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1日-星期一
錢學森智庫《智慧社會建設“鄭州宣言”》的一組文章
張佑任:借鑒錢學森智庫思維,讓中興磨難轉化為中國動力
作者系中國網絡空間戰略研究所特邀研究員
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兩周年之際,錢學森智庫發布《智慧社會建設“鄭州宣言”》,以更大的智慧、更廣的視野、更高的謀略,構建自主可控的“星融網”,以擺脫美國“大國中心”的互聯網,走出了抵抗“網絡霸權”的有力步伐。
當下,網信領域“六大問題”的提醒聲猶在耳,美國商務部突然宣布禁止美國企業向我國重要通信企業中興出售技術、芯片、軟件(操作系統),禁令有效期長達七年。
分析人士認為,美國此舉將對中興造成重大打擊,同時“項莊舞劍,意在沛公”,背后的戰略意圖,是瞄準了我國在信息技術核心領域仍然不能自主可控的軟肋,試圖以此遏制我高新技術發展,甚至阻擊中國制造2025計劃順利實施。
此次“中興磨難”,只是國產自主可控道路艱難、重點技術受制于人現狀的縮影。我們在半導體加工、超高精度機床、工業機器人、高精材料制造等多項基礎領域,距離國際先進水平仍有差距。而恰恰是這些差距,如今成為了制約網絡強國、中國制造、軍民融合等重要國家戰略實施的關鍵瓶頸。
痛定思痛,壓力未嘗不是好事。“中興磨難”打碎了拿金錢換技術的夢想,戳破了技術全面趕超的自大。瘡疤解開,止血之后,我們需要再次重溫“核心技術受制于人是最大的隱患,而核心技術靠化緣是要不來的,只有自力更生”的警世之語。戰略方向已定,真正缺乏的是執行的智慧和決心。
習總書記強調,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不是喊口號。實現技術趕超,需要避免盲目自大、卑躬屈膝、追逐私利,需要回歸科學規律和基本邏輯,需要在國家戰略的指引下,做好技術發展的頂層設計,按照一張藍圖繪到底的決心,久久為功,深耕細作,謀求大成。
要實現技術趕超,我們就要認識到:創新無大小,應當延續和發展中華民族骨子里的創新精神,鼓勵一切創新。既要鼓勵共享單車式的商業創新,更要看到核心技術創新是我們當前的短板,要下大力氣去提升。承認創新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尊重一切創新者和創新嘗試,不以成敗論英雄,形成全社會創新的氛圍是創新的首要前提。
要實現技術趕超,我們就要認識到:既要有彎道超車的勇氣,更要認識科學發展的規律。總書記提出,爭取在某些領域、某些方面實現“彎道超車”,就是指出了這一科學規律:在有些領域,沒有時間和經驗的積累,沒有大量資源的投入,很難實現跨越式發展。這就需要我們在關乎國家利益、需要長期投入的核心技術領域,克服浮躁,力戒虛妄,拿出“兩彈一星”精神,發揮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越性,打一場攻堅戰,逐步縮小技術差距。
要實現技術趕超,我們就要認識到:真正的彎道超車在于前瞻布局、引領創新。信息革命剛剛拉開大幕,互聯網只是序章。很快“互聯網”這個詞會消失在我們的語境中,成為如同“電力”一樣的基礎概念。站在互聯網的基礎上展望未來,我們和世界同在一個起跑線,面對的都是茫茫無際的創新荒原。只有利用好信息時代技術快速迭代的特征,提前認識物理空間領域的拓展、人類社會的智慧化將成為科技創新的發展主線,提前布局相關技術研發,通過重點工程拉動,才能加速整體科技水平的發展。
要實現技術趕超,我們就要認識到:創新永遠是在積累中前進。不能用現在否定過去。必須看到,長期以來,國家、社會、智庫多個層面都在一直行動,一大批專家學者機構在奔走呼號,取得的一系列的成就支撐了我們未來突破的可能。反思過去不是為了否定過去,而是要在昨天的基礎上調整方向,加速前進。
