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2日-星期五

|  站內搜索:
毛澤東指導怎樣學黨史
點擊:3913  作者:黨史博采    來源:昆侖策網【授權】  發布時間:2021-04-13 09:48:31

 

1.webp (6).jpg 


斯諾在1936年采訪毛澤東時印象十分深刻:他的敘述,開始越出“個人歷史”的范疇,并且以某種方式不知不覺地把個人歷史融于一個偉大運動的歷程之中。雖然他在這個運動中保持著主導作用,但不再是“我”而是“我們”了,不再是毛澤東而是紅軍了,不再是個人經歷的主觀印象而是一個觀察家的客觀記載了,而這個觀察家所關心的,是作為歷史的人類集體命運的轉變。毛澤東不僅是黨史的重要參與者,也是黨史學習、研究的倡導和組織者。

“要認真總結經驗”

經驗是由實踐得來的認識,是經歷史驗證了的結論,能夠幫助人們更好地認識現實。青年時代的毛澤東十分愛好歷史。但他又不是鉆進故紙堆,就歷史說歷史,而是注重聯系社會現實,常常“以唱嘆之筆”借題發揮。早在1920年12月,毛澤東在致蔡和森等人的書信中分析袁世凱稱帝、段祺瑞執政之所以失敗時,就提出“均系不讀歷史之故”,沒有汲取“王莽、曹操、司馬懿、拿破侖、梅特涅之徒”的教訓,乃世間“最愚者”。他勸大家多讀歷史,并且指出,“讀歷史是智慧的事”。

接受馬克思主義后,毛澤東進一步把總結歷史經驗的重要性提到了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高度。他指出:人類的歷史,就是一個不斷地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發展的歷史。因此人類總得不斷地總結經驗,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為此,他要求全黨學習、總結黨的歷史經驗。1941年6月,毛澤東為中共中央書記處起草指示:每個黨員都要“學習黨在二十年革命斗爭中的豐富經驗”。1965年7月,毛澤東在同李宗仁、程思遠談革命成功之道時,更是詼諧幽默地說道,“我是靠總結經驗吃飯的”。

1.webp (7).jpg

【1965年7月,毛澤東會見李宗仁夫婦和程思遠。】


毛澤東之所以對黨的歷史如此重視,這是和他在中央蘇區時期的遭遇分不開的。上世紀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和我們黨內盛行的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把共產國際決議和蘇聯經驗神圣化的錯誤傾向,不僅使毛澤東本人深受其害,還曾使中國革命幾乎陷入絕境。所以,他的大多數著作都是在總結了古今中外歷史經驗、特別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革命的歷史經驗的基礎上寫成的,如《井岡山的斗爭》《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實踐論》《矛盾論》《論持久戰》《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新民主主義論》,等等。目的就是要通過總結經驗來統一認識,解決存在的問題。

毛澤東總結歷史經驗,總是抓正反兩個方面,“從總結成功經驗與失敗教訓中明辨是非,堅持真理”。他指出:正反兩方面的歷史經驗,只要是總結得正確,合乎歷史實際,而不加以任何歪曲,對于一切共產黨人,都是有益的。

1928年11月2日,毛澤東代表中共紅4軍前委給中央寫報告,全面總結了井岡山工農武裝割據的經驗。報告就既講了湘贛邊界割據的成功經驗,也講到了4月和8月的兩次失敗,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和教訓,闡明了如何把黨的領導、武裝斗爭、土地革命和根據地建設聯為一體來確保工農武裝割據的成功。

1936年12月,毛澤東在中國抗日紅軍大學講演《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時,也是既總結中央革命根據地前三次反“圍剿”的成功經驗,又總結黨在革命戰爭問題上的“左”傾錯誤、尤其是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教訓。他說:我們應該尊重自己流血的經驗,尊重中國革命戰爭的經驗,沒有這一種長時間的經驗,要了解和把握整個戰爭的規律是困難的。

“沒有失敗教不會黨員。”毛澤東指出:凡是歷史上跌了跤的事,不要害怕正視,當作經驗是很好的。錯誤即壞的經驗有很大的教育意義,更值得注意和研究,是“寶貴財產”,可以獲得鍛煉、少走彎路,讓我們產生抵抗力和免疫性。他說,“錯誤已經犯過了,只仇恨是不行的,應該以科學的態度客觀地對待錯誤,取得經驗”,“從痛苦的經驗中,我們才制定出比較符合客觀情況的路線和政策”,“所以犯了錯誤不可怕,要把錯誤抓到手里,變作經驗,當作武器”。

