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3日-星期三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國策建言 > 理論建設 > 閱讀信息
朱曉明:為弘揚“老西藏精神”賦予新的時代內涵和精神動力
點擊:3984  作者:朱曉明    來源:昆侖策網【原創】  發布時間:2018-01-30 11:41:38

 

1.webp (15).jpg

 

  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上所做的重要報告,是黨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政治宣言、行動綱領。報告對于在新時代弘揚“老西藏精神”具有重要指導作用。

 

  第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黨治國興邦的核心理念,也是“老西藏精神”的靈魂。“人民”是十九大報告中出現最多的高頻詞。根本動力、強大動力、根本力量、奮斗目標、最高標準,這一系列與人民聯系在一起的關鍵詞,突出而強烈地闡明了我們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老西藏精神”就是黨的初心和使命在西藏革命和建設中的體現和落實。

 

  第二,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是“老西藏精神”的脊梁和動力。十九大報告在回顧黨史時,在闡述新時代的新思想時,多處講到精神的力量,告誡全黨要“深刻認識黨面臨的精神懈怠危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氣,最寶貴的是精神。”“廣大黨員、干部要發揚優良傳統,不斷為‘老西藏精神’注入新的時代內涵。”

 

  第三,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地位,豐富人民美好生活的文化內涵和精神指引。十九大報告突出地、鮮明地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并寫入黨章。在西藏,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要汲取和弘揚“老西藏精神”所包含的紅色基因,繼承革命文化,以“更好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十九大報告的這些重要論述,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實踐進程相聯系,與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新變化相聯系,為我們在新時代繼承和弘揚“老西藏精神”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和精神動力。

 

  長期建藏思想是“老西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我第一次接觸“長期建藏”問題,是在1980年。那時我是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的干部,隨陰法唐書記去昌都地區調研,參與起草陰書記在昌都地區干部大會上的講話。這篇講話談到了“長期建藏”問題,指出:“每一個進藏工作的同志,不論在藏時間長短,都不應有臨時觀點和作客思想,而應以主人翁的姿態,與藏族人民并肩戰斗。”當時印象最深的就是不能有臨時觀點和作客思想。但是,那時對這個問題的歷史和現實,還沒有深入的了解。

 

  一、  “長期建藏”思想產生的歷史。

 

  1、從“川南安家”到“進軍西藏”

 

  1949年12月6日,毛澤東登上北去的列車,前往莫斯科。這是他生平第一次出國訪問。在出訪途中,他得到西藏當局派出“使團”出國求援的消息,更加意識到解決西藏問題的緊迫性。于是,途經滿洲里時,毛澤東致信給中共中央并西南局,指出:印、美都在打西藏的主意,解放西藏的問題要下決心了,“進軍西藏宜早不宜遲,否則夜長夢多”。“西藏問題的解決應爭取于明年秋季或冬季完成之。”因為當時西南戰事尚未完全結束。中央最初考慮這一任務以西北方面為主,西南方面為輔。

 

  西北局第一書記彭德懷向中央提出戰線太長,兵力分散;且從青海格爾木方向進藏的道路多年損毀,僅修路就需很長時間。“如入藏任務歸西北,……完成入藏準備,需要兩年”。

 

  毛澤東當時正在蘇聯訪問,看到這個電報是不高興的,隨即指示:“由青海及新疆向西藏進軍,既有很大困難,則向西藏進軍及經營西藏的任務應確定由西南局擔負。”落款“1月2日上午四時于遠方”。

 

  劉伯承、鄧小平本來是進藏的輔助方向,現在一下子變成了主要方向,而且不但“向西藏進軍”,還包括“經營西藏的任務”,壓力徒增。當時62軍駐西康,距西藏最近,理所當然成為進藏部隊首選。但劉伯承考慮62軍來自一野。所以,劉、鄧最后商定:62軍不進藏,調自己指揮的二野一個主力軍承擔進藏任務。但未料到的事情發生了:該軍軍長不愿進藏,未能談通。

 

  毛澤東一直在等待西南方向的報告,但種種原因又使劉、鄧的選擇被迫一變再變,給中央的報告也一推再推。

 

  張國華的18軍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領受進藏任務的。

 

  18軍原定的任務是接管富庶的川南。軍長張國華已經定為川南行署主任,軍政委譚冠三已任命為自貢地委書記。多數干部也已被任命了地方行政職務。1950年1月7日,張國華赴川南行署上任途中收到劉、鄧急電:就地待命,軍領導及各師一名負責人速赴重慶領受最新任務。

 

  1月10日,劉、鄧在重慶接見張國華等18軍領導。

  鄧小平第一句話便開門見山:“今天談話憑黨性。”

  張國華答:“一切聽從黨安排。”

  鄧小平說:“×××不去西藏,你指揮部隊去。”

  張國華答:“堅決完成任務!”

