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昆侖專題 > 臺海論壇 > 閱讀信息
蘭斌強:美日聯合聲明“52年首次提及臺灣”折射出哪些問題?
點擊:  作者:蘭斌強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  發布時間:2021-04-18 10:39:10

 

 1.webp (9).jpg

【臺綠媒《自由時報》報道的標題截圖】


這兩天日本首相菅義偉正在美國訪問,當地時間16日(北京時間今天),拜登與菅義偉會面后發表了一份《美日聯合聲明》,其中提及中國臺灣。這一敏感現象引發國際社會的關注,臺灣民進黨當局及其媒體更是興奮不已,稱此為“52年首次”大肆進行渲染,似乎找到了“謀獨抗中”的保護傘。

那么,真實情況究竟是怎樣的?《美日聯合聲明》涉臺部分折射出哪些問題?在當前中美關系高度緊張之時,我們有必要搞清楚。

一、《美日聯合聲明》涉臺內容

16日,白宮網站發表了《美日聯合聲明》

1.webp (10).jpg

【白宮官網發表的《美日聯合聲明》標題截圖】


這份聲明分為三大部分,即“聯盟:建立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地區”、“新時代的聯盟”以及“期待”。聲明中涉及中國的議題主要在第一部分,它以慣用的手法打著所謂“民主自由人權”的幌子指責中國,這次把矛頭對準的除了東海、南海外,又添加了香港和新疆議題。之后有這么一句:
“We underscore the importance of peace and stability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and encourage the peaceful resolution of cross-Strait issues. ”

我們強調兩岸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并鼓勵和平解決兩岸問題。”
1.webp (11).jpg

【白宮《美日聯合聲明》涉臺部分(標紅處)截圖】


就是這句話,讓臺當局興奮不已,認為是“美日聯合聲明52年首次提及臺灣”。

二、日臺的渲染

從美國官方報道這次《美日聯合聲明》并未對臺灣議題特別渲染,但日本和臺灣卻與之相反。

首先,從昨天(北京時間16日)拜登與菅義偉會談尚未發表聯合聲明時,臺綠媒《自由時報》就提前報道,聲稱“美國不具名官員透露:美日會談與聲明將觸及臺灣議題”。

1.webp (12).jpg

【臺綠媒《自由時報》報道的標題截圖】


其次,拜登與菅義偉會談結束后,菅義偉面對美媒特別強調他與拜登談到了“臺海和平重要性”。

1.webp (13).jpg

【日本首相菅義偉對美媒談話視頻截圖】


今天(17日),臺當局“外交部”也在其官網上就此發表了一個回應,聲稱:“外交部對此表達誠摯歡迎與感謝,未來將持續敦促理念相近國家重視臺海安全與和平對區域繁榮及穩定的重要性。”

1.webp (14).jpg

【臺當局“外交部”官網發布的的回應標題截圖】


由此可見,日本與臺當局更看重此次美日會談中涉及的“臺灣議題”。

三、《美日聯合聲明》提及臺灣折射出哪些問題?


《美日聯合聲明》怎樣提及臺灣議題實際上沒有那么重要,事實是這次美日首腦會談確實將臺灣議題作為一項重要議題進行了討論。至于是否“52年首次”也無所謂,因為,上個月16日在美日“2+2會談”中,已經涉及到臺灣問題。

1.webp (15).jpg

【上月16日美日舉行“2+2”會談截圖】

我們從以往美日交往避免公開談論臺灣問題,到現在明火執仗干涉中國內政將中國臺灣作為其會談的主要內容,似乎可以看出,美日現在“真要幫臺灣出頭”。

真是這樣嗎?筆者以為并非如此。

1、美國“臺灣牌”的效應越來越弱


以往,美國與中國對抗,“臺灣牌”是其最好使、最見效的一個手段,而且屢試不爽。因此,只要美中關系緊張,就可以看到美國打出這張牌。

然而,現在的中國已不同以往。

上屆美國特朗普政府挑起中美對抗大部分時間和內容是放在經貿方面,但美國沒有收獲到它想要的結果,最后階段打“臺灣牌”,結果更糟,不僅沒有讓中國退縮,相反從態勢上加速了中國統一的步伐。

