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昆侖專題 > 兩岸關系論壇 > 閱讀信息
羅富強:解放臺灣的最大敵人不是美軍而是“自己人”
點擊:  作者:羅富強    來源:鳳凰評論  發布時間:2018-07-31 09:45:58

 

2.jpg

  

臺灣問題久拖不決,原因在哪里?

 

是誰讓美國那根繩索一直套在我們的鼻子上,牽著我們的鼻子走?

 

往后看過去的二十多年,再看看眼前,統一臺灣行動一直擱淺,根本的敵人實際上只有一個:圈內的“自己人”。

 

我們一直致力于和平統一,但三十多年的情況告訴我們——絕對沒門!我們耗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特別是在讓其他國家承認“一個中國”方面花費了更是巨大的財力,結果卻是:——和平統一只有“進程”,沒有任何效果。只是我們自欺欺人、不愿也不便承認而已。

 

這一切的根源在哪里?

 

第一,臺獨勢力掌握了我們的底線,缺少顧忌,不斷發展,所以和平統一沒有希望。

 

第二,有人一直以種種看似合理的充足理由反對武力統一,干擾決策,所以領導人難以定下決心。

 

因此,實現祖國統一,我們最大的敵人不是美國,不是日本,不是臺軍,而是“自己人”。

 

1.jpg

 

所有人都知道,和平統一毫無希望,唯有的辦法就是武力統一。那么,到底是些什么理由反對武力統一呢?

 

主要是以下五種論調:

 

一是“時機不當論”

 

基本論點就是我們正處于高速發展時期,打仗會耽誤我們最好的發展機遇期,軍事力量也還不足,武統臺灣沒有把握,應該等到大陸實力遠遠超過臺灣了再動手不遲。

 

二是“美日介入論”

 

基本論點就是美日等反華國家絕不會對我解決臺灣問題坐視不管,必定會出兵干預,我方沒有勝利的把握,還會騎虎難下最終戰敗,最終不僅臺灣沒有收復,國將危矣。應該等到我們的經濟力量和軍事力量可以抗衡美國甚至超越了美國再說。

 

三是“經濟倒退論”

 

基本論點就是如果武力統一臺灣不僅將會消耗巨大財力物力,更重要的是將會遭受美歐日等西方發達國家的封鎖和制裁,甚至參與行動,中國的經濟將會倒退二十年,甚至還有人說“一夜回到解放前”。

 

四是“乘火打劫論”

 

基本論點就是如果我們武力統一臺灣,美歐等反華國家必將策動疆獨、藏獨勢力里應外合乘機起事,其他國內反動勢力也會借機鬧事,印度也可能乘火打劫占領邊境爭議地區。

 

五是“無關大局論”

 

基本論點就是臺灣放在那里跑不掉,反正他們也不敢宣布獨立,打不打暫時不關大局,當前中國的大局就是發展,維持現狀以后再說。

 

這些論調看似有理,實際上經不起認真推敲,都是謬論。

 

第一,難道美國會停下發展步伐等待我們從經濟上軍事上全面超越?

 

我們對這幾十年的發展有一種盲目自信,看不到存在的問題,看不到未來的發展將不會繼續保持高速增長,而是逐漸降速的趨勢。我們必須認清發展中的三個現實:

 

一是未來中國經濟增速將會不斷下降,并非那些麻痹人的理論家們所說的那樣短期內可以超越美國。

 

當經濟規模總量越大的時候,每一個GDP的增長百分點的分量也會越大,中國的經濟發展已經過了“增速”的頂峰,未來的經濟增速將逐漸呈現“下滑”態勢。好比一個貧困縣,一個項目的上馬可能導致它的經濟增速在某一年達到50%,但一個很發達的縣,要想實現這種速率那是絕對沒門的,因為基數太大了。

 

中國的整體增長狀況就如一個貧困縣發展到了一個發達縣的情況,越往后的增速越低。美國今年二季度的GDP增速達到了4.1%,成為特朗普情不自禁舉行演講的重大成績,因為以美國的經濟規模,GDP每增加1%,就意味著解決了1000萬人的就業,就差不多相當于中國的2%。所以,我們夢想等待中國經濟能力超越美國,恐怕三十年內難以做到,除非美國犯了巨大的錯誤。但是美國的制約型政治體制,卻難以讓一個總統能夠犯下顛覆性的錯誤。

 

二是當今中國已經成為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乃至日本等國共同的遏制對象,下一步我們將舉步維艱。

 

中國成為世界第二,是我們希望的,成為世界第一也是我們的期盼,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如果我們是老牌第二,大家早就接受習以為常,但對于中國迅速趕上來成為第二,恰恰最容易成為眾矢之的,因為這會讓人產生巨大的擔憂和顧慮。所以這才是在中國完全履行了協定條款承諾的情況下,WTO成員國主角的西方國家拒絕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根本原因,是歐盟反復對中國采取反傾銷調查實施反傾銷懲罰的原因,是美國發起貿易戰的直接和重要原因,更是歐美日的貿易戰突然峰回路轉力推“零關稅自由貿易”的原因——合力對付中國。