 

1.webp (8).jpg

【1937年,毛澤東和朱德等人在紅軍大學。】


毛澤東認為,有比較才能鑒別,總結教訓不僅只總結自己失敗的教訓,也包括總結別人甚至是敵人失敗的教訓為我所用。他指出:“把別人的經驗變成自己的,他的本事就大了。”“經驗對于干部是必需的,失敗確是成功之母。但是虛心接受別人的經驗也屬必需,如果樣樣要待自己經驗,否則固執己見拒不接受,這就是十足的‘狹隘經驗論’。”

毛澤東認為中國革命的教員不只是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還應包括反面教員,即帝國主義、蔣介石以及革命隊伍內部犯錯誤的同志。沒有他們,我們就學不會辦事。他曾以王明的教條主義錯誤為例,說明錯誤的經驗對指導中國革命的意義。從這一點上講,他認為他本人就是王明的“學生”。在黨的七大上,他這樣說道:凡是歷史上跌了跤的事,不要害怕正視,當作經驗是很好的。歷史地看問題是馬克思主義。

毛澤東后來說:在抗日戰爭前夜和抗日戰爭時期,我寫了一些論文,例如《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論持久戰》《新民主主義論》《〈共產黨人〉發刊詞》,替中央起草過一些關于政策、策略的文件,都是革命經驗的總結。那些論文和文件,只有在那個時候才能產生,在以前不可能,因為沒有經過大風大浪,沒有經過兩次勝利和兩次失敗的比較,還沒有充分的經驗,還不能充分認識中國革命的規律。

“把黨的歷史搞清楚”

歷史問題的統一是思想統一的基礎。毛澤東指出:研究黨史對“研究今天的路線政策,加強黨內教育,推進各方面的工作,都是必要的”;“我們要用這樣的研究來使我們對今天的路線和政策有更好的認識,使工作做得更好,更有進步”。

“如果不把黨的歷史搞清楚,不把黨在歷史上所走過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辦得更好。”長征結束到達陜北后,毛澤東把總結反思大革命和十年內戰時期的歷史經驗作為重要工作,著重分析了大革命失敗的右傾錯誤和30年代在革命戰爭問題上的“左”傾錯誤。他強調:黨在過去犯過許多大的、小的、“左”的、右的、不符合馬克思主義原則性的錯誤,但是黨也從對這些錯誤的斗爭中鍛煉得更強些,革命成績也從克服錯誤的斗爭中得出來。

延安整風學習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學習和研究黨史。毛澤東指出:要好好學習,認真總結抗戰幾年來各方面的工作經驗;教育黨員干部最好的辦法,就是號召全黨來研究中國革命史和中共黨史,學習黨在長期革命斗爭中的豐富經驗;用中國革命的實際經驗來教育黨員干部,才能收到更迅速的和直接的效果,從而避免曾經犯過的錯誤,增加斗爭的信心和勇氣。

 

1.jpg

【毛澤東在編輯《六大以來》過程中,先后挑選了重要的有代表性的文件86篇,以散頁的形式發給延安的高級干部學習、研究。】


正是為了把黨的歷史問題弄清楚,以便全黨能夠正確地了解黨的歷史經驗,同時也便于團結更多的同志為黨工作,從1940年夏開始,毛澤東親自主持編輯了黨的歷史文獻集《六大以來》,讓大家看清楚“左”傾教條主義都曾經干了些什么。“同志們讀了之后恍然大悟,發生了啟發思想的作用。”

在深入學習討論黨史的基礎上,1945年4月,黨的六屆七中全會通過《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對建黨以來的歷史作了科學總結,克服了全黨長期存在的思想上的一些混亂,把全黨的思想統一到毛澤東思想的正確的思想軌道上來,加強了全黨團結,促進了革命事業的迅猛前進和偉大勝利。《決議》由此成為黨員干部必讀的黨史教材。

“講歷史才能說服人”

毛澤東認為,黨史學習不僅可以提高人們的人文素養,還是理論創新的重要途徑。他常說:只有講歷史才能說服人,不講歷史,就沒有說服力,不講歷史就講不出道理。比如,他講:是100多年來帝國主義列強的壓迫,才教育了我們;“我們說不服的人,蔣介石一教,就說得服了”。