錢學森智庫在鄭州召開第十五期論壇,聚焦智慧社會,發布了智慧社會建設的“鄭州宣言”。宣言指出,人類社會正在日益逼近新一輪變革的臨界點,社會形態將全面系統演進,智慧社會將作為繼農業社會、工業社會、信息社會之后的一種更為高級的社會形態而加速到來。同時宣言提出以錢學森系統論思想為指導,開展以“星融網”為戰略架構的智慧社區建設,并提出八項重大支撐工程。從戰略、戰役、戰術三個層面呼應了當前的形勢,提出了具體對策。
“只有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其他安全”。反思加行動,將“中興之痛”將轉化為“中國動力”,方能徹底扭轉被動局面,讓中國創新成支撐“中國夢”。立此存照。
作者系中國網絡空間戰略研究所研究員
兩年前的今天,2016年4月19日,習主席深刻指出,互聯網核心技術是我們最大的“命門”,核心技術受制于人是我們最大的隱患。一個互聯網企業即便規模再大、市值再高,如果核心元器件嚴重依賴外國,供應鏈的“命門”掌握在別人手里,那就好比在別人的墻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經不起風雨,甚至會不堪一擊。
2018年4月16日,美國商務部宣布,今后7年,將禁止美國公司向中興通訊出售零部件、商品、軟件和技術。這個禁令,對中興通訊來說,無異于一場涅槃之火;對輿論場來說,如同一顆巨石投入平靜的湖水,激起滔天巨浪。
一、美“芯”封喉,影響深遠,觸發網絡大國安全警報器
截至2017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到7.51億,占全球網民總數的五分之一;數字經濟迅猛發展,2017年規模達27.2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32.9%,就業人數達1.71億人,占當年總就業人數的22.1%。中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網絡大國,網絡對經濟社會意義舉足輕重,但網絡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網絡安全隱患突出,有網無防、有防不強的問題始終沒有解決。盡管我國推行去IOE,加大網絡安全自主可控力度,但網絡安全與發展失調的局面沒有根本改變,網絡空間的安全驚雷也缺少應有的磅礴大雨。此次中美貿易戰中,中興通訊作為全球第五大、中國第二大通信設備制造商,“中國智造2025”的標桿企業,因為一個小小的芯片,瞬間面臨“大廈將傾”的危險。不僅如此,根據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進口芯片金額高達2300億美元,花費幾乎是排在第二名的原油進口金額的兩倍。封殺芯片,實乃攻心致命一擊,可以扼制中國百萬億級別的電子產業。當虛擬空間潛伏的網絡安全隱患,以現實空間的經濟利益和社會效應迅速擴散開來,一下子引爆了長期以來高壓潛伏運行的網絡安全警報器,刺耳的鳴響觸碰到了中國通信產業核心技術缺乏的痛點,傷害到了中國人民的民族感情和民族自尊心,引起了大家的普遍共鳴,大大有助于全社會達成大力發展自主可控核心技術的共識,必將在我網絡強國征程中留下一個里程碑式標記。在這樣的民族感情和民族義憤之下,舉國一致、攻“芯”克難,將不只是口號,必然變成勢不可當的歷史洪流。正如當年毛澤東所說:“封鎖吧,封鎖十年八年,中國的問題就解決了。”
二、撩起盛裝,現出虛浮,昭示網絡產業模式重大戰略缺陷
中興通訊成立于1985年,是全球領先的綜合通信解決方案提供商,通過為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電信運營商和企業網客戶提供創新技術與產品解決方案,讓全世界用戶享有語音、數據、多媒體、無線寬帶等全方位溝通。中興通訊業務覆蓋無線網絡、光傳輸、寬帶接入、數據通信、云計算手機終端等領域,但其產品過多依賴于美國芯片和光模塊廠商,可謂“缺芯少魂”。據測算,如果三個月不能解除制裁,中興通訊將因“缺芯”而導致生產、銷售鏈條斷裂,甚至面臨破產危機。中興“缺芯”的戰略風險,曾為事實。2016年3月,美對中興制裁生效,中興支付8.92億美元罰金,三名涉事高管下臺。推及同類行業,這種情況不在少數。反觀華為,其高度重視技術研發,擁有大批專利技術。2016年、2017年華為研發費用占營收的14.65%、19.2%,2017年華為研發費排名全球第六、中國第一,是全球前十名中唯一中國企業;2016年、2017年華為在世界500強的排名分別為129、82。
