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1日-星期一
【摘要】:概括的說,“毛主席”內涵的演變主要經歷了六個階段:1930年至1931年指的是軍隊兼地方政府的領導人,1931至1935年指的是政府的最高領導人,1935年至1943年指的是軍隊的最高領導人,1943年至1949年指的是黨和軍隊的最高領導人,1949年至1959年指的是黨、國家和軍隊的最高領導人,1959年至1976年指的是黨和軍隊的最高領導人。另外,在毛澤東逐漸上升為中共中央第一代領導核心的過程中,斯大林與共產國際對毛澤東始終是賞識的,只不過是王明、博古等人利用掌握中共中央與共產國際聯系通道之便,擅自篡改斯大林與共產國際的意見打壓毛澤東而已。
很多人都認為,毛澤東在最早擔任的“主席”是1931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主席。然而,這種說法其實不正確的。一方面,早在1930年8月23日成立的統一指揮紅軍和地方政權的工作的中國工農革命委員會當中,毛澤東就擔任了中國工農革命委員會主席。這是其一生中擔任的第一個主席職務。另一方面,根本就不存在“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主席”這樣一個職務,根據《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的規定,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最高權力機關是中央執行委員會,行政機關是人民委員會。毛澤東在1931年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面擔任的就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兼人民委員會主席這兩個“主席”職務。不過,“毛主席”的稱呼逐漸流行開來,的確是在他擔任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這兩個主席職務之后。
毛澤東之所以能夠擔任這兩個主席職務,和斯大林與共產國際的支持是分不開的。早在1929年7月2日,蘇共中央機關報《真理報》就發表長篇社論《中國統一的假象》介紹說,毛澤東“史詩般的英雄行動是十分引人注目和具有重大意義的”,“現在恐怕誰也否定不了朱德和毛澤東的紅軍已取得重大勝利,有了很大發展。這支軍隊無疑已成為中國游擊運動中出現的最為重要的現象”。1930年,斯大林進一步明確肯定了毛澤東“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隨后通過共產國際建議中共中央任命毛澤東為軍事委員會主席。
但是,王明違背了斯大林和共產國際的建議,在1931年1月15日擅自決定撤銷毛澤東為主席的中國工農革命委員會,并成立了項英為主席,朱德、毛澤東為副主席的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附帶說一下,由于兩地之間聯系不暢,共產國際根本不知道毛澤東此前已經擔任了中國工農革命委員會主席。不過,后來在1931年10月共產國際提出應該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時,明確表示應該由毛澤東擔任政府的最高領導人。把持了與共產國際聯系通道的王明、博古等人也不敢在這件事情上亂來,這才使得毛澤東順利當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兼人民委員會主席。
1934年1月,中共中央六屆五中全會上,博古希望能夠通過這次會議撤銷毛澤東的政治局候補委員,以便進一步撤銷毛澤東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人民委員會主席一職。不想在征詢斯大林與共產國際對會議人事安排的意見時,對方要求進一步提升毛澤東的職務。迫于無奈,博古只好把沒有參加會議的毛澤東從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提升為中央政治局委員。但是,此后博古不再就人事變動事先征求莫斯科方面的意見了,并于半個月后的1934年2月3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二屆中央執行委員會舉行的第一次會議上擅自撤銷了毛澤東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人民委員會主席這個實權職務,只保留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執行委員會主席的虛銜。這之后,“毛主席”指的便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執行委員會主席的虛銜。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斯大林與共產國際對博古的這種做法長期不知情。1934年8月,在王明得知了博古違背共產國際的要求擅自撤銷毛澤東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人民委員會主席一職之后,明確表示“這是工作中的一個重大缺陷”,“莫斯科得知后會很不滿意”。不過,由于王明本人也對毛澤東非常不滿,其實內心深處對于博古的做法是支持的。因此,其在得知這一消息后在批評博古的同時,表示由于撤銷毛澤東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人民委員會主席一事已經成了既定事實,也就沒有必要再改變了,自己會幫忙把這一人事變動對斯大林和共產國際隱瞞下來。
更能充分說明斯大林和共產國際對毛澤東賞識的是共產國際七大。1935年7月,共產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在莫斯科召開。毛澤東排在了共產國際總書記季米特洛夫、共產國際名譽主席臺爾曼的后面名列第三位,這是共產國際的歷史上是沒有先例的。會后,《共產國際》刊物上發表了署名為赫魯曉夫的長篇文章《中國人民的傳奇領袖》。文章開頭就引用了毛澤東《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中“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做文章,不是繪畫繡花,不能那樣雅致,那樣從容不迫,文質彬彬,那樣溫良恭儉讓。革命是暴動,是一個階級推翻一個階級的暴烈的行動”,并表示毛澤東是“一位不知疲倦的人,真正的布爾什維克,人民的真誠朋友”,“具有鐵一般的意志、布爾什維克的頑強精神、卓越的革命統帥和國務活動家的驚人勇敢、博學和無窮的天賦”。要知道,共產國際當時根本不知道遵義會議的相關情況,因此共產國際七大前后對于毛澤東的高度評價只不過代表了斯大林與共產國際對毛澤東的一貫評價罷了。