  單刀直入幾句話,擲地有聲。


  “今天談話憑黨性”,鄧小平特別強調這一點。因為前面一次談話沒有談成。真正的黨性并不表現在平時滔滔不絕的政治表態,而是關鍵時刻敢于挺身而出的勇氣和擔當。

 

  2、從“三年一換”到“長期建藏”

 

  那時部隊都是志愿兵,三四十歲的老兵還相當不少,有個擺在面前的實際情況是,90%以上的人連對象都還沒找。當時上級規定的結婚條件是“25、8、團”,即年齡在25歲以上,8年軍齡,團級干部。能符合這個三合一條件的人畢竟很少。

 

  毛澤東主席考慮到在西藏生活、工作條件特別艱苦,曾提出過“入藏軍隊可定為三年一換,以勵士氣。”穩定了進藏部隊官兵的情緒。“戰士們為了祖國大陸的完全解放,都愿意再堅持一下,哪怕再晚找三年媳婦。”

 

  1951年5月23日,和平解放西藏的十七條協議簽訂。當天,毛主席向張國華詢問進藏部隊的思想和生活情況,張國華如實作了匯報,講到“個別干部嫌進軍太苦,不想隨十八軍到西藏去”時,毛主席嚴肅地說:“回去告訴他們,進藏對個人來說,一點好處也沒有,但對黨和人民的事業好處很多,是好共產黨員就要舉手去。”

 

  這一時期,廣大指戰員從實踐中也體會到,內地到西藏,山高水險,交通極為困難,“三年一換”的確也不現實。因此,沒有在西藏長期奮斗的思想準備是不行的。

 

  1952年12月,西藏軍區成立后的第一屆黨代表會議在拉薩召開。338名代表一致通過向黨中央、毛主席表示長期建設和保衛西藏的決心書,并發出“邊疆為家、長期建藏”的號召,在思想認識上完成了從“三年一換”到“長期建藏”的飛躍。

 

  同時部隊把思想教育同解決實際問題解決結合起來,抓了兩件大事:一是集中力量進行營房建設,二是將農副業生產作為長期任務,解決部隊的糧食供應,蔬菜、肉類基本自給。

 

  從“三年一換”到“長期建藏”,其核心是樹立熱愛西藏,全心全意為西藏人民服務的思想。

 

  西藏自古就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然而上千年來,到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藏前,在西藏生活的漢人到底有多少呢?國民黨政府的駐藏辦事處處長孔慶宗著書記載,根據1943年實地調查,在西藏長期安家的漢人,僅有約500余戶,2000余人。且不說被派赴藏的下級屬員,即使是駐藏大臣那樣的最高駐藏官員,在歷代清政府所委任的總計136人中,因為各種原因未到任的也有22人之多,占到16%。官員不愿意進藏的狀況限制了中央政府對西藏的施政能力。這突出表現在從辛亥革命到西藏解放前夕的近40年間,西藏地方對中央政府時斷時續的離心傾向。

 

  中國共產黨執政后,無人進藏的狀況根本改變。大批人員的進藏及相對穩定的老西藏干部隊伍的形成,一定程度上保證了中央人民政府對西藏有效的管理和有力的施政。

 

  二、大批內調進藏干部,“長期建藏”思想提得少了、空了

 

  上世紀80年代西藏工作出現的偏差,表現之一是大批內調進藏干部。1980年5月,當時中央主要領導同志到西藏考察,認為“漢族干部已經完成歷史使命”,提出只留15%,其余分批內調。從1980年至1983年底的三年時間中,西藏對進藏干部、工人分三批進行大規模內調。原西藏區黨委一位領導同志對此有過一個較中肯的評價:“80年代的前幾年,大批干部、職工倉促內調,內地干部職工突然離去,當地干部難以替補,貽誤了西藏的建設事業,本來較為融洽的民族關系,也發生了逆轉,助長了不安定因素的發展”。