對比反思,大多數IT企業,缺乏有效防控風險措施。中興通訊的戰略風險,不是只存在一日,為何沒有及時糾正?首先,在公司高層決策中,缺乏安全監管機制,只是一味考慮發展,缺乏對公司安全和國家安全的戰略考量。其次,國家網絡安全審查機制不完善,一年進口芯片達2000多億美元,網絡安全隱患可想而知。再次,是缺乏真正為企業負責、為民族負責的企業家精神。無論國企、民企,缺乏這類精神是難以走遠的。華為的勝利,一定程度上就是企業家精神的勝利。
三、痛定思痛,勇于改革,扭轉網絡安全自主可控被動局面
美國對中興通訊開出長達7年的制裁禁令,既是“危”,也是“機”。由此,可倒逼我加快核心技術攻研、推進網絡基礎設施自主可控,也屬禍中之福,甚至于說是福大于禍。對此,可考慮以下四點:
一是加強黨對大型IT企業的安全監管。習主席指出,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大型IT企業往往涉及到國家網絡安全基礎環節,事關國家安全全局,有必要加強黨的統一領導。尤其是在重大項目建設中,必須首先考慮網絡安全問題,凡是可能嚴重危害國家安全、國防安全的情況,必須糾正;同時對因考慮網絡空間安全因素而增加經濟成本的情況,應給予一定政策的傾斜和適當形式的補償。
二是加強網絡安全產品進出口審查。美國對我中興、華為等企業進軍其國內市場,執行了最嚴格的產品安全審查,并百般阻撓。反觀我國,這方面的差距還很大。網絡安全,很大程度上依靠于對進口網絡產品、技術的安全審查。實現網絡安全自主可控,必須建立對進出口產品尤其是外國進口芯片、路由器等產品的安全測評。
三是國家大力扶持推廣自主可控核心技術。要加大對目前已有芯片的政府采購力度,扶持民族企業;要成立風投基金,對自主可控核心技術攻研予以支持。
四是大力倡導企業家精神。要采取多種激勵和支持措施,鼓勵企業發揚工匠精神,做“百年老店”,不僅要做大,更要做久、做強。
陳 廷:建設智慧社會,需要筑牢自主可控的安全防線
作者單位:天津大學法學院互聯網政策與法律研究中心
4月19日,第十五期錢學森論壇發布了《建設智慧社會“鄭州宣言”》,提出要在新時代,強動力、高質量推動智慧社會建設,其“星融網”重大創新設計為我們應對中國缺芯的局面給出了有益的啟示。兩年前的今天,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樹立正確的網絡安全觀。安全和發展是互聯網的“一體兩翼”。建構在網絡系統根基之上的智慧社會建設也不例外,同樣離不開安全與發展的“兩翼”協力支撐。只有真正“兩翼齊飛”,才能實現一網花開、智慧無限。
當今世界,天下并不太平。國際地緣戰略上中東戰爭風云再起,網絡空間國家博弈和軍事對抗不斷加劇。近日美國商務部宣布,今后7年內將禁止美國企業向中國電信設備制造商中興通訊出售任何電子技術或通訊元件。這一事件不僅對包括中興在內的國內互聯網行業產生影響,同時也給我國網絡強國、創新驅動和智慧社會建設敲響了警鐘。智慧社會建設必須時刻緊繃安全發展這根弦。
智慧社會需要建設穩固的“智慧邊疆”。隨著人工智能與其它科技的加速融合創新與聚變發展,人類社會形態全面系統演進,逐步形成一個超級復雜的新興生態系統。我們陸地邊疆有邊防,海疆有海防,空域有空防,這個智慧社會系統也應有相應“智慧邊疆”的構建與保衛。特別是在當前國際網絡空間競爭加劇的態勢下,守護“智慧邊疆”安全更是刻不容緩。應堅持軍民融合、平戰一體,軍地聯防共守,共同來做好“智慧邊疆”的安全保衛工作。
