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本由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于2017年出版的《寫給孩子看的中國史》圖書引起社會高度關注。該書之所以掀起輿論風暴,迅速火爆全網,并非書中內容有多好,而是在講述甲午中日海戰的那段歷史時,用一張甲午戰爭時日本畫師繪制的“丁汝昌投降圖”來污蔑在“威海衛戰役”中壯烈殉國的民族英雄丁汝昌。該消息經過網絡發酵,社會一片嘩然。為國家和民族而犧牲的英雄卻被一張敵國的插圖所丑化污蔑,假如“以報國雄心始、以自盡殉國終”的丁汝昌地下有知,一定怒發沖冠。這不僅扭曲了歷史事實,更是對民族和英雄的褻瀆。事件發酵后,相關出版社迅速作出回應,除了承認存在不當插圖問題,還表示,停止該圖書的線上線下銷售,全面收回銷毀。此外,將依規依紀對相關責任人嚴肅處理,同時“深感愧疚、深表歉意”。
輿論的質疑聲并未隨著出版社道歉而沉寂。“丁汝昌投降圖”不僅歪曲歷史,褻瀆英雄,更會誤導未成年人。試想讀了這樣的書籍,孩子們會不會痛斥丁汝昌為賣國賊?他們又如何去銘記歷史、緬懷英雄?給孩子寫的書,尤需嚴謹;特別是歷史書,更不能背離事實,混淆黑白。應該說,這套叢書并非教科書,但作為科普讀物,也不能出現硬傷,特別是這種完全背棄基本事實的硬傷。如果不及時糾錯,不迅速糾偏,恐怕會誤導孩子。歷史不容篡改,英雄不容褻瀆。日本對華持續侵略是近代以來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一頁,1894年日本侵略者挑起的甲午戰爭及戰后簽訂的《馬關條約》,更是將中國推向瀕于瓜分的境地,給中華民族帶來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吳玉章曾回憶道:“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國條約!它使全中國都為之震動。從前我國還只是被西方大國打敗過,現在竟被東方的小國打敗了,而且失敗的那樣慘,條約又訂得那樣苛,這是多么大的恥辱啊!”被習近平總書記稱之為“剜心之痛”的甲午戰爭,盡管敗得令人痛徹肺腑,但以丁汝昌、鄧世昌、左寶貴等為代表的愛國將領身先士卒、為國捐軀,展現了不畏強暴、自強不息的頑強意志。特別是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身負重傷后,仍率領艦隊擊退日軍多次進攻。在苦盼援軍無望后,為避免被日軍俘獲后利用,丁汝昌下令艦隊炸沉己方軍艦。直到無力挽救北洋水師命運的最后時刻,丁汝昌于1895年2月12日自殺,這一悲烈殉國壯舉展現了“決不棄報國大義,今唯一死以盡臣職”的英雄氣節和民族精神。也正如毛澤東同志所說的:“我們的先人以不屈不撓的斗爭反對內外壓迫者,從來沒有停止過。”習近平在參觀甲午戰爭史實展后,也強調要警鐘長鳴,銘記歷史教訓,13億多中國人要發憤圖強,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得更好更強大。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我們要正確對待和深刻反省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歷史,任何否認侵略歷史甚至美化侵略戰爭的言論,都不能不引起中國人民和亞洲國家人民的極大憤慨、嚴厲譴責、高度警惕;我們要銘記和緬懷那些為民族和國家獻出生命的英雄,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民族英雄是中華民族的脊梁,他們的事跡和精神都是激勵我們前行的強大力量!
(撰稿:羅存康 李慶輝;來源:“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微信公眾號,修訂發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