 

三是我們經濟結構屬于中低層次,缺乏強大的發展后勁。

 

我們必須看到,我們的經濟里雖然也有高科技,但高科技并非中國經濟的龍頭,而是配角。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三十多年,我們所產生的GDP,是從老農民到國家公務員、從軍人到小學老師,從工程師到醫生等等各行各業近乎“職責內外想方設法全民賺錢”的結果。

 

我們的經濟結構與發達國家相比,特別是與美日相比,說白了就是低層次的經濟,缺乏后勁。我們的低層次經濟具有四大特征:

 

一是資源變賣型經濟,比如礦產經濟鏈、比如房地產經濟鏈,都是依靠出賣資源產生的GDP

 

二是貿易型經濟,近乎全民經商,依靠國內眾多人口的巨大內需市場,依靠出口貿易產生了巨大的GDP總量。

 

三是加工型經濟,改革開放初期,大量的國外企業為了降低生產成本,把技術和產品轉移到中國,利用廉價的勞動力和勞動密集型產業產生了巨量的GDP總值。當我們發展到現階段的時候,這種經濟已經明顯凋零,造成大量的失業人口。

 

四是基建型經濟,我們依靠大量的基建工程,投入了大量的資金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拉動了內需和就業,產生了巨量的GDP放眼未來,中國的“基建型經濟”已經接近尾聲,十年左右差不多該建的建完了,“基建型經濟”給GDP的奉獻將會大大縮水,總體經濟增速也將受到重大影響。正因如此,本屆黨中央國務院才出臺若干重大政策,下決心調整產業結構,目的就是優化我國的經濟結構,適應新的形勢和發展需要,增強中國經濟發展的后勁。

 

特朗普的貿易戰,占據世界經濟總量的美歐日正在推進的零關稅自由貿易,都是劍指中國的。全面超越美國,恐怕百年內難以實現。等待中國超越美國以后再解決臺灣問題,完全就是癡人說夢。

 

第二,難道未來中國就沒有“發展機遇期”了?未來再用武力解決臺灣問題就不會影響經濟發展了?經濟就不會倒退了?

 

所謂“發展機遇期”一說,看似有一定道理,實際上就是歪理。試想,改革開放以后的三十年,我們面臨的外部環境好于抗美援朝以后的三十年嗎?我看差不多。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哪來的發展機遇期?恰恰相反,我們面臨的都是內憂外患。三十多年來,我們不僅面臨巨大的經濟轉型困難,更是面臨巨大政治、經濟和軍事挑戰:中越開戰、東歐巨變、蘇聯解體、藏獨造反、民運顛覆、西方制裁、疆獨恐怖、經融危機、釣魚島爭端、南海爭端、中印爭端……這一切都是嚴峻的挑戰,都是嚴峻的危機,甚至曾經差點導致國家變色。

 

我們之所以能夠化解危機,國家的高速發展,都是黨中央國務院正確而堅定的決策的結果。

 

有誰敢說今天的國際國內形勢會比未來更好?有哪個西方發達國家真心地幫助中國發展?“發展機遇期”一說的根據何在?

 

實際上,只要黨中央國務院研判準確、決策正確、處置得當,我們每天都是機遇,每年都是機遇期。

 

現在就是解決臺灣問題,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機遇期!

 

第三,難道美國真的會為了臺灣獨立付出慘重的代價與強大的中國決一死戰?

 

美國不會忘記朝鮮戰爭的教訓,美國更清楚今日之中國,絕非68年前剛剛建國、國家體系尚未完全建立、幾乎沒有制造業、更沒有核武器的中國。美國敢于不遠萬里,依托于幾個航母艦隊,立足于設立在日本韓國的軍事基地,在中國家門口打一場大戰?

 

因此,那些用“美國將會軍事干預”的說法,更多的是畏戰懼戰,也不排除企圖拿美國作為王牌來阻止統一中國的內奸。

 

1950年,一窮二白,百廢待興,沒有什么成熟配套基礎設施和產業,建國剛剛一年的新中國,為了解除美國的從朝鮮半島帶來的威脅,敢于跨過鴨綠江與美國為首的16國聯合國軍決一死戰,今天為了自己的國家統一,我們為何不敢為了國家統一同小小的臺灣軍隊作戰?

 

綜上所述,我們解決臺灣問題的最大敵人不是美軍,不是日本自衛隊,不是臺軍,而是“自己人”,尤其是提出種種反對意見的“圈內的自己人”。他們要么是懼戰畏戰的人,要么是不敢擔當安于享樂的人,要么是被臺獨勢力收買了的內奸。

 

難道,我們要把統一祖國的責任和任務,交給那些沒有吃過什么苦、沒有經過什么歷練的獨生子女們當了國家領導人以后?

 

我們放心嗎?我們這一代不敢,他們那一代會敢管嗎?

 

難道,我們非要等到臺灣宣布獨立?非要等到美軍再次進駐臺灣再來解決?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