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勞動節,是勞動者的節日。過去,一說到勞動者,人們頭腦中的概念都很清楚,即那些在生產一線從事勞動工作的人們。后來,情況似乎有些改變。這種改變是從評選勞動模范時開始出現的。
自八十年代之后,在每年評選勞動模范的名單上,開始出現了某單位黨委書記的職務。當時看了以后,感覺有點奇怪。為什么擔任了黨委書記,也可以評選為勞動模范嗎?后來似乎有人出來解釋,說黨委書記也是從事某種勞動的。他們在工作中付出得也很多,也很辛苦。有些做出了成績的黨委書記,當然可以被評為勞動模范了。再后來,勞動模范的名單上也出現了企業家的職務。也有人出來解釋說,企業家付出的勞動,一點不比在一線工作的勞動者要少。而且他們擔負著經營企業的重擔,整天殫精竭慮,非常辛苦。所以,有些企業家被評為勞動模范也是很正常的。
開始,我也沒有在意這樣的事情。后來,感覺味道不對。我們不是說黨委書記或者企業家在他們的工作中沒有付出勞動,而且我也認為,他們付出的艱辛有時候也是非常人所能承受的。當然,如果要進行表彰,做黨委書記的可以評選他們為優秀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也可以評選他們為先進工作者,等等。作為企業家,可以評選他們為優秀企業家,或者有突出貢獻的企業家等。勞動模范這個稱號,應該就是為在一線從事生產勞動的基層勞動者授予的。
在延安大生產運動時期,當時評選勞動模范、生產模范就是從當地的農民中評選的。在勞動模范和生產模范里,有種地的,有紡紗的。在種地的勞動模范里,有土地開墾得多的,有糧食收成得多的,還有一些在其他領域里有特殊貢獻的勞動者。沒聽說哪個搞大生產的部隊領導被評為勞動模范的。三五九旅在南泥灣搞大生產做出了突出的成績,后來都創作了歌曲《南泥灣》,那也沒有把旅長王震評為勞動模范。
在中國,人們或許可以把企業家、把黨的領導干部看作是勞動者。但是,他們工作的性質與那些在一線從事生產勞動的基層勞動者相比,他們與生產一線勞動者還是有著某種差異的。他們沒有直接從事生產活動,他們更多的是起著某種領導職能,或者決策職能。這樣的工作當然也很重要,但暈種工作畢竟不是在一線從事的生產勞動。
而且,如果在我們勞動模范的名單里,出現太多的黨委書記、企業家等職務,勢必就減少了在一線工作的普通勞動者的比例。這是不恰當的,也是不應該的。從新中國成立以來,每年的勞動模范,幾乎全部都是在一線的生產勞動者。后來增加了商業服務業里的優秀勞動者。如果要比起黨的領導干部和企業家來,在一線的教師、在一線的醫生、護士等勞動者,還有在一線進行艱苦研究工作的科學家們,他們應該更有資格被評為勞動模范。可是,在五六十年代,似乎在教育與衛生領域里,在科研戰線上,真正被評為勞動模范的如果不是一個沒有,那數量也是非常之少。今天在這些領域里,被評為勞動模范的人數似乎比過去要多了一些。
為什么評選勞動模范主要就應該從基層一線生產崗位上的勞動者中來選拔。道理并不復雜。在舊社會,這樣的勞動者從來沒有得到過任何尊重,他們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他們每天除了辛勤勞作之外,還會遭受到有閑階級的歧視與侮辱。沒有人認為他們付出的勞動是高尚的,是有價值、有意義的。
只有新中國誕生了,勞動人民翻身做了國家的主人,勞動者的社會地位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整個社會都在宣揚勞動光榮,勞動者光榮。大批在一線從事生產勞動的工人、農民和其他行業的勞動者才有可能被評為各級勞動模范。1959年的群英會就充分展示出這種輝煌的盛況。鐵人王進喜就是他們中的一員。另外,鞍山鋼鐵公司的孟泰、王崇倫,北京四季青公社的李墨林,從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一直到現在還在擔任全國人大代表的山西農民申紀蘭,青島紡織工人郝建秀,西安紡織工人趙夢桃,上海紡織工人裔式娟,北京永定機械廠工人、發明了群鉆的倪志福,北京掏糞工人時傳祥,北京百貨大樓售貨員張秉貴,還有成千上萬的一線勞動者成為了著名的勞動模范。一首《咱們工人有力量》也充分反映了這種豪邁的情懷。現在這支歌也還在唱,電臺、電視臺也時有播放,但播放的次數大大地被減少了。工人階級只是在某種特定的宣傳場合才被說成是領導階級,而在日常生活中,做一名工人似乎早就不是什么光榮的事,而是這個人相對無能的一種標簽。幸而這些年還有一些勞動技能的競賽活動,那些有著特殊優秀技藝的工人通過這樣的比賽,能夠嶄露頭角,展示他們高超的技藝和才華。同時,也讓全社會知道,我們國家對于這樣的勞動者是很尊重的,也是很看重的。這些優秀的勞動者是我們國家經濟建設與發展的重要人才。而且還會告訴整個社會,從事這些勞動的人才也是很光榮的。
勞動創造世界,勞動創造財富,勞動者最光榮,這個在建國初期人盡皆知的道理,到了今天,似乎已經很少能夠聽到了。孩子們在今天社會里的耳濡目染,已經幾乎沒有人把將來成為一個有才華有能力的工匠作為自己未來的理想。其實,今天在有的孩子那里,他們幼年的興趣已經與將來做一個能工巧匠有著某種較為密切的關系。但是他們的父母,他們的師長,很有可能把他們的這一類興趣早早地就給扼殺掉。他們不能允許自己的孩子們或者自己的學生將來做那樣的工作。學校里把那些考不上高中或者大學的學生稱為被分流的一類。而一旦歸于這樣的一類,就把他們已經打入另冊了。在這些學校和教師的眼里,以及有些學生的家長眼里,那種工作既不能出人頭地,又不能光宗耀祖。而且這些工作被這樣的父母與師長看成是沒有出息的工作,如果將來要做這樣的工作,也是沒有出路和前途的。今天的孩子們,有不少連科學家都不在他們考慮未來的職業選項之中。有的是要當大官,因為有權力搞特權、搞腐敗。有的是要當大老板,因為可以賺大錢,賺很多很多的錢。還有的是要光明星,同樣在那些看上去光芒耀眼的名氣之外,同樣也可以賺到很多很多的錢。這些職業,幾乎沒有一個是與生產一線的勞動有著更為直接和密切的關系。但是,今天社會的導向就是如此。這有理由讓我們感到那么一點悲哀嗎?
作為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這些情況的出現本來是不應該的。而現在又確實出現了,而且還很根深蒂固,這表明我們這個社會,在某些方面確實是生了病的。這樣的病應該得到治療,不能聽之任之發展下去。要不然,將來還是要出大問題的。
【胡懋仁,察網專欄學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本文原載微信公眾號“北航老胡之閑話” 原標題為《勞動者的光榮還在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