陳云同志題寫的,陳云被譽為“共和國的掌柜”,當年他長期主抓財政經濟金融工作。去年,中國金融信息中心聯合陳云紀念館舉行了“偉大光輝的一生——陳云生平業績展”,展期八個月,吸引了10萬人次的觀眾,當時許多財大的師生也組團來參觀,學習和傳承陳云同志的精神、品德和事跡。

上海財大的校訓是“厚德博學、經濟匡時”,厚德者仁,博學者智,經濟者用,匡時者勇。八字校訓意境高遠,底蘊深厚。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一百年來,上海財大桃李滿天下,培養了一批批優秀杰出的校友,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金融界、企業界的許多高管都畢業于上財,上財成為中國金融家和企業家的搖籃。上海要建成國際金融中心,需要各方面的努力,需要具備各種要素,其中人才是第一位的,得人才者得天下。金融領軍人才和專業人才的集聚,金融人才高地的構筑,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前提條件之一。上海市政府的“金才計劃”和“雛鷹計劃”等,旨在引進和培養更多更好的金融領軍人才和專業人才。

中國金融信息中心是新華社的直屬機構,是新華社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戰略合作的重要成果,我們首先要好服務上海五個中心建設特別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國家戰略,同時要服務好新華社打造國際一流新型世界性通訊社的戰略目標,以服務來提升地位,創造價值。我們著力打造一個開放、服務、分享、共贏的多功能國際化平臺,這個平臺屬于新華社,也屬于上海,屬于上海財大。

希望中國金融信息中心可以成為上海財大在陸家嘴金融城的一個課堂,一個分校,一個平臺,我們以此為開端,希望雙方能建立更加深入緊密長效的合作關系和機制。“東方藍寶石”已成為陸家嘴金融城的一個新地標,我們更希望將其打造成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功能性、服務性、資源性平臺。為了紀念上海財大百年校慶,從今天晚上開始,我們的“東方藍寶石”戶外屏幕要專門為上財亮燈一周,打出“上海財大,百年校慶,厚德博學,經濟匡時”十六個字,以表達我們對百年名校的敬意和祝福。

1.webp (2).jpg

上海財經大學副校長姚玲珍主持開幕式

贈書

1.webp (3).jpg

贈書現場合影(從左至右為陳宏、葉國標和程恩富)

為了感謝中國金融信息中心對上海財經大學百年校慶百場講座的支持,程恩富教授和上海財經大學黨委副書記陳宏向中國金融信息中心鄭重贈送《程恩富選集》書籍。

主題演講:中國特色經濟學助推民富國強

1.webp (4).jpg

程恩富教授作題為《中國特色經濟學助推民富國強》的講座

程恩富簡介:上海財經大學特聘教授,上海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導,原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院長,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學部主席團成員兼馬克思主義研究學部主任、任上海財經大學海派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全球學術團體——世界政治經濟學學會會長、中國社會主義經濟規律系統研究會會長、中華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會長,國家馬工程首席專家,第十一屆、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曾在第十七屆中央政治局第13次集體學習會上,講解“繁榮和發展我國哲學社會科學”。 

1.webp (5).jpg

講座現場

· 

數據解讀民富國強

· 

程恩富首先列舉了民富國強的幾個主要數據,對比了中美印等國的經濟指標。

第一是按購買力平價衡量的GDP比較(美元)2016年美國18.6萬億,中國21.4萬億,印度只有8.7萬億。按照購買力平價這個指標是最科學的,因為這個指標是根據很多產品的交換,進行物質價格的比較。按這個指標來看,中國在2015年就超過了美國,2016年繼續超過,差距越來越大。

第二,國民生產總值的比較(美元)。2016年,國民收入總量美國是18.1萬億,中國11.4萬億,印度2.2萬億。這個指標是按照匯率來計算的,但匯率比較其實并不是很客觀。但依然可以看到,中國比美國還差一些,但比印度要高得多。人均來看,美國2016年人均國民收入56180美元,中國是8260美元,印度是1680美元。因為中國人口多,人均數跟最發達的國家相比還比較少,當中國人口總量開始下降時,則更能體現經濟發展的成就。

