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政治任務和戰略目標,脫貧攻堅的步伐更加扎實快速有效。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我國脫貧攻堅的總體目標是:確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做到脫真貧、真脫貧。從總體上看,我國脫貧攻堅目前已經到了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階段。多年的扶貧實踐一再證明,脫貧攻堅必須切實提高扶貧對象自力更生的能力,激發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內生動力。這是2020年后鞏固脫貧成果的可持續方案,有助于從根本上提高扶貧質量,實現長期、持續、穩定和徹底的脫貧。
科學把握內生性扶貧的關鍵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貧困地區完全可能依靠自身的努力、政策、長處、優勢在特定領域‘先飛’,以彌補貧困帶來的劣勢。”(習近平:《擺脫貧困》,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頁)他還多次提出,要激發內生動力,調動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積極性,鼓勵貧困地區干部群眾激發走出貧困的志向和內生動力,以更加振奮的精神狀態、更加扎實的工作作風,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凝聚起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強大力量。
激發加大內生動力,關鍵是將扶貧同扶智、扶志結合起來,提升貧困人口的脫貧能力,從根本上解決貧困問題。“扶志”指扶思想、扶觀念、扶信心,幫助貧困人口樹立起擺脫貧困的斗志和勇氣。“扶智”指扶知識、扶技術、扶思路,提升貧困人口參與經濟社會活動而獲得收入的能力。志智雙扶是內生式扶貧的核心,其中“扶志”是思想基礎,“扶智”是智力保障,兩者相互關聯,缺一不可。扶貧不“扶志”,扶貧的目的就難以達到,即使一時脫貧,也可能會再度返貧。扶貧不“扶智”,就會知識匱乏、身無長物,甚至造成貧困的代際傳遞。
因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注重調動貧困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注重培育貧困群眾發展生產和務工經商的基本技能,注重激發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內在活力,注重提高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自我發展能力。(《在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講話》,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6—17頁)
正確認識貧困問題之根源
拋開歷史遺留因素和自然環境的制約,貧困的根源主要在于貧困人口創造收入的能力弱和機會少。因此,擺脫貧困首要的并不是擺脫物質的貧困,而是擺脫意識和思想觀念的貧困。我們要高度重視當前貧困人口的脫貧心態不良、知識技能欠缺、就業機會有限等方面的能力困境和機會困境,并采取有效措施切實解決這些問題。
1.脫貧心態不良。部分貧困人口深受傳統觀念影響,思想保守,懼怕改變,在脫貧實踐中缺乏異地謀生的勇氣和信心,或缺乏改變現狀、學習技術、搜集信息、利用網絡等的積極性,將脫貧的希望寄托于政府幫扶和社會救濟,“等、靠、要”思想嚴重。部分貧困群體,尤其是貧困青年群體,深受消費主義影響,追求享受,缺乏長遠的發展規劃和努力,在教育、醫療、住房等事項上缺乏資產儲備,不利于個人及家庭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2.知識技能欠缺。貧困人口大多數文化素質偏低,基礎知識和職業技能欠缺,脫貧能力普遍不足。研究表明,我國農村和城市地區貧困人口的受教育水平都顯著低于非貧困人口,同時貧困人口發展生產和務工經商的基本技能普遍缺乏,難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技術進步的需求。知識和技能的缺乏不僅使貧困人口在競爭激烈的勞動力市場中容易遭到淘汰,也將他們的就業選擇限制在中低收入水平,不利于改善貧困的現狀。
3.就業機會有限。現階段,我國貧困人口在就業方面面臨信息閉塞、資源短缺、組織薄弱等問題。貧困人口主要通過非正式的渠道自謀職業,在外出務工方面仍呈現出典型的自發性、盲從性、宗族性的特點,大多從事臨時性和低收入性的工作。
多措并舉增強貧困地區的內生動力
增強貧困地區的內生動力是一項系統工程,既需要扶貧對象自身的努力,也需要政府扶持和社會力量參與。
1.增強貧困人群的主體意識。要培養貧困人群的獨立自主性,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讓他們意識到他們才是反貧困的主體,黨和政府的政策只是外在的支持,不能對政府補貼和各部門對口幫扶的資源輸送產生依賴性,這樣才能實現農村真正的減貧和發展。比如,可通過小額信貸的方式,促進貧困人群的自主創業和增收;通過教育和技術培訓,提高貧困人群的知識和技能;通過組織專業合作社,提高貧困人群的自組織能力,培育市場意識、風險意識和競爭意識;等等。通過這些措施,挖掘和激發貧困人群內在的能力,提高貧困人群的自我發展能力和自我創造能力,從而打下徹底消除貧困的基礎。
2.恰當的政策扶持和引導。引導各類財政扶貧資金,整合金融資源,積極支持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進行實踐探索。構建信息資源共享機制,建立健全貧困戶基礎信息和志智雙扶的項目庫信息,構建信息共享平臺和公共服務平臺,保證工作的有效落實。建立激勵機制,提升扶貧工作者和貧困人口參與“扶志”和“扶智”項目實踐的積極性,促進良性競爭。引導社會投資和社會力量參與,形成多方力量、多種舉措有機結合且互為支撐的內生扶貧格局。政策扶持和引導有助于構建志智雙扶的扶貧政策體系,為內生扶貧提供制度保障。
3.完善財政資金的轉移支付。繼續發揮政府轉移支付兜底民生的保障功能,并積極探索轉移支付的正面激勵作用。建立有利于推進內生扶貧的轉移支付制度,發展“扶志”與“扶智”相結合的轉移支付項目。針對現有扶貧轉移支付項目存在的相對割裂、相對分散、不可持續等問題,積極探索轉移支付項目在貧困人口的智慧發展、職業促進方面的整合效應和長期效應。完善稅收優惠、貼息支持、財政獎補、融資擔保、風險補償等轉移支付機制,加強對“扶志”和“扶智”項目的統籌協調。財政資金的轉移支付有助于激勵扶貧工作者和貧困人口參與“扶志”與“扶智”相結合的扶貧服務,為內生扶貧開發提供財力支持。
4.發揮社會中介組織的力量。社會中介組織是內生扶貧開發中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社會中介組織有助于平衡社會利益沖突,促進不同扶貧主體在內生扶貧項目上產生相互關聯的正面效應。可以為政府、企業、社會團體及個人參與“扶志”和“扶智”服務項目提供協調、評價、聯系等專業性服務活動,成為溝通政府、社會、企業、個人之間的橋梁和紐帶。要大力發展不同類型的社會中介組織,例如扶貧協會、行業協會、就業指導協會、服務評估機構等,為“扶志”和“扶智”的協調統籌提供信息溝通、社會協調、經紀代理、咨詢策劃、監督評估等方面的服務。社會中介組織則要創新服務項目、資金使用方式、公眾參與方式,為內生扶貧開發搭建服務平臺,開辟服務渠道。
(作者單位:中央團校〈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黨的群眾工作教研部;來源:紅旗文稿 )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