智慧社會需要掌握自己的“關鍵命門”。守護“智慧邊疆”必須以先進技術為支撐。這次中興事件表明,關鍵領域“缺芯少魂”的問題,嚴重威脅國家安全和經濟發展。習近平總書記講,“不能總是用別人的昨天來裝扮自己的明天”,“只有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其他安全。”核心技術靠化緣是要不來的,也是花錢買不來的。智慧社會建設必須在關鍵技術領域和“卡脖子”的地方下功夫,加強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不斷取得基礎性、戰略性、原創性的重大成果。
智慧社會需要構建可控的“星融工程”。智慧社會建設開不開重大工程項目的開創性突破性創新。中國航天十二院遵循錢學森系統工程思想,從根本上實現“主權在我”出發,提出“天地一體、自主可控、穩定運行”的“星融網”重大創新設計,應該說能夠為智慧社會建設提供系統性、安全性、有效性、可靠性的整體解決方案。應緊緊抓住智慧社會建設的這個重要抓手,加強“星融網”應用基礎研究,深入推進基于“星融網”的“十智工程”落地,通過央地互動、軍民融合,通過超前布局、聯合攻關,創新發展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與現代工程技術,始終牢牢掌控數據主權和網絡安全,努力為智慧社會建設筑牢堅實的安全基礎。
劉 旭:如果核心技術受制于人,中國的網絡空間將是另一個“敘利亞”
作者系上海戎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總裁
近期,錢學森智庫及第十五期論壇發表了題為《新時代、強動力、高質量推動智慧社會建設》的“鄭州宣言”。正值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升級,在英美法剛剛完成精準打擊敘利亞之后,又對中國的高科技公司開啟了一輪以“禁售任何電子技術及通信元器件”為內容的精準“打擊”,中興成了第一個靶子。從這個大背景看,宣言不僅戰略價值重要,更可說是恰逢其時。
首先,圍繞中興公司引發的國家間貿易摩擦凸顯了網絡空間主權的固有特性。一段時期以來,中美、中西方在網絡空間的根本分歧在于歐美宣揚網絡自由,而中國則堅持網絡主權。從“中興事件”看,網絡空間主權作為國家主權的延伸和表現,集中體現了國家在網絡空間可以獨立自主地處理內外事務,享有在網絡空間的管轄權、獨立權、自衛權和平等權等權利。美歐等國往往打著民主自由的幌子,行霸權侵略之實。因此,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的發展之路不會一路平坦,將會始終伴隨著各種國家間的戰略博弈。
其次,核心技術受制于人是網絡“新邊疆”和太空“高邊疆”最大的威脅。這兩天美英法三國對敘利亞發動軍事打擊后,敘利亞駐聯合國代表賈法里的一張照片在網上刷了屏。照片中的賈法里悵然獨坐,無奈無助。讓人不禁聯想到,如果中國的核心技術始終受制于人,那中國就有可能成為網絡空間另一個“敘利亞”。目前,一些關鍵芯片、關鍵軟件、以及操作系統等還沒辦法找到替代品,基本被美歐等西方強國壟斷?,F在看來靶子首先是中興,可以預見,如果在核心技術上沒有實現自主可控,將有更多企業遭殃,國家利益將進一步遭到威脅。
最后,智慧社會必須改變“缺芯少魂”的局面。要想讓人民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智慧社會就必須牢牢把握核心技術自主可控的戰略地位。智慧社會的網信基礎是以“星融網”為巔峰創新的頂層解決方案,架構是“天地一體”,核心是“自主可控”,將實現從“地球中心”向“星際通訊”的架構轉變,實現從“行業中心”向“總體協調”的戰術突破,將直面“心臟中樞”受制于人,“骨干樞紐”尚難自主,“數據末梢”廣被滲透的立體威脅,對構建我國自主可控的網絡體系,推進網信事業發展邁向新高度具有重要意義,特別是在我們越來越清晰地看到網絡空間戰略博弈的本質的情況下,更需要抓住機遇,迅速啟動,搶占先機。
