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憲法”歷史資料陳列館
2016年12月4日是我國第三個國家憲法日。這一天,“五四憲法”歷史資料陳列館在美麗的西子湖畔——杭州市北山街84號大院30號樓建成開放。
“五四憲法”歷史資料陳列館所在地,是新中國第一部憲法——1954年憲法的起草地。歷史有記,毛澤東親自帶領憲法起草小組成員,在此起草了史稱“西湖稿”的1954年憲法草案初稿,而他的60歲生日就在來此的列車上度過。“西湖稿”為1954年憲法的誕生奠定了重要基礎。光陰似箭,在第十個國家憲法日即將到來之際,回溯毛澤東與“西湖稿”誕生的故事,深感其歷史意義之重、時代價值之大。
“西湖稿”誕生的77天
制定和實施憲法,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標志,也是治國安邦的應有之義。用毛澤東的話來說:“一個團體要有一個章程,一個國家也要有一個章程,憲法就是一個總章程,是根本大法。”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社會正處于過渡時期,尚不具備制定憲法的條件,《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起著臨時憲法的作用。隨著憲法制定條件的逐漸成熟,黨中央于1952年底作出制定新中國憲法的決定,毛澤東親自主持起草工作。他先是出任憲法起草委員會主席,委員包括劉少奇、周恩來等32人;后又領銜憲法起草小組,成員包括胡喬木、田家英等。關于制定憲法的目的與意義,毛澤東曾總結道:“我們現在要團結全國人民,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和應當團結的力量,為建設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而奮斗。這個憲法就是為這個目的而寫的。”
1953年12月24日,隆冬的北京寒氣襲人,但毛澤東卻熱情滿懷,帶領憲法起草小組成員登上了前往杭州的專列,新中國第一部憲法草案的起草工作由此進入快車道。在列車上,毛澤東對隨行人員說:“治國,須有一部大法。我們這次去杭州,就是為了能集中精力做好這件立國安邦的大事。”
12月26日,是毛澤東60歲生日。他在列車的搖搖晃晃中度過“六十大壽”后,于27日抵達杭州,入住西子湖畔的劉莊1號樓,工作地點則位于北山路84號大院30號樓。從1953年12月28日至次年3月14日,起草小組成員在大院中廢寢忘食、通宵達旦,歷時77個日日夜夜,終于完成憲法初稿的起草工作。這是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首次來到杭州,也是他在杭州住得最久的一次,“五四憲法”草案亦在這寶貴的77天中,與毛澤東結下了不解之緣。由于憲法起草人員環西湖而居,所以這部憲法草案初稿還擁有了一個浪漫的名字——“西湖稿”。
“西湖稿”的嘔心瀝血
1954年憲法,最初一稿完成于1953年11月至12月間,由于該稿不夠成熟,在杭州很快被起草小組否定。毛澤東曾如此回顧,“第二稿,是在西湖兩個月,那是一個小組起草的……在西湖那一稿,就有七八次稿子。前后總算起來,恐怕有一二十個稿子了。大家盡了很多力量”。
在“西湖稿”起草過程中,毛澤東無論對自己還是對小組同志,要求都很嚴格。大家反復研究、反復討論,對每一次稿子都反復推敲,覺得不完善便推翻重來。這樣,從1954年1月9日開始到2月17日,起草小組花了近40天時間,才寫出達成基本共識的草案初稿。隨后,在毛澤東的主持下,起草小組通讀通改,先后完成“二讀稿”“三讀稿”“四讀稿”,并提交中央政治局,獲得高度肯定。
關于“大家盡了很多力量”,其中的“大家”既包括胡喬木、田家英等同志,也包括毛澤東本人。毛澤東是起草小組的主心骨,既“掛帥”,又“出征”;既動腦動口,談意見和建議,又動手動筆,寫了又寫,改了又改;既在宏觀上把關,要求草案從中國當時的實際出發,以事實為依據,不能憑空臆造,又細致入微、字斟句酌;既參與憲法草案具體內容的討論、起草與修改,又對篇幅、文風等形式問題提出明確意見,要求條文盡量簡單、文字盡量通俗。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在杭州起草憲法的兩個多月時間里,胡喬木和田家英因勞累過度而病倒,毛澤東鉆進憲法起草工作中,夜以繼日、廢寢忘食,雖然沒有病倒,卻也日漸消瘦。時任浙江省委書記譚啟龍回憶:每天下午3點,毛澤東便會來到北山路84號大院30號樓,常常一干就是一個通宵。時任浙江省公安廳廳長王芳也回憶說:“主席工作起來精力非常集中,思考、研究問題到忘我的地步。”可見,毛澤東在起草憲法過程中投入的時間之多、付出的心血之巨。
“功夫不負有心人。”毛澤東等人嘔心瀝血寫就的“西湖稿”,成為1954年憲法草案的基礎。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分別在1954年、1975年、1978年、1982年通過了四部憲法,其中1954年憲法是新中國第一部憲法,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人民憲法,為鞏固人民政權和推動隨后的社會主義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也為改革開放新時期我國現行憲法,即1982年憲法的制定和完善奠定了堅實基礎。
1954年國慶節,游行群眾抬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模型通過天安門(來源:人民網)
“西湖稿”的現實啟示
必須堅持黨對憲法工作的全面領導。1954年憲法起草工作,是在黨中央領導下開展的。毛澤東親自主持起草工作,是黨中央高度重視、直接領導憲法工作的生動體現。新征程上,要堅持和加強黨對憲法工作的全面領導,確保我國憲法發展的正確政治方向,更好發揮憲法在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保障人民當家作主,促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推動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進程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奮力譜寫新時代中國憲法實踐新篇章。
必須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政。毛澤東一行克服重重困難,不間斷地在杭州起草憲法兩月余,不僅是黨探索依憲治國、依憲執政的寶貴記錄,而且揭開了新中國依憲治國、依憲執政的序幕。新征程上,要不斷提高黨依憲治國、依憲執政的能力和水平,把憲法實施貫徹到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各項實踐中,貫徹到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各領域各方面,全面推進國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進程。
必須堅持憲法的國家根本法地位。在起草1954年憲法草案的過程中,毛澤東曾說:“搞憲法是搞科學。”“憲法的起草是慎重的,每一條、每一個字都是認真搞了的。”只言片語,闡釋了憲法起草之神圣與嚴謹,體現了毛澤東對憲法地位的深刻認識與充分尊重。新征程上,既要加快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堅持依憲立法,又要健全保證憲法全面實施的制度體系,不斷提高憲法實施和監督水平,堅決維護憲法權威和尊嚴。
來源:2023年第12期《黨建》雜志,作者單位:湖南工商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