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都希望有一個沒有剝削、壓迫的平等的社會。毛主席的母親就是虔誠的佛教徒,經常帶著年幼的毛澤東去拜佛。宗教也講“人生而平等”,但要勞動者“忍受”“修來世”,要剝削者“發善心”“講道德”。但毛主席小時候看到的是,為了反抗地主壓迫、剝削,舉起造反旗幟的龐鐵匠被官府抓住殺頭。在青黃不接時,富人囤積糧食不肯平價沒給窮人,逼得窮人發起“吃大戶”的情況。于是他決心尋找一條能夠使老百姓真正有平等生活的道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他們腦子里想出來的,而是他們在舊社會創造出來的文化基礎上,通過分析、批判、研究,吸取其精華,拋棄其糟粕后形成的。正如列寧說的“只有用人類創造的全部知識財富來豐富自己的頭腦,才能成為共產主義者。”從《馬克思主義的三個來源和三個組成部分》中我們看到,馬克思主義的哲學是對黑格爾唯心主義的辯證法體系和費爾巴哈的機械唯物論的批判,吸收了其中合理的部分而形成的。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經濟學是在亞當·斯密和大衛·李嘉圖通過對經濟制度的研究奠定了勞動價值論的基礎上,又嚴密地論證,并且徹底地發展了這個理論,得出了“剩余價值”是資本家進行剝削的奧秘??茖W社會主義理論源于法國的圣西門、傅立葉)和英國歐文的空想社會主義理論,“這種社會主義批判資本主義社會,譴責它,咒罵它,幻想消滅它,臆想較好的制度,勸富人相信剝削是不道德的。”馬克思從“農奴制崩潰的洶涌澎湃的革命”、“資本主義社會各階級間你死我活的斗爭”中“得出了全世界歷史所提示的結論,并且徹底地貫徹了這個結論。這個結論就是階級斗爭學說。”毛主席也是這樣。他的一生都在讀書學習,博覽群書,從中尋找真理。中國的古書他看了很多,中國的長期封建社會中,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化。他將古代封建統治階級的一切腐朽的東西和古代優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帶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東西區別開來,批判性地看書學習。毛主席從青少年到老年,也不管是戰爭年代還是和平時期一直在讀書學習。他的書房有十幾萬部的書,床頭總放著一部《資治通鑒》,這是一部被他讀了17遍,讀“破”了的書。有不少頁都用透明膠貼住,在這部書上不知留下了他多少閱讀的批語。他認為“讀書,一要讀,二要懷疑,三要提出反對的意見。不讀不行,不讀你不知道呀。凡人都是學而知之,誰也不是生而知之啊。但光讀不行,讀了書而不敢懷疑,不能提出不同看法,這本書算你白讀了。”“東風壓倒西風”出自《紅樓夢》,用《水滸傳》里的“三打祝家莊”說明調查研究的重要性,對于中央出了修正主義他要求像《西游記》里的孫悟空一樣“大鬧天宮”,《三國演義》里“七擒孟獲”說明征服人心最重要,制定了“俘虜來去自由”的政策,起到了瓦解敵人,壯大自己的作用。他很注意吸收外國的進步文化,作為自己文化食糧的原料,馬克思列寧主義就屬于外國文化,但他沒有生吞活剝地吸收,而是抓住了核心問題“階級斗爭”。毛澤東思想源于毛澤東對馬列主義真學、真信、真懂、真用,堅持不懈,從不動搖。1936年他在會見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時說:“有三本書特別深刻地銘記在我的心中,使我樹立起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我接受馬克思主義、認為它是對歷史的正確解釋,以后,就一直沒有動搖過。”1920年他第一次看了《共產黨宣言》《階級斗爭》《社會主義史》等三本書后,“才知道人類自有史以來就有階級斗爭,階級斗爭是社會發展的原動力”,“我只取了它四個字:‘階級斗爭’,老老實實地來開始研究實際的階級斗爭”。1939年底他就說過:《共產黨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每閱讀一次,我都有新的啟發。后來他還說過,自己每年都把《共產黨宣言》讀幾遍。這本全世界無產者的入門書,毛澤東不僅自己終身在讀,也向黨內推薦了終身。《共產黨宣言》正文的第一句話就是“至今一切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毛澤東正是遵循馬克思主義建立在“階級斗爭”基礎上的辯證唯物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原則,引領中國共產黨從弱到強,戰勝了各種艱難險阻,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毛澤東思想開始只是黨內各種思想中的一種,甚至是被一些“馬列主義者”認為是出不了馬列主義的山溝里的思想。毛澤東深知“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盡管各個歷史時期的主要矛盾不同,他都按照馬克思的“每一歷史時代的經濟生產以及必然由此產生的社會結構,是該時代政治的和智慧的歷史的基礎”來分析中國不同時期的政治、經濟狀況,圍繞著如何建立科學社會主義的中國,制定具體的方針政策,找到了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和建設的道路。毛澤東思想是在中國革命的實踐中與各種錯誤思想的斗爭中繼承、發展了的馬克思列寧主義。