蘇 彧:智慧社會建設“鄭州宣言”:從時代高度加速推進天網融合
作者單位:中國警察法學研究會反恐與網絡安全治理專委會
時代改遷龍變化,匯智中原問網事。四月的鄭州,芳華滿城,錢學森智庫及第十五期論壇匯聚了軍民政企聲音,整合了產學研用力量,共同為國家網信事業發展思考謀劃、落實落地。錢學森智庫發布了“新時代、強動力、高質量,推動智慧社會建設”為主題的“鄭州宣言”(以下簡稱“宣言”)。宣言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的指導下,提出“讓戰略目標更清晰、讓根基架構更扎實、讓中原效應更出彩、讓生產生活更智慧、讓行動舉措更有效”,開展八項重大支撐工程,包括著眼以“星融網”融入工程、標準規范提升工程、軍民技術轉化工程、機制體制探索工程、共享智慧文化工程、網絡態勢感知工程、網絡縱深防御工程、國家網絡靶場工程。宣言創新性地明晰了天網融合的理念,對于貫徹落實習近平軍民融合戰略思想、促進中國網絡安全與信息化、推進十九大報告“智慧社會”目標落地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宣言是對習近平軍民融合戰略思想的貫徹落實
2017年3月12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5次會議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上,習近平強調加快建立軍民融合創新體系,為軍隊建設提供強大科技支撐,正式宣布中央決定成立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吹響了全面推進網信軍民融合的號角。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作為十大軍工集團之一,關注日趨嚴峻的世界軍事形勢,著眼不斷向太空、網絡空間延伸的國家博弈和軍事對抗,貫徹習近平軍民融合戰略思想和“構建一體化的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的指示精神,明晰“星融網”的巔峰創新,進行技術轉化、網絡縱深防御、國家網絡靶場的積極探索,激發軍民融合戰略以及智庫建設的戰略共振效應,開創新時代國家安全新局面。
宣言是對太空網絡安全與發展戰略的創新融合
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發展要同步推進。太空與網絡都是新型安全領域,同步推進太空與網絡領域安全與發展是時代所需,也是時代難題。必須要堅持創新思維,突破核心技術,爭取在某些領域和方面實現“換道超車”。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在太空領域和網絡領域都取得了一些技術創新與突破,但還較為缺乏將太空網絡安全與發展相融合的創新項目。這次宣言提出,以超前布局和創新設計的“星融網”,融合“進軍太空的中國高度”與進軍網絡的中國深度,在戰略、戰役、戰術三個層面,不但兼顧太空與網信發展,落地創新技術工程,還推動從根本上實現“主權在我”,有利于建設強大穩固的太空與網絡國防體系。
宣言是對十九大報告智慧社會目標的響應落地
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提出建設智慧社會目標,表達了以人民利益為根本出發點的網絡發展觀,真正要將網絡帶來的利益施惠于民、還利于民,成為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強大動力。宣言提出建設“自主可控、兼容開放、全國一體”的智慧社會,為智慧社會建設提供系統性、安全性、有效性、可靠性的整體解決方案,加強智慧應用基礎研究,拓展實施智慧城市科技項目,幫助中國城鄉的每一個角落“智慧”起來,讓中國人民領先全球享受網絡信息化帶來的各種好處。
