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出現之日起,一次性口罩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口罩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一次性口罩是一次性用品,基本是一天一換,全國乃至全球的人都在使用口罩,那些使用過的口罩得到妥善處理了嗎?
據海洋保護組織Oceans Asia發布的最新報告,2020年全球共生產了約520億只口罩,其中至少有15.6億各被亂丟流入海洋,相當于產生了4680噸至6240噸的海洋塑料污染。
口罩都去了海洋?在這條熱搜下,網友們紛紛評論自己把口罩扔進了垃圾桶,那口罩為何會跑去海洋?生活中,馬路邊,草叢里都可見到被丟棄的口罩,這些口罩,下雨的時候,最終會飄向海洋、河流、森林。丟進垃圾桶的口罩是否被妥善處理也很重要。垃圾桶中的口罩如若收集起來按規定降解處理當然好,若只是收集起來后隨意丟棄在某一地方,也是殺害野生動物的“殺手”。
一次性口罩一般由無紡布、活性炭等材料組成,這些合成的成分主要是聚丙烯與聚乙烯,一般水解和微生物對它都沒有降解作用,屬于不可降解塑料,在環境中降解可能需要400—500年時間。
在馬來西亞,野生獼猴棲息地區散落著廢棄口罩,一只獼猴在啃咬人類丟棄的口罩;在巴西,一只營養不良的企鵝尸體被沖上海灘后,環保人士在它的胃里取出了一只口罩;在英國,一只海鷗的雙腳被口罩綁帶纏繞長達一周;在美國,一條死去的河豚被發現纏繞在口罩的綁帶中。廢棄口罩不僅破壞生態環境,威脅野生動物的生存,其分解產生的碎片經過食物鏈的積累,最終也會影響到人類的生存。因此合理處置廢棄口罩勢在必行。
廣東省曾發布通知告知大眾處理廢棄口罩的方法值得借鑒:在醫療機構時,應將廢棄口罩直接投入醫療廢物垃圾袋中,作為醫療廢物收集處置;對于普通人日常使用口罩,按照生活垃圾分類的要求,可以直接丟入“其他垃圾”桶,嚴禁回收及分揀;對于存在發熱、咳嗽、咳痰、打噴嚏癥狀的人,或接觸過此類人群的人,可將廢棄口罩丟入垃圾袋,再使用5%的84消毒液按照1:99配比后,撒至口罩上進行處理。如無消毒液可使用密封袋或保鮮袋,將廢棄口罩密封后丟入“其他垃圾”桶;對于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及其護理人員,應在就診或接受調查處置時,將使用過的口罩作為感染性醫療廢物進行收集處置。
除此之外,在使用完一次性口罩后,要盡量剪掉口罩上的皮筋,以防止小動物被皮筋纏住。如果外出時周圍沒有垃圾桶,那就把它們帶回家,千萬不要當做垃圾隨意丟棄。同時也要加快步伐研發可降解口罩,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作者:龐淼 單位:河北滄州滄縣大官廳鄉黨委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來稿】(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