毛澤東認為,理論是歷史在觀念形態上的再現。他指出:規律存在于歷史發展的過程中,不從歷史發展過程的分析下手,規律是說不清楚的,“研究問題應該從歷史的分析開始”。1956年9月,回顧歷史,他說:我們有了經驗,才能寫出一些文章。比如我的那些文章,不經過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和抗日戰爭,是不可能寫出來的,因為我沒經驗。史沫特萊就說:毛澤東以理論家聞名于世,而他的一套思想理論深深扎根于中國歷史和軍事經驗之中。

1.webp (9).jpg

1939年10月,毛澤東為即將創刊的黨內刊物《共產黨人》寫《發刊詞》。他指出:我們今天要怎樣建設我們的黨?要怎樣才能建設一個“全國范圍的、廣大群眾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的布爾什維克化的中國共產黨”?這個問題,考察一下我們黨的歷史,就會懂得。毛澤東說,我們經歷過偉大的革命勝利,也經歷過嚴重的革命失敗。憑借我們豐富的經驗,失敗和成功、后退和前進、縮小和發展的深刻的和豐富的經驗,已使我們懂得: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中戰勝敵人的三個法寶,三個主要的法寶。他最后強調:我們不能忘記拿血換來的經驗,要避免歷史上曾經犯過的錯誤,使黨鐵一樣地鞏固起來。

1939年12月,毛澤東主持撰寫《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他通過總結和分析中國革命的歷史,論述了中國革命的動力問題。他指出:中國革命如果沒有無產階級的領導,就必然不能勝利;在中國社會的各階級中,農民是工人階級的堅固的同盟軍,城市小資產階級也是可靠的同盟軍,民族資產階級則是在一定時期中和一定程度上的同盟軍,這是現代中國革命的歷史所已經證明了的根本規律之一。

毛澤東不僅分析了統一戰線在中國革命中的戰略地位,還通過總結歷史經驗提出了開展統一戰線工作的策略。1940年8月8日,針對日漸復雜的政治形勢,他在中央政治局會議發言指出:利用矛盾,聯合多數,反對少數的策略,是從大革命、蘇維埃、抗日三個時期總結出來的。

延安整風前,我們黨在處理中國革命問題時還不夠成熟,時常犯“左”傾或右傾錯誤。而無論是“左”還是右,其實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照搬照抄共產國際指示的結果,都是教條主義的表現。因此,如何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行理論創造和創新就成為擺在我們黨面前的一項重大任務。

 

1.webp (10).jpg

【1942年3月30日,毛澤東在中共中央學習組作的《如何研究中共黨史》的報告。】

 


理論是基于包括歷史經驗在內的實踐經驗的總結和提升。延安整風中,毛澤東在反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的同時,強調“要使中國革命豐富的實際馬克思主義化”,提出了在總結經驗基礎上進行理論創造和理論創新的任務。

1941年9月26日,中共中央發出經毛澤東修改的《關于高級學習組的決定》。決定指出:高級學習組要以理論與實際統一為方法,首先學習研究馬恩列斯的思想方法論和黨的歷史,以達克服錯誤思想,發展革命理論的目的。

1942年3月30日,毛澤東作了《如何研究中共黨史》的報告。他指出:通過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總結黨史的經驗教訓,“可以創造些新的東西”。所謂“創造些新的東西”,實際上就是新的理論創造。

1945年在黨的七大上,毛澤東進一步指出,在總結經驗基礎上,還要繼續前進,把它提高起來,使之條理化、系統化。就是要對經驗進行理論概括,形成具有普遍意義的指導我們行動的科學理論。

“如果要看前途,一定要看歷史。”

古人說,“不知來,視諸往”。通過回望歷史,可以預測未來發展的趨勢。毛澤東也把黨的歷史作為指導未來的最好教材。1958年1月28日,他在最高國務會議上說:歷史是要的。要讀歷史,讀歷史的人,不等于是守舊的人。1964年7月,他在會見外國客人時,又意味深長地講到:如果要看前途,一定要看歷史;我們看歷史,就會看到前途。所以,在他看來,黨史學習不能僅僅停留在學習、研究和總結黨的歷史,更根本的目的在于把其與黨和人民的事業結合與統一起來,用以揭示規律,昭示未來。

毛澤東認為,中國革命是在近代以來特殊的歷史背景之下產生和發展的,把中國近代以來社會演變的邏輯搞清楚了,就會更加深切明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背景、性質、動力和任務等等,進而凝聚全黨力量,增強勝利信念,引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

“勝利的信念是打出來的,是斗爭中間得出來的。”每當面臨革命的重大轉折,毛澤東都提出要通過回望、總結歷史來規劃未來。抗戰伊始,他就指出要認識今天的中國,指導正在進行的抗日戰爭和民族解放運動,不僅要研究現實,也要研究歷史,了解昨天的中國。