星網融合寰宇聞,溝通天地最強音。這份以“五項宣言、八大工程”為主要內容的“鄭州宣言”,是一份航天人推動智慧社會的“宣言書”,也是一份決勝天網融合建設的“挑戰書”。新時代的航天人,將繼續插上飛往星空的科技翅膀,踏著聯通天地的創新之網,為科技進步、社會發展、國家強盛做出更大貢獻。
龍在野:星融網架構下的自主可控道路、應對“缺芯”的中國智慧方案
作者系《網信軍民融合》戰略論壇特約研究員
4月19日,錢學森智庫及其第十五期論壇上發表了智慧社會建設“鄭州宣言”。這是中國智庫力量直面16日美國貿易戰“中興制裁”的理性思考,策劃提出了改變中國網信產業缺芯困境的戰略前瞻性智慧方案。
兩年前的今天,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了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指出互聯網核心技術是我們最大的“命門”,核心技術受制于人是我們最大的隱患。作為網絡強國的設計師,主席準確預測和警示了危機癥候;作為星融網的架構師,學者先于危機事件發現發明了中國自主可控的網信產業道路,創新提出了構建星融網的國家戰略設計“落地”舉措。
一是戰略意識的底線思維,突出揚長避短的兵家智慧。強國之建,首建精神??朔W絡強國建設的核心技術短板,重新以“兩彈一星”的白手起家中國精神,研創“你打你的、我干我的”的星融網的中國制造。美國的當頭棒喝,警醒了我們艱苦奮斗的“絕地求生”意識。對于享受惠及世界的改革開放成果的社會生態來講,危機意識的建立是非常必要的。
二是戰略架構的升空設計,跳出跟隨發展的掣肘格局。互聯網是美國制造的科學產品,這種先天優勢不是后天努力能夠彌補的,中興事件的釜底抽薪和連鎖效應難以回避。我們必須先敵一步看到太空新網域,在對手落枰之間博弈布局,這是跳出來、圍上去的中國革命經驗。從這點來講,星融網是不二選擇。
三是戰略產業的標準規范,融合中國特色的智慧社會。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互聯網治理思想產自于中國,星融網的“十智”工程更是解決“受制于人”難題的中國方法,最終實現為人民謀幸福的網信化中國智慧社會。星融網是從起步伊始就全盤中國化的國家工程,能夠以工程標準來規范信息產品,以工程利益杠桿來調整產業結構,以工程布局和進度來落實國家戰略預置,這不僅是“中國芯”得以良性發展的應用環境,也是避免文化西化的物質基礎。
習主席的戰略設計清晰,星融網的科學路徑合理,美國對中興制裁事件迫使我們定下決心,勇敢走向艱辛但是光明的自主可控道路。與其在別人的架構里“缺芯”,不如在自家的院子里展翅。星融深網,智慧中國,“鄭州宣言”代表了中國智庫的責任擔當和創新科學,強烈反擊了美國針對2025年中國計劃擱淺的壟斷哲學,是自主可控的治本之策,是智慧社會的必由之路,必定助力于中國網絡強國的國家戰略目標。
王得金:以錢學森智庫之思維,治愈中國缺“芯”之痛
作者單位:國家網絡空間安全發展創新中心
4月19日,時值習主席主持召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并發表419講話兩周年之際,錢學森智庫及第十五期論壇發布了“鄭州宣言”。宣言中提到:“聚焦‘智慧社會’建設,堅持戰略思維,做到胸懷世界,籌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持戰役布局,做到安全發展,自主可控。”對應剛好發生的中興遭美國制裁事件,宣言中提到的“戰略思維”和“戰役布局”可謂恰逢其時、發人深省。美國制裁中興,背后折射的是中國部分決策部門的戰略思維缺失和戰役布局缺位問題,我們應抓住這次中興事件的機遇,學好、用好錢學森智庫的偉大思想體系財富,將此次的危機轉化為國家產業戰略升級的決心和動力,讓“中國制造”加速過渡到“中國創造”,推動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一、誰在壟斷高端芯片技術?