 

  隨著“長期建藏”政策導向的消長變化,“老西藏精神”在西藏提少了、空泛了,有的人很少提長期建藏了,有的人認為長期建藏已經過時了。[1]有人講“這是老故事了、既不科學、也不人性,今天已經不需要那樣了”,這些說法影響了西藏干部群眾的思想穩定。[2]

 

  三、“長期建藏”原則的重申

 

  在這種新的形勢下,長期建藏思想還需要不需要繼續發揚?一些老西藏、老同志多次撰文、講話,闡發長期建藏思想的重要意義,論述長期建藏思想是“老西藏精神”的核心,在新的時代條件下仍然需要繼承和發揚。1990年,江澤民總書記到西藏視察工作,聽取了西藏軍區的匯報后,為駐藏部隊題詞“發揚老西藏精神,戍邊衛國建新功”,后來又提出了“五個特別”的“老西藏精神”。[3]

 

  陰法唐書記是踐行“老西藏精神”和“長期建藏”思想的楷模和榜樣。陰書記堅持不懈地宣傳“長期建藏思想”和“老西藏精神”,并向中央領導同志呈報了“關于老西藏精神問題的報告”,強調“長期建藏思想是老西藏精神的核心”,完全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應該繼續弘揚和長期堅持。原西藏軍區政治部青年部部長、成都陸軍學校副政委魏克撰寫了《長期建藏思想的提出和重要意義》等文章。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年8月召開的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強調,“依法治藏、富民興藏、長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實基礎,是黨的十八大以后黨中央提出的西藏工作重要原則。”不僅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重申了“長期建藏”思想,而且把它提升為“黨的十八大以后黨中央提出的西藏工作重要原則”。

 

  “長期建藏”重要原則的提出,反映出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對西藏工作重要性、規律性的認識,對光榮傳統和歷史經驗的繼承弘揚,對存在問題的深刻反思,為“老西藏精神”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和精神動力。

 

  有的人說“長期建藏”沒有理論依據。我認為恰恰相反,“長期建藏”有著客觀存在的事實依據和理論依據,這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認識:

 

  第一,西藏存在的“兩個矛盾”——主要矛盾、特殊矛盾的長期性,決定了西藏工作要把握“長期建藏”的原則。

 

  第二,西藏面臨的“兩大任務”——發展、穩定的長期性,決定了西藏工作要把握“長期建藏”的原則。

 

  第三,西藏存在的“兩大問題”——民族、宗教的長期性,決定了西藏工作要把握“長期建藏”的原則。

 

  “長期建藏”含義深刻,同時也有很高的操作要求。

 

  一是要有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西藏和四省藏區條件艱苦,所以關鍵是要有人干事。”俞正聲主席在六次會的總結講話中指出:“西藏干部的交流,應當在‘進大于出’的原則下,建立合理的進藏出藏機制”。

 

  二是要指導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長期建藏,就是要堅持慎重穩進方針,謀百年大計,作長期打算,一切工作從長計議,一切措施具有可持續性,兼顧當前和長遠、需要和可能、國內和國際,切忌處理問題簡單化,切忌急于求成。”

 

  三是要有精神。“老西藏精神”是西藏革命和建設的傳家寶。其中,“長期建藏,邊疆為家”是核心、是基礎、是根本。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弘揚“老西藏精神”,特別要強調兩條:一是以各民族干部的團結為核心的團結精神;二是在高原特殊環境中的奮斗精神。

 

  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長期建藏”是國家支持西藏政策體系的核心內容,屬于治國方略的頂層設計。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們要以十九大精神為指引,繼承和弘揚“老西藏精神”,為實現西藏與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增添強大持續的精神力量!


注 釋:

 

[1]魏克:“長期建藏思想的提出和重要意義”。

[2]王建,“建議開展長期建藏相關研究”。

[3]《解放西藏史》,第281頁。

 

  (來源:昆侖策網【原創】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