第三,2013年現代化指數比較。按照中國科學院現代化研究的報告,根據10項指標統計,瑞典目前最高100分,位列第1名;中國40.1分,第73名;印度是22.5分,第99名。

第四,2016年中國家庭財富狀況。根據經濟日報社中國經濟趨勢研究院今年發布的數字,中國家庭人均財富為16.9萬元,其中房產凈值約占66%,其中城鎮家庭房產占整個家庭資產的比重(69%)比農村(55%)高。在動產中,家用汽車占比較高。

中西方兩種“經濟新常態”

程恩富隨后詳細地談到現在和未來發展情況的走勢。他講到,2008年西方國家爆發的金融和生產經營危機是十分嚴重的,其危害性不亞于20世紀30年代經濟大危機。面對危機后西方主要國家的國民經濟遲遲無法繁榮的局面,西方不少專家學者紛紛使用“經濟新常態”一詞,來悲觀地描述現狀和展望未來經濟。

我國在迅速應對危機影響和沖擊后,化西方危機為中國機遇,主動進入朝氣蓬勃發展的“經濟新常態”。西方資本主義經濟新常態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新常態有不同的現實表現、制度特點和政策理念。程恩富從這三點入手,對兩種經濟新常態進行了比較。

從兩種經濟新常態的現實表現來說,一是增長速度比較

世界銀2008-2016年數據顯示,美國GDP平均增長率為1.3%;日本GDP平均增長率為0.4%;歐洲聯盟GDP平均增長率為0.6%。而我國在持續30多年的高速增長后,2013-2016年的年均增長率為7.2%,平穩地實現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

二是失業狀況比較。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數據,2008-2015年美國平均失業率為7.56%,2016年的失業率估計值為4.85%;2008-2015年歐洲聯盟平均失業率為9.47%,2016年的失業率估計值為8.53%。而近幾年我國城鎮失業率只有約4%多,“就業”表現被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發布《2017年度世界競爭力報告》列為全球63個主要經濟體中首位,就業綜合狀況相對最佳。

三是政府債務比較。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用巨額財政資金救助虧損的私人壟斷企業,使政府債務不斷攀升。美國政府債務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從2006年的61.8%上升到2016年的106.1%,歐元區的這一比重從67.4%上升到89.3%,日本政府債務占GDP的比重2016年超過250%。而截至2016年末,我國中央和地方政府債務余額為27.3萬億元,政府負債率為36.7%,大大低于美歐日等西方國家。

四是實體經濟比較。根據經合組織數據,2008-2014年美國農林牧漁業、工業、建筑業、實體服務以及信息和通訊業等實體產業增加值之和占總增加值百分比的平均值為44.5%;日本該指標為53%,歐洲聯盟該指標為51.3%,而2008-2013年中國該指標的數值為73.17%。金融資本體系掌控西方國家的經濟命脈,過度金融化的“脫實向虛”,致使實體經濟萎靡不振。與此不同,我國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及時著力搞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金融積極為實體經濟服務。

五是收入消費比較。根據經合組織數據,2008-2014年美國家庭債務占可支配收入的平均比率為130.18%;2008-2013年日本家庭債務占可支配收入的平均比率為122.5%。西方國家1%超級富豪的財富和收入急劇增加,普通家庭的債務普遍增加,階級階層固化。美國1%的最富家庭占有全國家庭凈資產的三分之一,較富的9%的家庭又要占有三分之一;美國最富有的1%階層的收入占全國總收入的比重,從1978年的9%上升到近年來的20%。前幾年波及到約80個資本主義國家的“占領華爾街”國際運動,就強烈要求改變“1%與99%貧富對立”等不平等現象。這與近年我國限期精準扶貧、中等收入家庭增長較快、城鄉居民大都有產權住房、戶均資產大大超過美國等情況,是根本不同的。我國2013、2014和2015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百分比分別為69%、69%和70%;2013、2014和2015年我國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百分比分別為81%、80%和79%,經濟增長和發展同城鄉居民的收入增長大體呈現同步態勢。