中國核心集成電路國產芯片占有率多項為0,貿易逆差高達1657億美元。對通信行業來說業內的一種分類方法是將通信類芯片分為成熟度、可靠性較高的基站芯片和一般的消費終端芯片。前者是中興等信息通訊技術服務商所要用到的,而后者主要用在智能手機等數碼類產品上。“(兩者)不可同日而語,(基站芯片)從開始試用到批量使用起碼需要兩年以上的時間,主要玩家有TI、ADI、IDT等廠商”,招商電子發布的公告表示,高端通信芯片基本上被外國廠商壟斷。從第三方報告來看,這一市場的核心玩家均為高通,且從份額來看高通均保持著市場龍頭地位。技術咨詢公司Canalys認為,65%的中興手機都包含高通芯片。
跳出通信行業,全球芯片市場上巨頭更多。IC Insights報告顯示,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達到了4385億美元,前十大半導體廠商占據了整個市場58.5%的份額,這些廠商分別是三星、英特爾、SK海力士、Micron、博通、高通、德州儀器、Toshiba、英偉達和恩智浦,并沒有出現中國廠商的身影。國內最大的半導體企業華為旗下海思半導體的2017年銷售額約為61.6億美元,而十大巨頭中三星電子的銷售額為656億美元,最末的恩智浦半導體的銷售額為92億美元。
如下圖可以看出,除了移動通信終端和核心網絡設備有部分集成電路產品占有率超過10%外,包括計算機系統中的MPU、通用電子系統中的FPGA/EPLD和DSP、通信裝備中的Embedded MPU和DSP、存儲設備中的DRAM和Nand Flash、顯示及視頻系統中的Display Driver,國產芯片占有率都是0。
中國核心集成電路國產芯片占有率
劉瑋琦 | “星融網”架構:按住地球跳動的脈搏,打贏未來智能化戰爭
作者系《網信軍民融合》戰略論壇特聘研究員
恰逢習近平總書記“419講話”2周年,錢學森智庫發布《智慧社會建設“鄭州宣言”》。其中,融合網絡新邊疆和太空高邊疆的“星融網”架構,為我們建設智能軍隊、打贏未來智能化戰爭提供了創新理論、核心技術和應用實踐的體系支撐。
130億年前的宇宙大爆炸,自然宇宙應運而生。1946年世界第一臺數字計算機——美國陸軍“ENIAC”的出現,標志著數字宇宙的誕生。在這彈指一揮間的70年,人類社會進入了爆炸性發展的新時代,并由信息社會向智慧社會接續邁進。打造智慧社會,是將自然宇宙與數字宇宙有機融合,開創人類美好未來的時代工程。建設智慧中國,是在構建一體化的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基礎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圖愿景。實現這一奮斗目標,需要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全國人民的偉大創造,也需要創新型人民軍隊的戰略支撐。
隨著能源技術、信息技術和生命科學技術等顛覆性技術的集中涌現,世界正處在第六次科技革命和新一輪產業革命的前夜,由此引發的軍事革命的奇點和戰爭形態的演變正在孕育臨近,未來戰爭將在陸、海、空、天、網絡電磁空間和認知領域全面打響,并向深地、深海、深空、深網、深腦領域延伸,呈現無人、無形、無聲、無邊的特點,具有極深、極遠、極微、極智的極化革命趨勢。人類用什么樣的方式生產,就用什么樣的方式作戰。可以預見,伴隨社會形態的智能化演進,戰爭形態也必將加快從信息化戰爭向智能化戰爭進化。從越南戰爭“靈巧炸彈”的驚艷亮相,直至2018年1月敘利亞反政府武裝使用無人機群襲擊俄空軍基地行動,到處都能看到智能化武器的身影。智能化技術一經問世,便成為制勝對手的獨特法寶,作戰效果成百倍、上千倍地增加,戰場應用日益廣泛。近年來,為奪取未來戰場主動權,世界各國軍隊都在加緊搶占智能化建設的戰略制高點。
習近平主席在十九大報告中深刻指出:“加快軍事智能化發展,提高基于網絡信息體系的聯合作戰能力、全域作戰能力,有效塑造態勢、管控危機、遏制戰爭、打贏戰爭。”既提出了練兵備戰的總體目標,又提出了實現目標的能力需求,是對我軍打贏未來戰爭的頂層設計。與智慧社會相適應,打造智能軍隊,構建以“自主可控、聯接三軍”的信息網絡為支撐的智能化作戰體系,需要我們依托融合網絡新邊疆和太空高邊疆的“星融網”架構,開展深地、深海、深空、深網、深腦一體融合的全域作戰。需要我們按住地球跳動的脈搏,堅持軍民深度融合,凝聚人民創新偉力,不斷涌現新質作戰能力,打贏新時代的人民戰爭。
?。▉碓矗豪霾呔W【原創】)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錢學森智庫及第十五期論壇“鄭州宣言” :新時代、強動力、高質量,推動智慧社會建設
2018-04-21?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