1935年以后,“毛主席”的內涵又發生了變化。1935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改為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西北辦事處,改由博古擔任主席,1937年又正式改為中華民國陜甘寧邊區政府。不過,也是在1935年11月,中共中央決定成立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任命毛澤東為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1936年12月7日,又宣布成立統一的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任命毛澤東為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1937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成立中共七大籌備委員會,并推舉毛澤東為籌備委員會主席。因此,1935年到1943年的八年時間里,人們習慣稱呼的“毛主席”指的先是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后來是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兼中共七大籌備委員會主席。不過,中共七大籌備委員會主席并不是當時黨的最高領導人,主持黨中央工作的名義上還是張聞天,因此這一時期“毛主席”主要指的是軍委的主席。
附帶說一下,王明這一階段再次犯了假傳共產國際指示的錯誤。在1937年11月王明回國時,共產國際明確表示毛澤東應該為最高領導人,王明在下飛機與毛澤東見面時也表示“是毛澤東把中國共產黨帶入了一個新的境界”。但是沒過多久,王明就打著共產國際的名義另搞一套,宣稱要“一切經過統一戰線”,“一切服從統一戰線”。最終,毛澤東不滿于中共中央同共產國際的聯系長期被王明等人把持,在1938年時讓王稼祥征求共產國際對中央分歧的真實看法。在1938年六屆六中全會前夕,王稼祥帶回了共產國際總書記季米特洛夫的指示,“中共中央領導機關中的分歧要在毛澤東為首的領導下解決”。此后,毛澤東中共中央事實上第一代領導核心的地位才正式鞏固。
1943年3月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決定調整中央領導機構,由總書記負責制改為主席負責制,并選舉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央書記處主席。以此為標志,毛澤東正式成為了中共中央的最高領導人。(順便說一下此前中共中央最高領導人稱謂的變動:中共一大上規定的是中央局書記負責制;二到四大規定的是中央委員會設委員長,中共中央委員長是中央最高領導人;1927年的中共五大上修改了黨章,把委員長改稱為總書記,建立了總書記負責制。)后來在1945年中共七大時,又明確規定黨中央委員會設立主席。會后不久,毛澤東當選為中共中央委員會主席和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同時繼續兼任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央書記處主席。此后到1949年,“毛主席”指的就是這四個主席。
1949年初,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改稱為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由毛澤東擔任主席。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9月30日選舉毛澤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在北京舉行第一次會議,任命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10月9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中南海勤政殿舉行。會議選舉毛澤東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主席。因此,到建國初期毛澤東共兼任中共中央委員會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共中央書記處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主席六個主席職務。這也是其一生中擔任主席最多的時期。
1954年9月15日至28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舉行。9月20日會議通過并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設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委員會,任命毛澤東為國防委員會主席,從而不再設立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9月27日選舉毛澤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關于恢復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的決議,并決定毛澤東任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12月21日至25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舉行,改由周恩來擔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主席,毛澤東任名譽主席。1956年9月28日舉行的八屆一中全會上,選舉毛澤東為中央委員會主席,不再設立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央書記處主席的職務。此后到1959年,毛澤東兼任的就是中共中央委員會主席、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委員會主席四個主席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一個名譽主席的職務。
“毛主席”內涵的最后一次演變是在1959年。1959年4月的二屆人大一次會議上,毛澤東決定辭去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委員會主席的職務。會議選舉劉少奇接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委員會主席。此后一直到毛澤東去世,一直身兼中共中央委員會主席,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這兩個主席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一個名譽主席的職務。
概括的說,“毛主席”內涵的演變主要經歷了六個階段:1930年至1931年指的是軍隊兼地方政府的領導人,1931至1935年指的是政府的最高領導人,1935年至1943年指的是軍隊的最高領導人,1943年至1949年指的是黨和軍隊的最高領導人,1949年至1959年指的是黨、國家和軍隊的最高領導人,1959年至1976年指的是黨和軍隊的最高領導人。另外,在毛澤東逐漸上升為中共中央第一代領導核心的過程中,斯大林與共產國際對毛澤東始終是賞識的,只不過是王明、博古等人利用掌握中共中央與共產國際聯系通道之便,擅自篡改斯大林與共產國際的意見打壓毛澤東而已。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鹿野:你知道“毛主席”內涵的演變嗎?——兼談斯大林與共產國際對毛澤東的態度
2017-09-10? 經驗教訓 ?
? 他山之石 ?
? 讀史明智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