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一百年前,北洋政府為了彌補經濟缺損,和法國隨手簽訂了一項條約。
然而誰能想象,百年之后這份條約,竟為我國帶來了一份足以令各國眼紅的大“國運”。
這份神秘條約究竟暗藏何種玄機?
寶藏群島 列強瘋搶
1917年8月,北洋政府在皖系軍閥段祺瑞的領導下干了一樁震驚西方的“大事”——加入協約國,對德奧兩國正式宣戰。雖然沒法像其他國家一樣往歐洲派兵,但中國也為盟國軍隊提供了30萬華工修鐵路、運彈藥、蓋戰壕。據統計,約有5萬中國人因此喪命于異國。
1919年1月18日,一戰結束后不久,西方各列強在法國巴黎召開了巴黎和會,旨在就戰后國際新秩序的重建進行商討。我國雖然是戰勝國之一,但并沒有獲得參與和會的資格。更荒唐的是,我國山東的領土主權還被列強擅自轉給了日本,最終促使了五四運動的爆發。
但這次會議的重要議題之一,還是關于一個位于歐洲邊緣的島嶼歸屬問題。此島名喚斯匹次卑爾根群島,最早是由北歐海盜于1194年發現的。這處島嶼總面積6.2萬平方公里,雖然地方不大,但漁業資源和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因此,斯匹次卑爾根群島成了各國的爭搶對象。
自19世紀中葉起,英國、法國、俄國、美國等一眾西方國家開始組團來到這個島嶼搞“實地勘察”,每個國家都想將斯匹次卑爾根群島這塊“肥肉”收入囊中。斯匹次卑爾根群島沉寂了好幾百年,從此再也不止是鯨魚、海象和北極熊等原住民無憂無慮的溫馨小窩了。
盡管斯匹次卑爾根群島位置偏僻,西方各國對它的探索熱情也仍然只增不減。這片北極凍土隔三差五就能迎來一群捕魚船,最夸張的時候一天就能看到300條捕鯨船在島嶼附近轉悠。可老話講“僧多肉少”,斯匹次卑爾根群島只有一個,搶它的國家那么多,到底該歸誰呢?
美英法等一幫國家都想先發制人,國與國之間互掐得很厲害,誰也不愿把這么一塊風水寶地拱手讓人。但一番雞飛蛋打之后,各國都意識到再任由爭奪戰繼續下去,斯匹次卑爾根群島的資源遲早要耗光。于是他們決定握手言和,提出了《斯匹次卑爾根群島行政狀態條約》。
經過協商,斯匹次卑爾根群島的主權最后落到了挪威手中。條約除了規定群島歸挪威管轄以外,還向締約國公民開放了居住、旅行、打獵和經商的權利。隨著條約簽訂,圍繞斯匹次卑爾根群島的爭奪終于告一段落。但僅在6年之后,我國也被拉入伙,這又是怎么回事呢?
無心之舉 造福后世
1925年4月9日,一封來自法國的照會文件在北洋政府引起了轟動。不過,讓段祺瑞等人震驚的并不是照會,而是夾在照會后面的《斯匹次卑爾根群島條約》副本文件。用外交部萬福麟的話來講,法國佬是想拉中國一起簽這個條約,好改善一下兩國一戰后的外交關系。
雖然聽起來是好事,但段祺瑞心里卻莫名發慌。《斯匹次卑爾根群島條約》成形不久,法國佬就結結實實的坑了北洋政府一把,設計使中國背上了2000多萬白銀的巨債。經由幣種匯率一放大,北洋政府欠法國的錢直接飆到了6000多萬,把段祺瑞愁得胡子都要變白了。
條約簽訂后,段祺瑞曾經離開了北洋政府一段時間,直到1924年才重新上臺。但對于這位北洋政府話事人而言,此前因為法國佬而留下的經濟窟窿,仍然是個解決不了的心腹大患。段祺瑞雖然是一把手,可口袋比臉還干凈的他也實在沒能力搞錢,又該怎么辦呢?
這時候,段祺瑞想起了法國人此前賒欠中國的那2360萬關稅錢,決心一定要回來。這便是著名的“金佛朗案”,在中法雙方交涉整整一年后,鬼精鬼精的法國佬終于同意在1925年4月20日歸還所有關稅錢。結果中國還沒派人去簽協議,法國人就主動過來拉自己入伙了。
段祺瑞當然也不是傻子,通過外交部的陳箓得知,法國除了拉攏中國之外還向比利時、羅馬尼亞等國拋出了“橄欖枝”。原來自從一戰結束后,元氣大傷的法國為了抗衡美英日聯盟,決心拉攏其他國家豐滿自家羽翼。好人卡發來發去,最后硬是將18個簽約國擴充成了43個。
段祺瑞覺得法國這塊“蛋糕”送上來的實在突然,一戰剛結束的時候,法國還和英美等國在會上對中國各種陰陽怪氣。怎么幾年不到的功夫,法國佬又突然想和我國改善關系了?雖然離譜,但斯匹次卑爾根群島的確是個資源寶地,中國若是能從中分一杯羹,那也是極好的。
《斯匹次卑爾根群島條約》原件
而且,以中國當時的情況來看,同意和法國等國簽約也是利益最大化的選擇。獲得締約國身份既不會觸及歐洲列強的既得利益,也不會讓貧瘠衰弱的中國再受損失。1925年8月27日,《斯匹次卑爾根群島條約》正式簽訂,中國從此成為條約締約國的成員之一。
然而世事難料,《斯匹次卑爾根群島條約》簽訂僅兩年后,段祺瑞的北洋政府就倒臺了,國內也陷入了軍閥混戰的動亂局面中。全國各地的軍閥為了各自利益斗得你死我活,時間一長竟都忘了北洋政府隨手簽的這項條約。直到百余年后的1991年,此事才再次進入公眾視野。
左二為高登義
1991年秋,中國探險家高登義跟隨挪威的一個考察團來到北極,邀請他的挪威卑爾根大學的葉新教授送給了他一本《北極指南》。高登義如獲至寶,當即就翻開書讀了起來。他本打算在書中多找些關于北極的考察資料,結果翻著翻著,高登義的眼睛忽然一下子亮了起來。
原來高登義在看書時無意間翻到了《斯匹次卑爾根群島條約》的英文版。通過內容他了解到一個驚人的事實,中國竟是該條約的締約國之一!高登義大喜過望,當即向我國外交部和中國科學院匯報了這項重大發現。他請求在群島上建立科考站,這引起了國家的高度重視。
經過進一步尋找,外交部和中國科學院驚喜的發現,斯匹次卑爾根收復朗伊爾賓的博物館里也剛好收藏著《斯匹次卑爾根群島條約》的原件。雖然年代已經相當久遠,但“CHINA”這個單詞在一眾英文里依然醒目。從那以后,我國便正式開始了對群島的勘探之旅。
在2002-2004年這兩年時間里,中國先后在斯匹次卑爾根群島的朗伊爾和新奧爾松建立了兩座考察站。如今在我國的有效開發下,這處群島已經成了中國公民的免簽旅游圣地。百余年前的段祺瑞或許也沒想到,北洋政府隨手簽的條約,會為今天的中國帶來那么大好處吧!
本文內信源來自官方媒體(《澎湃新聞》)轉自“墨憶史談”今日頭條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國運來了根本擋不住!100年前北洋政府隨手簽的條約,百年后賺翻了
2023-12-22日本押上“國運”單挑全世界,靠的不是美國,或已鋪好兩條后路?
2023-09-01?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