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國首相約翰遜又放言,如中方實施該法,英方愿接納持有英國國民護照的港人來英。
對此,我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回應,無論是在英國國民(海外)護照問題上搞政治操弄,還是國際串聯試圖干涉中國內政,都是沒有出路的。
對約翰遜的荒謬言論,全國政協副主席、前香港特首梁振英如此評價:“英國在香港問題上只能拉著美國衫尾,沒有自己的影響力。大家看,這么多泛民的老爺老太婆和大少絡繹于途去美國,幾時找過英國?”
寥寥幾句,一針見血,道出了某些英國政客外強中干的本質。
歡迎“港獨”這套說辭,這些年早被英國政客用爛了。
事實證明,話說得熱鬧,卻不過是煽風點火、包藏禍心。去年“修例風波”期間,不乏“港獨”分子跑到英國駐香港領事館門口大呼小叫“我是英國人”,換來了一些口頭“聲援”、精神“同情”。
過去數年間,港英分子也曾多次拿著英國國民(海外)護照向英國人搖尾乞憐,請求給予他們英國國民身份,結果呢?廢青們至今仍在抱頭鼠竄,滿世界“找爹”。
英國政客熱衷“人權”“自由”的話術,自導自演“政治避難”的戲碼,無非是想把自己包裝成“救世主”,慫恿廢青繼續沖鋒陷陣、充當炮灰。可問題是,香港回歸前,作為殖民者,英國從未給過香港任何自由、民主。
比如,當時在香港警隊中設有“政治部”,隸屬于英國情報機構,四處抓捕反對英國統治的港人。
再如,港英政府實行赤裸裸的種族歧視政策,以“盜賊橫行為由”限制華人夜間行走,規定華人必須“手持燈籠,以便識別”。
魯迅先生曾撰文寫道,“即如今天的香港《循環日報》上,有這樣兩條瑣事:第一條我們一目了然,知道中國人還在那里被抽藤條。第二條是‘搜身’的糾葛,在香港屢見不鮮。”
英國殖民統治踐踏人權劣跡斑斑,如今卻一口一個“為香港好”“為自由而戰”,恬不知恥段位甚高。
當然,“嘴炮”多年沒任何實際行動,更是因為現實條件不允許。
近些年,“脫歐”公投更是讓英國失去了不少在歐洲發展的機會,政治僵局進一步遲滯了經濟發展,內部“分裂”成為英國政府的心頭大患。
種族主義、恐怖主義等社會痼疾也始終難解,美國“黑人之死”燃起的怒火,已然燒到了英國家門口。曾經的“日不落帝國”早已余暉不在,“搞事情”自然只能重在挑撥。
近日,7名英國前外交大臣聯名致函約翰遜,對香港局勢表達“關切”,獻計英國政府向G7峰會提及涉港問題,成立類似上世紀90年代處理南斯拉夫問題的國際聯絡小組“監督”香港事務。
且不說G7峰會已經被美國攪得分崩離析,開成什么樣子難說得很,這種提議其實也坐實了,英國事事只能拉著美國衫尾,狐假虎威、把水攪渾,而如今“老虎”也正一腦門子官司,自己的爛攤子還不知道怎么收拾呢。
聒噪再響,不會阻礙我們的堅定步伐。連日來,香港逾200萬市民簽名支持全國人大涉港決定,香港立法會高票通過《國歌條例草案》,一系列消息傳遞出人心所向。
有祖國撐腰,香港會越來越好,而某些心理陰暗的攪局者,只能向隅而泣、自取其辱。
(文:北京日報客戶端評論員 關末;來源:“北京日報”微信公號,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