同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一樣,都是在與錯誤思想斗爭中形成的。從馬克思、恩格斯的《反蓋利克公告》《哥達綱領批評》《反杜林論》《共產黨宣言》中批判的各種“社會主義”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這點。列寧的著作中有大量同第二國際修正主義進行斗爭的文章。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如何進行社會主義革命——中國無產階級少,力量薄弱。列寧根據俄國的實際情況,提出了在資本主義薄弱環節可以進行社會主義革命的理論,毛主席根據中國情況進一步提出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進行社會主義革命的理論——都是根據階級斗爭存在的理論,與“馬列主義不適合中國”思潮進行斗爭中產生的。2、農村包圍城市的理論,就是毛主席針對黨內領導只注意與國民黨上層和工人運動,忽視中國農民人數最多和農村剝削壓迫最嚴重,而進行斗爭中生產的,我們從他的《中國社會各階級分析》《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中就可以看到。3、“槍桿子里面出政權”是同黨內放棄武裝斗爭的錯誤思想進行斗爭中提出來的。4、中國共產黨是在汪洋大海的小生產者包圍之中成立的,農民意識,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在黨內都有反映,組織不純,思想不純的問題一直存在,為了批判這些錯誤思想,毛主席提出“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指出軍事斗爭只是完成黨的政治目的的工具之一,并且為我們“嚴治黨”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理論。告訴我們黨內的思想斗爭是社會上階級斗爭和先進落后思想在黨內的反映“這種斗爭停止了黨的生命也就停止了”。5、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反對去打大城市,提出了“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分兵以發動群眾,集中以消滅敵人”“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游擊戰和運動戰相結合“集中優勢兵力殲滅敵人”等一系列軍事思想。6、獨立自主的統一戰線政策,是同黨內有些人提出的“一切經過統一戰線,一切服從統一戰線”的錯誤思想斗爭的成果。7、他反對對地主資本家采取肉體消滅,而是給生活出路,使他們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8、首先在農村發展集體經濟再實現機械化,還是先搞機械化再發展集體經濟的爭論中確定的。從毛主席為《中國農村社會主義高潮》寫的批語中就可以看清楚。9、在“一邊倒”的同時反對一切照抄照搬蘇聯,制定了“鞍鋼憲法”,強調勞動人民對各項工作的管理權,建立“三結合”的革委會,把基層勞動者直接提拔到中央領導崗位,打破了“精英治國”的理念。10、毛主席對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最大的理論貢獻,就是提出了無產階級取得政權后還可能喪失,必須警惕“和平演變”,反對修正主義,防止資本主義復辟。1956年赫魯曉夫在蘇共20大用謊言編織的秘密報告中全盤否定斯大林同志,提出了“三和兩全”政策,毛主席立刻意識到蘇共背叛了馬列主義。赫魯曉夫認為,只要與帝國主義和平共處,通過和平競爭的方式就能夠實現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的和平過渡。背叛了《共產黨宣言》提出的“用暴力推翻資本主義制度”。他認為蘇聯已經是“全民的國家,全民的黨”了。完全無視,國家是按階級統治意志的專政形式出現的,“全民”就是階級不存在了,這樣無產階級專政就失去了專政對象,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共產黨是在階級斗爭中為爭取和維護無產階級利益而建立的。他提出“全民”,就是宣告階級不存在了,自然階級斗爭也就沒有了,共產黨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列寧早就指出,只有承認階級斗爭,同時承認無產階級專政的人,才是馬克思主義者。修正主義就是以這種方式使蘇聯一步一步地解體,復辟成資本主義國家的。“歷史的經驗值得注意”,對此我們必須高度警惕。為了防止“資本主義復辟”跳出“周期律”,他不惜自己“粉身碎骨”,發到群眾揭露,批評我們工作中的陰暗面,提高了人民的覺悟。同時提出“斗私批修”要求大家要注意改造思想“誰都要改造,包括我,包括你們,工人階級也要在斗爭中進行改造,不然也會變壞呢。只有資產階級知識分子認為自己不要改造”。十八大之后揪出的大量腐敗分子,說明了毛主席比我們早看了幾十年。為了無產階級已經獲得的政權能夠不變色,代代相傳,他提出在大風大浪中培養千百萬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接班人,安排學生青年走與工農相結合的道路,在“三大革命斗爭”中改造世界觀,始終牢記同甘共苦的農民群眾,了解國情民情,知道勞動人民的利益所在,只有這樣,才談的上為他們服務。