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導師列寧倡導的“星期六義務勞動”,曾在蘇聯和我國推行,收到了影響深遠的積極效果。團中央1993年發起實施的中國青年志愿者行動,是毛主席號召學習雷鋒和列寧倡導“星期六義務勞動”活動在改革開放年代的延續,受到廣大學生普遍歡迎,已成為大學生傳承弘揚雷鋒精神和提升思想道德境界的重要載體。
為了使團中央倡導的“奉獻、友愛、互助、進步”志愿者精神在大學生中發揚光大,建議設立“大學生星期六志愿服務日”。
一、設立“大學生星期六志愿服務日”的意義
1、有利于培養大學生無私奉獻和樂于助人的雷鋒精神
“00后”大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在百般呵護、萬般寵愛的家庭環境中成長,習慣了長輩的照顧和呵護,存在只知索取,不知奉獻,只知享受他人關心照顧,不會關心照顧他人的缺陷,無私奉獻、助人為樂精神缺失。
設立“大學星期六志愿服務日”,利用雙休日有組織地開展志愿者活動,讓學生利用自己所學專業知識服務社會、幫助他人,有利于引導大學生弘揚和踐行無私奉獻、樂于助人的雷鋒精神,提升大學生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使作為黨的精神譜系的雷鋒精神扎根大學生心中。
2、有利于加強大學生勞動教育和培養吃耐勞精神
一方面,“00后”大學生生活在物質豐裕年代,在再苦也不苦孩子的家庭寵愛下,習慣了大手大腳不懂得勤儉節約,沒有經歷過艱苦奮斗、落后貧窮,無法體會今天的生活來之不易。另一方面,受應試教育環境影響,“00后”大學生從小家里父母只重視讀書學習,不讓干家務,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上了高中與大學,學校原來由學生打掃的教室、走廊、食堂、禮堂、運動場等,都由保潔專人負責,用餐使用公用餐具,學生飯后連碗筷都不用洗,學生不再自己動手洗衣服,學校配有洗衣機。如此家庭教育和學校環境,導致“00后”大學生缺少勞動教育和體育鍛煉,四體不勤,五谷不分,不會勞動,不愛勞動,甚至好逸惡勞,身體素質下降,抗挫折能力很弱,癡迷玩游戲,抑郁自殺現象時有發生。
設立“大學星期六志愿服務日”,有利于培養大學生熱愛勞動和吃苦耐勞精神;有利于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要求,推進高校勞動教育規范化、勞動鍛煉制度化、勞動精神培養日常化。
3、有利于豐富和拓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途徑
教育部規定,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本科2個學分、專科1個學分。高校特別是思政課教師普遍感到這一要求較難操作和落實,存在時間難安排、組織有困難、經費開銷大、安全有隱患等問題。
設立“大學星期六志愿服務日”,把大學生參加志愿者活動同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教學結合在一起,既有利于學生通過志愿者活動增加社會實踐體驗,加深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理解,又有利于學生受到勞動教育和勞動鍛煉,可收一舉多得之成效。
4、有利于豐富學生雙休日生活和價值提升
雙休日對于上班族非常必要,可用來處理家務、陪伴家人、學習“充電”和適當放松。如何讓大學生的雙休日過得更充實、更有價值,很值得思考。勤奮刻苦的學生會充分利用雙休日讀書學習和發展業余愛好。但對于上進心不強、自律不嚴的學生,特別是學習基礎相對不好的高職院校學生來說,雙休日往往無所事事,蒙頭睡大覺、癡迷玩游戲,而這絕非少數。
設立“大學生星期六志愿服務日”,組織大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志愿者活動,走向社會服務群眾、幫助他人、勞動鍛煉,可使學生的雙休日生活變得充實豐富,更有價值和意義。
二、“大學生星期六志愿服務日”實施意見
1、“大學生星期六志愿服務日”由中共中央宣傳部、共青團中央、教育部聯合發文設立,由共青團中央負責組織實施,統一納入青年志愿者活動管理。
2、“大學生星期六志愿服務日”活動內容,由學校共青團志愿者活動、勞動教育和勞動鍛煉、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教學活動“三位一體”構成。
3、“大學生星期六志愿服務日”活動由學校團委牽頭,聯合學生工作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馬克思主義學院)實施。
4、“大學生星期六志愿服務日”規定學生每月參加1天,一個學期4天、一學年8天。分別記入德育加分、勞動教育課時和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學分。
5、“大學生星期六志愿服務日”可采取分散和集體組織兩種方式進行。分散活動可安排學生在校內打掃環境衛生、幫廚、輔助保安門衛值班等;集體活動可由班委會或團支部組織,由思政課或勞動課教師帶隊,就近開展公益勞動、科普宣傳、普法教育、文藝演出、義務家教、助老服務、重要活動志愿者服務等。
6、學校團委統一制作“大學生星期六志愿者服務日”登記卡。學生每參加一次志愿者服務活動,由組織者或被服務單位蓋章確認,期末分別記入學生德育分、勞動教育學分和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學分。
浙江東方職業技術學院
譚勁松教授
俞亞芹副教授
程順華講師
邊春慧講師
2022年1月4日
(來源:“紅色文化網”微信公眾號;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