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轉星移,歲月如梭,又是一年9月9日到來。一代偉人毛澤東,安詳地長眠在水晶棺中,每天接受數以千計、數以萬計人的拜謁。他身上穿著的還是那套人們十分熟悉的中山裝。據說,這是毛澤東一生中所擁有的最高檔的衣服,平時舍不得穿,只有在接待外賓時才拿出來,可是那上邊也打了幾個小補丁。
在一些有關毛澤東的傳記文學、回憶錄中,常見對其簡樸生活的記載:
1966年,在一次南下的路上,工作人員看到他的襯衣補得太厚,建議換一件。他堅持不換,說:“我一路上又不接見外賓,何況現在國家有困難,棉布緊張,這件衣服打個補丁不是還可以穿嘛!”有資料介紹,陳列在毛澤東故居紀念館里的一件襯衣,竟綴了73個補?。∫坏嗡娞?,一件衣服,彰顯了人民領袖與人民休戚與共的風范。
在“吃”上,毛澤東從來都是執著于粗茶淡飯。延安時期,由于工作勞累,加之伙食太差,他身體明顯瘦了下來。一次,軍委一位科長為了給他補身體,飯間端了碗豬蹄湯上來,他急忙追問:“這豬蹄湯從哪里來的?是不是從生活費里報銷?”當科長明確告訴他從其生活費里報銷時,他說:“這就好,我敢放心吃了。如果是超支,另外報銷,我可就不敢吃喲!”毛澤東的“不敢吃”,生動地反映了一位人民領袖廉潔自律的崇高風范。至于三年困難時期,他吃碗肥豬肉“補腦子”的故事,更是在人民群眾中廣為流傳。
在日常生活的“用”上,毛澤東同樣簡樸無華。1937年1月,毛澤東率中共中央機關進駐延安。剛到延安時,他出外辦事時經常騎馬。一次,去棗園開會,因馬受驚,意外地從馬上摔了下來,左手被摔傷。當時,延安已有汽車,是著名愛國華僑陳嘉庚專門送給中共中央的兩輛福特牌汽車。有關部門在研究如何使用這兩輛車時,大多數人都主張給毛澤東配一輛。于是,管車的同志首先分給了毛澤東一輛。毛澤東立即表示堅決反對,他態度果斷地說:“我不要!”接著他進一步強調說:“分車一要考慮軍事工作的需要,二要照顧年紀較大的同志。”但是,大家仍然認為應分給毛澤東一輛。毛澤東知道后生氣地說:“走走路有么子不好?連走路的權利都要取消么?走路鍛煉身體,還可以深入群眾,你那個汽車嗚嗚一開,群眾還敢跟你說話么?”最后,由于毛澤東再三堅持不要,兩輛車中的一輛給了管軍事指揮作戰的朱德總司令使用,另一輛配給了被尊稱為“延安五老”的林伯渠、謝覺哉、董必武、吳玉章、徐特立等來往辦公用。聞聽毛澤東摔傷了,朱德和“五老”都堅持把車讓給他坐,卻被毛澤東一口拒絕,他依舊堅持騎馬回去。毛澤東的“不敢用”,體現了人民領袖心系人民、密切聯系群眾的強烈的人民觀。
毛澤東廉潔自律的簡樸生活,不僅感召和教育著人民,就連外國友人、他國領導人也贊嘆不已。著名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在寫《西行漫記》時,到毛澤東住的簡陋窯洞里采訪,記下了這樣的真實場景:“毛的棕色皮鞋已經需要擦油了,一雙紗襪松松地掉到了腳踝上。毛的家和其他高級官員的家庭夠不上臺灣有人批評他們的‘鋪張浪費’,他的‘享受’大致相當于長島一個事業順利的保險公司推銷員在較好的牧場式平房里享受到的東西。”英國前首相愛德華·希思訪華后也深有感觸:“(我們)是在他的書房里會見的。那是一間陳設簡樸的房間,周圍擺滿了書和他伏案批閱的文件。我之所以提到他個人的生活方式,是因為,毫無疑問,億萬中國人感到,他同他們過著同樣的日常生活。”面對簡樸的毛澤東,外國人內心里受到了什么樣的震撼,透過文字可以得知。斯諾就情不自禁地感慨到,這種共產黨人的生活方式“將成為不可征服的東方魔力”。在希思的話語中,其實也透出了這樣的信息:一個政黨、一個政府的公信力,就像一個儲存信任的“銀行”,領導人作風好,政府就有凝聚力、號召力和感召力,“銀行”資產就會不斷增長;領導人作風差,群眾對政府的支持和信任就要打折扣,“銀行”資產就可能縮水透支。“他同他們過著同樣的日常生活”,這正是一代偉人毛澤東始終在人民群眾中具有著無與倫比的崇高威望的一個重要原因。
