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汽車行業論壇上,清華大學董揚教授公開指責華為自研芯片是錯誤的做法。這一逆天言論一出,立即在國內引發了強烈反響。
筆者認為,董揚教授的觀點不僅與事實嚴重脫節,更是對中國汽車產業乃至整個國家的極其危險的誤導。
我們有必要深入解析董教授的言論,以正視聽,免得誤國誤民。
董揚教授的第一個錯誤觀點是,他否定汽車芯片和操作系統需要自主可控。他聲稱中國沒有必要研發自己的汽車芯片和操作系統,因為"不研發芯片和系統,美國就會與我們共享"。這種觀點簡直離譜。
以前,絕大多數進口汽車和國產汽車都在使用別人的芯片和系統。這就意味著,我們的汽車充滿了來歷不明的電子設備,隨時可能暗藏玄機。
這些芯片和系統對我們的數據和行蹤了如指掌,車載攝像頭隨時可能在監視我們的一舉一動。一旦它們受到外部控制,我們的生命安全就將堪憂。
更嚴重的是,這些芯片和系統牽涉到國家安全。比如,如果敵對勢力獲取汽車芯片的控制權,那么通過遠程遙控,就可以使全國的出租車“剎車失靈”引發事故,造成巨大的恐慌與混亂。如果軍用車輛使用外國芯片,一旦發生戰爭,車輛就可能被遠程關閉。
面對國家安全問題,我們能寄希望于美國的“善意”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事實證明,在芯片和互聯網等對國計民生至關重要的領域,美國從來就沒有“與我們共享”的意思。無論是“實體清單”還是“美國優先”,美國的高科技都是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因此,董揚教授“不研發芯片和系統,美國就會與我們共享”的言論,完全是天真的幻想。
在涉及國計民生的領域,要么自力更生,要么任人宰割,根本不存在所謂“共享”。
董揚教授的第二個錯誤觀點,是他批評華為自主研發芯片,認為這“與全球生態融入背道而馳”。
這番言論讓筆者想起ASML公司總裁的說法——中國自主研發光刻機是在破壞全球生態。兩者異曲同工,都在為外國的技術壟斷找理由。
事實上,華為之所以被迫自研芯片,就是因為它被美國迫害到走投無路的地步。從2018年開始,美國先后三次對華為實施“供應方攻擊”,直接切斷了華為芯片的供應鏈。
在華為麒麟9000成功碾壓美國高通芯片之后,華為更是被全面切除了臺積電等代工廠的加工服務。
面對如此殘酷的封鎖,華為只有兩條路可以選:要么老老實實等死,要么自力更生突破封鎖。
前者意味著華為將在幾年內被慢性削弱致死,后者意味著華為可以重獲生機。華為選擇了后者,這是它為自救所做的正確選擇。
然而,董揚教授竟然在這個節骨眼大放厥詞,斷言華為走錯了路。難道他希望華為放棄芯片研發,老老實實等死嗎?這種說法簡直荒謬!
就算華為放棄自研芯片,退而求其次使用高通的芯片,它也難逃被美國掌控命運的宿命。以小米為例,其利潤的大頭都被高通和谷歌揩去了,自己的利潤只有寥寥幾個點。如果換作華為,它的手機業務利潤率可能直線下降到5%以下,淪為美國榨取利潤的賺錢工具。
相比之下,自主研發芯片雖然投入巨大,但收益也十分可觀。一旦突破成功,華為就可以掌控自己的命運,我們國家也將在移動通信領域占得先機。因此,華為走的顯然是正確的道路。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董揚教授的兩大口號:“不必研發汽車芯片”和“華為走錯路”,都存在嚴重的謬誤。它們不僅與現實情況嚴重脫節,更可能誤導我國產業政策,導致“以技術換市場”的悲劇重演。
其實,像董揚教授這樣的“知名專家”,在過去多年對中國產業發展造成的負面影響,已經無法用語言描述。以中國汽車業為例,多年來都處于技術跟隨和市場換技術的被動局面。客觀說,這與董揚教授這樣的“專家”不可謂不有關聯。
作為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教授直接參與制定中國汽車業發展戰略。但多年來,中國自主品牌汽車技術創新的成效并不突出。與之相對應的是,大量中外合資品牌在中國大賺特賺,技術卻嚴格把控在外資企業手中。
如果我們的汽車業“專家”還停留在30年前的思路,那么中國汽車業想要實現從大到強的轉變可以說是難上加難。對此,我們有必要據理力爭,堅決抵制一切束縛我國科技進步的錯誤言論。
筆者認為,對于董揚教授一類親美崇洋的言論,我們不能再持默認和姑息的態度。這種言論實質上是在為外國的技術壟斷開脫,阻礙我國科技進步。
如果任由這種言論傳播擴散,將對我國產業政策和公眾輿論造成極其危險的誤導。
畢竟,負面言論持續發酵,必會蛀蝕人心!
來源:犟牛叨叨叨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