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0日-星期四
近日,美國媒體開始集中炒作捷克要修正對華關系,原因是捷克12月份中旬新上任的總理菲亞拉。和此前捷克總統、總理的偏向中立不同,新上任的這位曾在2020年12月份謀劃著竄臺訪問,在政治立場上直接倒向美國,并表示加強與德國的合作。而捷克智庫“歐洲價值安全政策中心”主任揚達還叫囂:中國制裁沒什么可怕的。
這位新上任的捷克總理表示,捷克新政府推崇所謂“人權價值”為導向的外交政策,需要重新檢視捷克與中國的關系。
菲亞拉的言論讓人熟悉到麻木,美國和立陶宛先后發表過類似的論調,說得好聽以所謂“人權價值”為導向,本質上就是以美國利益為導向。甚至于捷克總理直言不諱地表示,如果捷克不能堅持所謂“價值”,那么最后捷克不僅會失去西方聯盟,同時也得不到中方的尊重。
實際上這句話的意思是指,捷克在政治利益上與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高度綁定,如果不能以美國利益為導向,那么最終必然會被美國所拋棄。
此外,捷克智庫主任揚達還表示,最終捷克可能會追隨立陶宛的腳步,退出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17+1”合作機制,并聲稱該合作機制并沒有給捷克帶來“巨大好處”。
除了對華關系的聲明外,捷克還將觸手伸向了臺灣問題。捷克智庫主任揚達表示,菲亞拉的聯合執政聲明表明,臺灣是需要加強關系的“伙伴”。
此外捷克炒作“17+1”合作機制沒有給當地帶去巨大的利益好處,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該機制下,中東歐國家同中國的雙邊貿易總額始終在不斷提升。“17+1”是合作機制,不是中東歐國家的“捐款機”。抱著拿臺灣當做提款機的態度用在大陸方面,可謂是大錯特錯。
通過捷克總理的話可以看出,捷克早已經預備成為下一個立陶宛,不僅發表不實的涉疆言論,同時在所謂“人權”方面大肆抹黑,更狂言捷克有權力對所謂“侵犯人權”的企業實施制裁。
看來在立陶宛這顆棋子失效之后,美國又動用了另一枚棋子來持續挑動臺海局勢,不知道美國在中東歐還有多少棋子?誰會成為下一個?拉脫維亞還是愛沙尼亞?
事實上,中東歐的一些國家之所以與美國高度綁定,主要原因是出于國防安全。值得注意的是,立陶宛所在的波羅的海三國原本是蘇聯加盟國,而捷克則是以蘇聯為主導的華沙條約國家。
在蘇聯解體之后,波羅的海三國以及捷克相繼加入北約和歐盟,成為了美國與俄羅斯對抗的前沿地帶。這個時候捷克和立陶宛響應美國,無疑是冷戰遺風。立陶宛和捷克本身可以低調,現在卻都迫不及待地就臺海問題進行表態,背后沒有美國的施壓誰都不會信。
捷克之所以在對華態度上發生巨大轉變,這和捷克本身的執政環境也有莫大的關系,菲亞拉所在的政黨ODS本身就是由捷克的一群所謂“政治精英”組成,近年來ODS的支持率大幅下降。從當前的局勢來看,ODS想要提升民意,一方面需要外部支援,另一方面需要制造危機,通過外部壓力刻意營造捷克面對的“危機”,從而使得ODS能夠穩住執政地位。
又是一個令人熟悉的操作,實際上南亞次大陸上的印度也是這么做的。由于受到疫情、農民法案等一系列矛盾的影響,印度同樣在營造“面對強敵”的概念,試圖讓印度民眾同仇敵愾,本質上是為了鞏固莫迪的支持率。原本印度還強硬地表示能打贏“2.5線戰爭”,而現在的印度只會宣揚中國是印度最大的戰略對手。
然而這一招對于捷克而言短期內或許有用,長此以往對于捷克而言卻是毒藥。因為捷克民眾在國家層面上的訴求是“反精英”和“疑歐”,而菲亞拉迎合美國、迎合歐洲國家的政治理念直接違背了捷克民眾的意愿。原本捷克在長達數十年的時間里都處于美歐對抗的最前沿,現在又要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視作對手,在中國核心利益問題上進行挑釁,時間一長菲亞拉總理的位置能否穩固還是兩說。
實際上,捷克和中國的雙邊貿易關系并非如一些政客所說的那樣沒有給捷克帶去“巨大好處”,因“一帶一路”倡議而問世的中歐班列,在物資以及中歐產業供應鏈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即便受到疫情的影響,中捷雙邊貿易依然逆勢增長了2.2%。
最重要的是,中歐班列將沿線的合作國家串聯成一個整體,捷克長遠獲得的好處要遠比當下獲得的更多,也為捷克創造了更多的機會和更多的合作可能。可以說,捷克同中國合作的收益要遠大于與中國交惡,但是如果捷克政府執意要在臺灣問題上大做文章,妄圖接替立陶宛繼續以美國的利益為導向,那么其也要做好付出代價的準備。
說到底,在捷克的聯合執政聲明中,臺灣又一次的淪為了棋子,民進黨處心積慮地想要拓展對外關系,然而立陶宛和捷克卻只想利用蔡英文當局達成自己的政治利益。
除此之外,臺灣當局還成為了“垃圾堆放場”,就在1月3日,臺灣煙酒公司表示,將接收遭大陸公司拒收的2萬余瓶立陶宛產的朗姆酒,以此支持立陶宛。
而就在前段時間,立陶宛農業部還向臺灣施壓,要求蔡英文當局加快進口立陶宛農產品的腳步,盡快解決引進立陶宛商品的許可文件。
那么捷克一旦遭到立陶宛的待遇,蔡英文當局是否會再次充當“垃圾堆放場”的角色呢?由此可見,島內的民進黨當局,為了“謀獨”已經徹底放棄了尊嚴,成為人人可踩踏的墊腳石。
而澳大利亞、立陶宛的例子也顯示了,妄圖打“臺灣牌”插手臺海局勢,并不能給捷克帶去任何實質性的好處。(來源:國關大俠客)
(來源:“礪劍”微信公眾號;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考慮退出“17+1”機制,叫囂中國制裁不可怕,捷克正步立陶宛后塵
2022-01-05立陶宛外交部副部長:中國已要求跨國公司在中國和立陶宛之間二選一
2021-12-10“立陶宛被中國海關系統刪除了”?中歐班列加里寧格勒線也不再經停立陶宛!
2021-12-05立陶宛前總理認為中立兩國必然斷交,立外交部正式授予“臺灣辦事處”簽發簽證的權力
2021-11-25?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