“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接班人”接的是這個“事業”的班,這個“事業”的本質就是為工農大眾謀利益。有的人把“接班人”理解為去當官,是非常片面的,沒有看到定語是“無產階級革命事業”這幾個字。甚至以是否當上“官”來衡量“走與工農相結合道路”的正確與否,只能說明他們頭腦中封建主義的“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依然存在。11、中國共產黨是在階級斗爭中,為了絕大多數人謀取利益而建立的,毛主席確定了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是我們黨最大的政治,這在黨旗上明白無誤地表示出來了。要實現為人民謀取利益,首先就要從剝削階級手里奪回屬于人民的權利,任何剝削階級是絕不會把自己的利益白白拱手相讓的,因此只有通過階級斗爭奪回來。同樣為了制止他們把政權奪回去,復辟資本主義,從而維護人民的利益也只有通過階級斗爭才能實現。所以毛主席說:“政治,不論革命的和反革命的,都是階級對階級的斗爭,不是少數人的行為。”這就是毛主席不論在取得政權前,還是取得政權后特別重視階級斗爭問題的原因。這里我只是舉出了一部分例子來進行說明。我們每個人只要仔細閱讀《毛澤東選集》《毛澤東文集》,特別是每篇文章標題的“注”就能夠有更深刻的理解。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毛澤東思想是在革命,建設的過程中堅持馬列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過程中同各種錯誤思想斗爭中誕生,在斗爭中不斷發展完善,并且被實踐反復證明是正確的。所以中南海大門的東墻上始終寫著“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萬歲!”
“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的理論,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理論。不應當把他們的理論當作教條看待,而應當看作行動的指南。不應當只是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詞句,而應當把它當成革命的科學來學習。不但應當了解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他們研究廣泛的真實生活和革命經驗所得出的關于一般規律的結論,而且應當學習他們觀察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立場和方法。”
“學習有兩種態度。一種是教條主義的態度,不管我國情況,適用的和不適用的,一起搬來。這種態度不好。另一種態度,學習的時候用腦筋想一下,學那些和我國情況相適合的東西,即吸取對我們有益的經驗,我們需要的是這樣一種態度。”
“我們不需要死記硬背,但是我們需要用對基本事實的了解來發展和增進每個學習者的思考力,因為不把學到的全部知識融會貫通,共產主義就會變成空中樓閣,就會成為一塊空招牌,共產主義者也只會是一些吹牛家。你們不僅應該掌握知識,而且應該用批判的態度來掌握這些知識,不是用一堆無用的垃圾來充塞自己的頭腦,而是用對一切事實的了解來豐富自己的頭腦,沒有這種了解就不可能成為一個現代有學識的人。如果一個共產主義者不下一番極認真、極艱苦而巨大的功夫,不弄清他必須用批判的態度來對待的事實,便想根據自己學到的共產主義的現成結論來炫耀一番,這樣的共產主義者是很可悲的。這種不求甚解的態度是極端有害的。要是知道自己懂得太少,那就要設法使自己懂得多一些,但是如果有人說自己是共產主義者,同時又認為自己根本不需要任何扎實的知識,那他就根本不能成為共產主義者。”
“現在有些人要丟掉毛澤東思想這面旗幟,甚至把毛主席的正確思想、言論也拿來批判。我認為這樣做是把中國引上危險的道路,是要吃虧的,是會碰到頭破血流的。”
“我們設想一下,如果丟掉毛澤東思想,那什么東西來代替呢?毛澤東思想不是偶然發在的,它是幾億人民在幾十年革命斗爭中的產物。”“丟掉毛澤東思想,造成黨和人民的思想混亂,我們社會主義國家就可能變質,子孫后代就會受罪。不能不看到這個危險!”
“有的同志說,只提馬列主義就行了。持這種意見的同志忽略了這樣一個事實,即毛澤東思想是馬列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在這個革命實踐中發展了的馬列主義,有中國的特點,有自己獨特的內容。”
“毛澤東思想的精髓和基本原則卻將永遠是我們中國共產黨人和革命人民的精神武器,指導我們不斷將革命推向前進。毛澤東思想作為一個科學體系,有一個不斷豐富和發展的過程。我們不應苛求前人,只能通過我們后人的斗爭實踐彌補前人的不足,不斷豐富和發展毛澤東思想,在這面光輝的旗幟上寫下新的篇章。”
“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不能丟,丟了就喪失根本。”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不忘指導中國革命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毛澤東思想是我們今天舉辦這次交流會的目的。(作者系“兩彈一星”元勛之一葛叔平之子,昆侖策特約評論員;來源:昆侖策網【原創】)
【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