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3日,筆者來到井岡山,在瞻仰大井村毛澤東故居時和這身后兩棵樹合影。這兩棵樹一棵學名是南方紅豆杉,另一棵是欏木石楠。據導游講,這兩棵樹非常有靈性。井岡山斗爭期間,毛澤東在白屋居住時,經常在兩棵樹下讀書納涼、指導戰士訓練。1929年2月,毛澤東率紅四軍轉戰贛南,敵人竄到大井村將白屋燒了個精光,兩棵樹也被燒焦。然而,這樹并沒有死。1949年毛澤東領導人民取得了天下,兩棵樹此時神奇般的活了過來,并長得枝繁葉茂,濃蔭蓋地。1965年5月,毛澤東重上井岡山,兩棵樹第一次開出了如銀如雪的白花歡迎毛主席。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兩棵樹綠葉脫得精光,樹也枯萎了。后經搶救,才得以再生。 無獨有偶,前幾年筆者曾到浙江省奉化縣溪口鎮蔣介石故居觀光,來到“豐鎬房”院內,據導游介紹院內的“報本堂”前原種植的兩棵桂花樹,一棵為金桂,一棵為銀桂,為宋美齡親手栽種。兩棵桂花樹長年茂盛,金秋時節,更是桂香撲鼻。2003年10月,東廂房一側的銀桂日漸枯萎,與井岡山大井村那兩棵樹的命運不同,此樹也經搶救,卻無力回天,枯萎而死。半月后宋美齡竟駕鶴西去,終年106歲。 樹猶如此,人何以堪。在毛澤東心中,人的生命與樹的生命是可以相互感知的。1951年,當彭德懷向他匯報完毛岸英犧牲經過后,他站在窗前久久凝視院中的垂柳,低聲吟誦的就是南北朝時庾信寫的《枯樹賦》。不知是否受到這兩樹靈性的感動,毛澤東晚年對南北朝庾信的《枯樹賦》尤為偏愛。1975年毛澤東曾讓江青把清人注釋的《枯樹賦》送至中南海大書房;1976年周恩來、朱德相繼故去,再加上唐山大地震的觸動,毛澤東常沉浸在《枯樹賦》的意境之中,病重臥床時仍在背誦《枯樹賦》,“直到他不能講話為止”。當時,他讓張玉鳳讀了兩遍《枯樹賦》后,自己又情不自禁地背誦起來,他一字一句艱難地誦讀到賦的最后, “昔年移柳,依依漢南。 今看搖落,凄愴江潭。 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胡長明:《毛澤東評點歷代王朝》,山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75頁。) 在返回的飛機上,望著窗外的萬里云像,感而慨之。正是: 昔人已去遠,斯樹仍守望。 夏蔭影迷離,秋雨思念長。 故地憶舊事,天地紅纓槍。 有情在正道,無情是滄桑。 以前只聽過人各為其主,今見樹品亦不輸讓;以前只知士為知己者死,今又見樹亦知悅己者容。風聞者莫不扼腕,目睹者莫不唏噓。筆者思緒萬千,浮想聯翩,記之以文。 (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戰略問題研究中心教授;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最新修訂稿)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張文木: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訪井岡山大井村毛澤東故居有感
2019-06-18王一彪:重讀毛澤東同志在井岡山斗爭和中央革命根據地時期的重要文獻
2019-05-26馬社香:“絕不能實行少數人的高薪制度”——王卓超回憶毛澤東重上井岡山的一次談話
2018-12-11?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