六是福利保障比較。西方國家不同程度地削減勞動者的教育、醫療、養老等福利和保障。美國縮減公立大學教育經費,共和黨醫保議案是大幅減稅、大幅削減聯邦政府的醫療保健支出,勢必使沒有醫保的國民增加。德國、葡萄牙、荷蘭等國也相繼減少醫保投入。去年3月在法國巴黎爆發由修改勞動法引發的抗議示威活動,演變為全國70多個城市的“黑夜站立運動”,甚至蔓延到鄰國和加拿大等非歐洲國家,就是反對降低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以及不利于勞動者的改革措施。這與近年我國大規模增加教育經費、不斷提高最低工資和城鄉醫保水平,以及優惠老年人等現象,形成鮮明的對照。

新自由主義的資本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存在重要差異

從兩種經濟新常態不同的制度特點和政策理念分析,新自由主義的資本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存在經濟制度和政策思路具有重要差異:一是前者主張完全私有化,將公共施設、教育和涉及國計民生的國有企業私營化;而后者強調公有制為主體、國有制為主導、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在發展混合所有制過程中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積極發展集體經濟和合作經濟,同時引導和發揮非公經濟、尤其是私人小微企業的重要作用,從而實現公私企業并進的雙重經濟績效。可見,那種只重視非公經濟的重要作用,而忽視或貶低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的主體作用的觀點,是無益于提高全社會經濟績效和經濟公平的。

二是前者主張完全市場化,過度放松對經濟和金融的管制,政府不再對宏觀經濟進行積極的有效調控;而后者強調更好地發揮市場在一般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更好地發揮國家在宏觀調控和微觀規制中的重要作用,促進產業結構轉向中高級,發展方式轉向集約化,發展動能轉向科技和改革創新,從而實現以提質增效為中心的市場與政府雙重調節功能。可見,那種要求一切物質、文化、教育、科技、醫療、住房和服務等資源均由市場決定的唯市場化和泛市場化的觀點,是無益于統籌協調個人、企業與國家之間多種利益關系和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目標的。

三是前者主張完全自由化,維護美元霸權為支點的經濟全球化和自由化,反對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而后者強調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各國利益共同體,引導國際社會共同塑造國際經濟新秩序和國際經濟共同安全,從而引領以“一帶一路”為示范的合作共贏的新型經濟全球化。可見,那種單純經濟融合和經濟接軌的對外開放套路,是無益于貫徹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引領經濟全球化和更好地接近世界經濟舞臺中心的新思想新戰略的。

四是前者主張福利個人化,在大幅度減少私人壟斷企業稅收和增加軍費的基礎上壓縮公民的社會福利,要求公民個人自己承擔原有的部分社會福利;而后者強調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提升全體人民的社會福利水平和生活質量,從而實現經濟社會與收入福利同步增長的包容發展。那種不贊成逐步增加政府和企業承擔的社會福利與社會保障的觀點,是無益于逐漸建成高水平的社會福利制度和福利國家的。

五是前者主張貧富分化,通過壟斷企業和政府共同削弱工會力量,促使資方完全控制勞方的收入增加,并減少壟斷企業的稅收等,不斷擴大社會財富和收入的分配差距;而后者強調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積極推進脫貧致富、共同富裕、共享成果和共同幸福的“三共”新理念,從而實現改善民生就是發展的新謀略。那種偏離按勞分配為主體和先搞貧富兩極分化、再搞共同富裕的觀點,是無益于推進共同富裕、共同享受和共同幸福大方向的。

“以人民為中心”是中國特色經濟學的學術立場

最后,程恩富從理論上分析了中國特色經濟學的人民性。他講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學術立場和宗旨,理應以人民為中心,其實質是要構建以研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對象的人民經濟學。他將中國特色經濟學的人民性概括為以下七點:

第一點,以人民共富共享共福為目標,這是經濟學的任務;第二點,以人民生產力發展為中心,爭取做到生產力、經濟建設等全面發展;第三點,以人民全面自由發展為動力,不僅要注重物質層面的發展,人民的素質、精神等方面更要全面協調發展;第四點,以人民公有制為主體,公有制是人民的,國有制就是過去講的全民所有制,其性質就是全民所有制;第五點,以人民勞動分配為主體,要使人民的勞動與獲得成正比才能更好地促進生產力的發展;第六點,以人民自主開放為戰略,要在維護中方利益的前提下進行合作與斗爭;第七點,以人民雙重調節為體系,就是市場調節和國家調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區別于以壟斷資產階級為中心的當代西方主流經濟學。正如馬克思所點明的,社會主義的目的是要促進“所有人的幸福”,而“英國資產階級將被迫在印度實行的一切,既不會使人民群眾得到解放,也不會根本改善他們的社會狀況,因為這兩者不僅僅決定于生產力的發展,而且還決定于生產力是否歸人民所有”。

習近平提出“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強調“一切為了人民”,“堅持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作為經濟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強調“一切依靠人民,充分發揮廣大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不斷把為人民造福事業推向前進”,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這表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人民性的上述七條內容是互相聯系的統一整體。

現場互動環節

【提問1】:中小企業面臨通脹壓力、稅收壓力,同時也要承擔越來越高的人工成本,另外,中小企業想要借錢,銀行沒有辦法了解它是否具有償還能力,只能選擇硬抵押或軟抵押,可是兩次貸款以后就無法再貸。在這種情況下,中小企業如何尋求發展之路?  

1.webp (6).jpg 

【程恩富】:中小企業發展的關鍵是要進行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提高檔次,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低端的、低技術的、進入門檻低的產品進入市場將很快過剩。而在過剩的情況下,也不能損害勞動者的利益。因為中國特色經濟學是人民經濟學,人民的工資要逐步提高。普通老百姓或者一個企業內部的職工,應該跟企業的勞動生產率掛鉤、和企業的利潤增長變動掛鉤,和物價掛鉤、和企業老總的收入變動掛鉤。這樣就體現廣大職工的利益。所以中小企業怎么生存呢?應該大力抓科技創新,抓產品的升級換代,這樣利潤就提高了。此外,在知識產權方面創造新產品。另外,銀行要為小微企業服務,小微企業需要適當扶植,同時兼顧安全性問題。

【提問2】: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怎么更好的處理農業、輕工業、重工業這三者的關系?

1.webp (7).jpg 

【程恩富】:現在不太提農輕重這個說法。我們還是要搞現代農業。中國現代化指標中八個指標上得很快,只有兩個和農村、農民相關的指標上得慢。

簡單來說,農業方面,必須建設現代農業,現代農業發展的方向是什么?主要走什么樣的道路?現在各界都有分歧。

1990年,鄧小平就提出了關于中國農村改革和發展的“兩個飛躍”理論,指出“中國社會主義農業的改革和發展,從長遠的觀點看,要有兩個飛躍。第一個飛躍,是廢除人民公社,實行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這是一個很大的前進,要長期堅持不變。第二個飛躍,是適應科學種田和生產社會化的需要,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發展集體經濟”。

最近幾個月財政部下文說要支持農村集體經營的試點。今年以來,貴州省安順市塘約村的發展模式也引起了學界和業界的重視,中組部、中宣部的雜志都在宣傳它。

塘約村在2014年自然災害很嚴重,縣委要求村黨支部發揮作用,不能一家一戶自己干,而是要確權,將所有的土地農民自愿交給集體來經營。當年就開始盈利,最近一兩年收入大幅度上升。

所以集體經營應是農村發展的方向和主要道路,不是說不能發展家庭私人農場,可以發展一些,但規模不能太大,主要還是按照集體經濟至少是合作經濟的思路發展。這是解決農業問題的關鍵,現在有分歧,政策還沒有到位。但總方向如此,中央的惠民政策做了很多,農民獲利很多,各方面都發展得比較快。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發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驗證碼: 匿名發表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點贊榜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評論榜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