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擺脫美國的掣肘,中國IT產業最理想的發展模式,莫過于全國一盤棋。
CPU公司圍繞一套自主指令集設計CPU,誰設計的好用誰的。
整機廠支持自己的CPU,軟件廠商圍繞自主指令集建生態。
從自主可控市場開始試點,不斷改進,逐步進軍商業市場,把中國版Wintel做起來,實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而且,以中國的國力,完全是有機會做成的。
中國有全球最為強力的政府和國有銀行。
有700萬公務員、3000萬事業編制、數千萬國企員工,以及全球最龐大的黨政軍國企市場。
整機產業和應用軟件非常強,程序員數量非常多。
有一批敢于百億規模燒錢的互聯網巨頭。
......
如果大家放棄私利,通力合作,還是很有機會的。
然而,現實卻是群魔亂舞。
既然全國一盤棋可能性很低,且大大最近的講話要求開放創新。既然如此,技術引進不是不能做。但技術引進有二個前提,一是先進技術,二要有成熟的生態。
舉個例子,雖然國內車企在技術創新上乏善可陳,但合資車企卻是不折不扣的現金奶牛,據上汽工程師介紹,上汽的自主品牌發展,很大程度上依賴合資品牌輸血。
CPU技術引進,也應該類似,那就是引進有希望直接在商業市場上賺到錢,能成為現金奶牛,而不是要國家當奶媽不斷給技術引進CPU輸血。
以宏芯來說,雖然power8性能不錯,但生態存在短板,沒法直接拿到商業市場上賣。
類似的還有華芯通,由于ARM在服務器生態上和MIPS、POWER是難兄難弟,被X86秒殺。雖然華芯通引進高通的源碼看起來高大上,但華芯通的ARM服務器,在性能和生態上都不敵X86,因而沒法在商業市場上與X86競爭,無法自我造血。
如果不符合技術引進的這兩個前提,技術引進CPU在沒法依靠商業市場存活的情況下,必然會一窩蜂的往政府采購沖,這也是現在“八仙過海”的根源。
技術引進在商業上成功的最好例子,是華為麒麟和紫光展銳。
這里明確下,華為麒麟指的是華為手機芯片,非ARM服務器芯片,ARM服務器生態不行,華為ARM CPU的性能也不如X86,ARM服務器CPU不符合之前提到的性能先進、生態成熟兩個條件。
隨著智能手機的興起,華為和展訊依靠購買ARM的IP做集成,由于在智能手機上,ARM有比較完善的生態,加上ARM Cortex A9/A53/A72/A73等內核在性能、功耗上平衡的比較好,雖然在絕對性能上相對于Intel、AMD、IBM的CPU有很大差距,但卻非常適合智能手機。
加上華為和展訊在通信技術上有非常扎實的基礎,能夠自己搞定基帶,而且性能還頗為不俗。這使得華為麒麟和紫光展銳借助ARM和谷歌的東風,以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方式,把自己的智能手機芯片做起來了。
華為麒麟和紫光展銳引進的ARM內核在智能手機上市場競爭力很強,海光引進的X86技術在PC、服務器上競爭力也很強,因而華為麒麟、紫光展銳和海光在商業市場是可以期待的。
但必須明確一點,華為、展銳和海光的SoC/CPU都是商業芯片,鐵流不建議其主攻自主可控市場。引進的CPU源碼幾千萬行,消化吸收難度大,在無法充分證明之前,技術引進CPU不能輕易與自主可控劃等號。
那么,怎么證明呢?
實踐!
例如技術引進的商業公司,在制造工藝不變的情況下,能夠通過自己的設計能力,對CPU/SOC進行一定的完善與再設計,取得明顯的性能功耗比優化。
只有在證明了自己的能力之后,技術引進CPU才有可能成為自主可控。
為什么是有可能?而不是就是?
因為引進消化吸收了,也不天然能等于自主可控。消化吸收只代表一種能力。
就算把x86和arm的某個內核消化完了,還是擺脫不了授權這個緊箍咒。
再答復一位網友的疑問,為何鐵流總是盯著ARM。
首先,ARM具有非常強的欺騙性。這種賣授權的模式,國內商業公司很容易把買IP做集成包裝成自主可控。而且國內很多人還認可這種模式。這一點從網絡輿論就能看出來,很多網友是把華為麒麟視為自主可控希望之光的,一些單位也認ARM。工信部軟件與集成電路促進中心的工作人員還發表文章《ARM架構是實現服務器自主可控的重要途徑》,文章中的一個小標題就是:“ARM的授權模式有利于自主可控的產業生態建設”。文章末尾明確:"我們認為,除Power架構之外,ARM也許是實現服務器自主可控的重要途徑,是一個值得我們重點關注的選項。”
對于上述觀點,有業內人士反駁:“這就是瞎扯,除非啥時候把軟銀收購了”。
其次,國內ARM陣營廠商,具有很強的政商關系和輿論引導能力,極有可能把自主可控之路帶偏。以華為來說,政商關系非常硬,而且輿論引導能力非常強,華為高管可以指鹿為馬,比如"USF和EMMC一樣",華為海軍馳名中外,在美國還有海軍被抓個現行的記錄。
加上華為在通信領域的自主研發能力非常強,在4G、5G通信標準制定中功勛卓著,是實打實的扛旗大佬,因而很容易使大眾先入為主,覺得凡是華為做的必然自主可控。從鐵流文章的回復看,很多網友因華為在通信領域的成就先入為主了,華為粉絲更是媲美蘋果粉絲的群體,對鐵流各種人身攻擊。
何況從公開的宣傳上看,ARM陣營廠商非常高調,動作也很多,比如華為在核高基成果展上宣傳買A57做集成是自主研發、完整知識產權,又比如前段時間華芯通在貴州調子很高。
即便是瑞芯微這類小廠商,也經常拿買ARM的IP做集成,吹噓自主,而且經常是“首款”、“自主”這類的宣傳語。
因此,鐵流認為對自主可控威脅最大的不是X86,而是ARM。鐵流最擔心的就是自主可控被引上ARM的邪路,使自建生態打造中國版Wintel的努力被扼殺。
華為、展銳在商業市場和高通搶飯吃,海光如果能在把商業市場份額從Intel手里搶回來,這都可以做。鐵流認為:技術引進CPU應主打商業市場,去和洋人搶飯吃。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