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毛主席誕辰130周年之際,我第36次來到韶山,緬懷領袖,感受崇高,追隨偉人思想的光芒。是日前夜,來自全國各地四面八方的數十萬民眾、齊聚韶山沖,只為表達對領袖對偉人對導師對舵手的思念和敬仰。放眼毛澤東同志銅像廣場,萬人涌動,摩肩接踵,紅旗招展。零時整,萬人同唱《東方紅》,人們拿持菊花,排隊緩緩向前,向主席鞠躬敬獻。那是怎樣一種激情澎湃,心生感念。到韶山的這萬千民眾都是自發而來的,“毛主席的恩情比海深”“毛主席我們想念您”“毛主席萬歲”的呼喚更是億萬人民的肺腑之聲。有人也許會問:毛主席的威信為何如此之高?毛主席為何受到人民如此擁護和愛戴?

我在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尋找到了答案:公生明,廉生威。毛主席威信、威望和威嚴來自于他老人家的嚴以律己、清正廉潔。歷史的長河奔流不息。新中國成立前一幕幕治亂興衰的大劇曾反復上演。如何跳出治亂興衰的歷史周期律,避免人亡政息,確保政權長期存在?毛主席在延安楊家嶺的窯洞里回答“讓人民監督政府”。

1929年12月,毛主席在紅四軍第九次黨代表大會決議案上強調,“新分子入黨”必須具備五個條件:一是政治觀念沒有錯誤(包括階級覺悟);二是忠實;三是有犧牲精神,能積極工作;四是沒有發洋財的觀念;五是不吃鴉片,不賭博。“沒有發洋財的觀念”,這與中央所強調的“當官不發財,發財不當官”是一個意思。在革命初期,毛主席就告誡黨員不能“發洋財”,甚至連這個想法和觀念都不能有。

在韶山滴水洞,我們看到了毛主席的一份食譜。1966年毛主席在這里住了12天。他的飲食極其簡單,一天兩頓飯,下午兩點和晚上十一點,每餐不超過四菜一湯菜,分量也很少,有時候切幾個辣椒,夾幾塊豆腐乳就可以算上兩盤菜。馬齒菜,苦瓜,烤玉米等家常菜,都是毛主席食譜中常見的。三年困難時期,毛主席帶頭吃苦,他給自己定下“三不規矩”:不吃肉、不吃蛋、吃糧不超定量,以至于營養不良,雙腿得了浮腫。他是一國之首啊!常年累月超負荷運轉,國家再困難,他吃口肉,補補身體,全國人民沒有一個人會反對。但他沒有那樣做。

毛主席紀念館陳列著一件苜蓿棉睡衣,毛主席穿著它,一穿就是幾十年,破了一次,補一次,整個睡衣大大小小有73個補丁,儼然像一件和尚的“百納衣”。滴水洞那件睡衣,他一次都沒有穿過。據主席身邊工作人員回憶,1949年開國大典時,主席穿的毛衣胳膊肘處有兩個洞,是用襪子頭補上的,毛褲膝蓋處也破了兩個大洞,因為沒有合適的襪頭,就沒有補。大國領袖,竟節儉到如此程度,真是超乎人們想像。

解放后,毛岸英被分配到北京機械廠做一名普通工人。他化名毛遠仁,沒人知道他是毛主席的長子,他當時剛剛結婚,除了星期六晚上騎自行車回去一趟,其他時間都是和工人們在一起睡大通鋪,打盒飯。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毛岸英第一個報名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10月19日入朝作戰,11月25日上午,被美國炮彈擊中,犧牲在朝鮮戰場。1951年,中辦工作人員到工廠了解毛岸英的情況。當工友們得知和他們朝夕相處的“陜北后生”,原來是毛主席的長子時,而且犧牲在朝鮮戰場,大家都驚呆了,嚎啕大哭。1950年9月20號,毛主席致信黃克誠王守道,并告訴鄧子輝,要求立即停止為他在老家韶山建房屋和修公路。

毛主席自小在外婆家長到8歲,他是外婆和舅舅呵護下成長起來的。毛主席的小名“石三伢子”,就是因為外婆帶他拜一塊石頭做干娘,他排行老三,這塊石頭被當地人稱為“石干娘”。解放之后,毛主席對外婆家的生活十分牽掛。1954年4月29日,毛主席致信外婆家所在的湘鄉縣石城鄉黨支部鄉政府:我的親戚唐家沱文家,過去幾年常有人來北京看我,回去之后,有些人驕傲起來,不大服政府管,這是不對的。文家任何人都要同鄉里眾人一樣,服從黨與政府的領導,勤耕守法,不能特殊。

對老家親屬找工作、跑官職等請托,毛主席更是鐵面無私,不開口子。開慧的哥哥楊開智曾照顧過毛岸英、毛岸青兄弟倆,自己的女兒楊展在抗戰時犧牲了,年僅21歲。建國后,開智給毛主席寫信,希望給他安排一個廳長的職務,在湖南或者北京都可以。1949年10月9日,毛澤東致電中央湖南省委第一副書記王守道,指出對其七兄楊開智的任何無理要求,不應允許。同時致電楊開智:一切按正常規矩辦理,不要使政府為難拯救人民于水火,高呼人民萬歲,主張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嚴以律己,率先垂范的領袖,人民豈不愛戴和擁護?!#紀念毛主席誕辰130周年##韶山頭條#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國防部原國際傳播局副局長;來源:昆侖策網【授權編發】,轉編自“亞圣75言”微信公眾號,修訂發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