1937年6月,毛澤東總結黨過去犯過右的與“左”的錯誤的同時,指出:黨員群眾與廣大干部始終沒有犯過總路線上的錯誤,這是沒有使黨受致命傷及能夠迅速糾正錯誤的最主要原因。

1939年6月,面對國民黨反共活動猖獗、抗戰前途可能發生挫敗的復雜形勢,毛澤東從8個方面總結了1927年大革命失敗的教訓,“以便勝利地克服困難,發展抗日戰爭與中國革命到一個更高階段,而避免可能的失敗”。同年10月,毛澤東在為即將創刊的《共產黨人》寫《發刊詞》時,指出:我們今天要怎樣建設我們的黨?這個問題,考察一下我們黨的歷史,就會懂得;把黨的建設問題同統一戰線問題、同武裝斗爭問題聯系起來看一下,把黨的建設問題同聯合資產階級又同它作斗爭的問題、同八路軍新四軍堅持抗日游擊戰爭和建立抗日根據地的問題聯系起來看一下,就會懂得。

 

 

1.webp (11).jpg
【1945年,毛澤東在七大上作報告。】

 

 

“善于總結經驗,是我們黨自信的表現。”黨的七大上,毛澤東回顧了中國革命的艱辛歷程,強調:億萬中國人民在他們的先鋒隊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幾十年奮斗的結果,取得了經驗,才形成我們現在七大的決議案和文件;我們要在全國勝利,不僅有這個志向,而且有信心,因為我們是一個有了很多經驗的大黨。他說:七大對歷史經驗進行了總結,對當前的形勢和前途都有明確的認識,因此我們有鞏固的信心,我們是一個準備勝利的黨。

七大的勝利召開,使我們黨在抗戰勝利前夕克服了全黨長期存在的思想上的一些混亂,把全黨的思想統一到毛澤東思想的正確的思想軌道上來,保證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勝利。正如毛澤東在1948年9月13日所說:七大把七大以前所存在的問題都講了,沒有那一次的總結,就不能有日本投降后的大進步。七大作了總結,這才有了抗戰勝利后這三年解放戰爭的勝利。而在抗戰勝利時,談到國民黨會怎樣對待中國共產黨,毛澤東也同樣指出:“看它的過去,就可以知道它的現在;看它的過去和現在,就可以知道它的將來。”

有了對歷史經驗的研究與把握,可以更清楚地知道前進的方向和道路,就有可能開辟事業的新境界和光明前景。1947年12月,毛澤東在著名的十二月會議上提交了《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的書面報告。報告總結了人民解放軍的作戰經驗,提出了著名的十大軍事原則;總結了土地改革的經驗,提出了土地改革的方針,指出:革命已經進到了高潮,將來還會更高。1948年1月,毛澤東進一步指出:大革命的經驗和以后各個時期的經驗都證明,中國革命要勝利,就必須實行一條總綱領,就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1949年6月24日,在中國革命即將取得全國勝利的前夕,毛澤東告訴秘書胡喬木:“寫一篇紀念七一的論文。”但胡喬木的初稿起草出來后,沒有達到他的要求。后來胡喬木回憶這件事時說道:“稿子寫出以后,結果沒有用。毛主席自己寫了紀念七一的文章,這就是著名的《論人民民主專政》。”

毛澤東在文章中回顧了中國人民在反帝反封建斗爭中取得的主要的和基本的經驗:黨領導人民結成國際的和國內的統一戰線,共同奮斗。他指出:孫中山探索四十年的經驗和中國共產黨探索二十八年的經驗,中國人民選擇的道路“就是倒向社會主義一邊,絕無例外。騎墻是不行的,第三條道路是沒有的”。

1.webp (12).jpg

 

【1949年7月1日,《人民日報》發表《論人民民主專政》。】


中國共產黨代表的無產階級為什么“取得了基本勝利”?毛澤東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中給出了答案:因為我們有“戰勝敵人的主要武器”,那就是有區別于其他階級和政黨的一個黨、一個軍隊、一個統一戰線。

在總結了中國革命勝利的原因和答案后,毛澤東明確而自信地說:錯誤和挫折教訓了我們,使我們比較地聰明起來了,我們的事情就辦得好一些。我們完全可以依靠人民民主專政這個武器,團結全國除了反動派以外的一切人,穩步地走到目的地。

(來源:昆侖策網【授權】,轉編自“黨史博采”)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