記得1945年,曾任國民參政員的黃炎培先生在延安訪問后,寫了著名的《延安歸來》一文,其中提到他與毛澤東的一段對話。黃炎培先生說:“我生六十余年,耳聞的不說,所親眼見到的,真所謂‘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團體、一地方、乃至一國,不少單位都沒有能跳出這周期率的支配力。大凡初時聚精會神,沒有一事不用心,沒有一人不賣力,也許那時艱難困苦,只有從萬死中覓取一生。既而環境漸漸好轉了,精神也就漸漸放下了。有的因為歷時長久,自然地惰性發作,由少數演為多數,到風氣養成,雖有大力,無法扭轉,并且無法補救。也有因為區域一步步擴大了,它的擴大,有的出于自然發展,有的為功業欲所驅使,強于發展,到干部人才漸見竭蹶,艱于應付的時候,環境倒越加復雜起來了,控制力不免趨于薄弱了。一部歷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榮取辱’的也有,總之沒有能跳出這周期率。中共諸君從過去到現在,我略略了解了的,就是希望找出一條新路,來跳出這個周期率的支配。 ”毛澤東聽完后,肅然回答道:“任之先生,我們已經找到了新路,我們能跳出這周期率。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起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
黃炎培先生所引用的“勃焉”與“忽焉”的成語,出自《左傳》,其原話是:“禹、湯罪己,其興也勃焉;桀、紂罪人,其亡也忽焉。”這是個循環論,并非必然規律,但我們卻不能不承認,一個人、一個團體、一個政府,有沒有“罪己”、律己的勇氣,有沒有接受監督的自覺意識,也的確跟“勃焉”與“忽焉”的轉化有關。當時毛澤東與黃炎培的這段對話,正值延安整風之后。延安整風就是一種自我檢討、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很有點“罪己”的精神。而后來,共產黨人到了“勃焉而興”,作為偉大領袖的毛澤東,帶頭廉潔自律、密切聯系群眾,得到了民眾的廣泛敬愛和擁戴,不能不說是一個重要因素。
72年過去,彈指一揮間,人間正道滄桑。以毛澤東為代表的老一輩共產黨人創下的社會主義大業,今非昔比。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深化改革的巨浪不斷改變著中國的面貌,法制和民主正在日臻完善。在當今的關鍵時刻,作為黨的每一個成員,特別是擔任一定職務的領導干部,特別需要一種“禹湯罪己”的精神,誠心誠意地接受人民的監督,自覺廉潔自律,守好自己的陣地,保持好革命的節操,切實像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領導干部嚴格自律,要注重自覺同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作斗爭,從自己做起,從身邊人管起,從最近身的地方構筑起預防和抵制特權的防護網,以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作風積累公信力,不斷擴大黨密切聯系群眾中的強大磁場。”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毛澤東的那種“不舍得換”、“不敢吃”、“不敢用”的律己形象愈發光彩照人。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永遠懷念毛澤東同志。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鹿野:你知道“毛主席”內涵的演變嗎?——兼談斯大林與共產國際對毛澤東的態度
2017-09-10? 經驗教訓 ?
? 他山之石 ?
? 讀史明智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