拜登上臺后,本可以借助特朗普的失誤將中美關系引回正軌,可因其民主黨固有觀念的影響,以為繼續與中國對抗可以迎合美國更多的政客和民意,于是其上任至今將美國引向一條與中國更加劇烈的對抗道路,而且還糾集其一幫小弟瘋狂圍攻中國。美國的秉性是從來“無利不起早”的,它對抗中國的目的一定是圍繞著它自己的利益而絕非其任何一個盟友。因此,當它的盟友一旦在與中國交往中因“美國因素”受損失時,轉向的可能性很大。應對新冠疫情的對比,事實讓國際社會看到了中美兩國未來的前景。

因此,別看現在陣勢上美國盟友聽信美國圍攻中國,但我們堅信,過不了多久,轉向者會不斷增加。

就國際社會而言,“臺灣牌”是最沒有正當性的。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認可國家分裂,何況是與中國有外交關系的國家。因此,美國以價值觀為由,形式上打“臺灣牌”實為干涉中國統一是不得人心的。

正是如此,美國的“臺灣牌”效應只會越來越弱,最終國際社會也不會因此跟著它與中國對抗。

2、美國更注重“口惠”


中國的崛起已讓美國不敢再對中國呼來喚去,這次拉斯維加斯中美外交高層對話已是一個標志。現在的中國和美國不僅是對抗,而且更是一場全面的競爭,可以說,誰贏得了這場競爭誰就說了算。這當中沒有臺灣什么事。

因此,美國有何理由在這個時候將臺灣作為一個累贅背在身上參與中國競爭?這樣對美國有何利益?

原來美國圍堵中國將臺灣作為第一島鏈上最關鍵的一環,但現在所謂的第一島鏈已被中國突破,對中國來說第一島鏈幾乎已構不成威脅。因此,美國如果把對抗中國的精力放在“臺灣牌”上,除了能在軍售上為美國增加一點點GDP外,只會失誤自己。

另外,一旦因此激起中國加快國家統一行動,美國如果干擾實質性的參與受損(這是非常大的可能),美國很可能就此徹底從世界霸主的地位上掉下來,這是美國絕不愿意看到的。

但美國又不想隨便放棄“臺灣牌”,而不想放棄的關鍵因素實際上意識形態作祟,而這些對美國與中國競爭來說不能帶來多少利益。

因此,美國除了在口頭上給臺灣當局一點“好處”外,真要它實實在在“為臺灣出頭”出兵臺灣,它不得不做極為慎重的考慮,因為這樣冒的風險可能牽扯到美國的衰落。

3、日本投桃李報


自中日建交以來,每屆日本政府在臺灣問題上都會采取謹慎的策略,都會避免觸怒中國。因此,雖然臺當局一直將美國視為“干爹”,把日本視為“干老舅”,但日本政府幾乎不會主動與臺當局互動。

這次菅義偉突然大動作公開提及臺灣,雖然并未直接表示支持臺當局,而僅僅是“關切臺海和平”,但給外界的效果與支持臺當局沒有什么不同。

日本這樣做的目的實際上是冒著很大的風險的,一是日本一旦被中國敲打,其受損的程度是不可能從臺當局身上找回來的;二是日本依附美國是日本生存之道,但如果跟著美國摻和臺灣議題,最終是不可能跟上美國節湊的,到時很可能兩頭不討好;三是中日之間的釣魚島爭端尚未解決,此時日本摻和臺灣問題必將激發起中國在釣魚島問題上的強烈動作,日本落得的結果必將是吃力不討好。

因此,日本不可能非摻和臺灣問題不可。

但日本是美國在太平洋及亞洲地區最大的盟友,美國已經表態干預臺灣問題,現在拉上日本一同上,日本就不得不上,特別是這次日本向海洋排放福島核廢水引發周邊國家的憤怒,遭到國際社會普遍的譴責時,美國竟然背著失去正義和良心的罵名為日本說話,美國現在拉著日本同它一起“滾水臺灣”,日本當然會投桃李報,甚至充當起美國的急先鋒。

然而,日本不傻,它會同美國一樣,除了口頭上喊出一些讓美國以及臺當局喜歡聽的口號外,不可能有實質性的行動。

4、臺當局的沮喪


別看臺當局對《美日聯合聲明》提及臺灣興奮不已,但實際上它知道,這樣的提及沒有任何實質性的作用,更不代表美日在“臺海有事”時真會出兵“保衛臺灣”。

美國在出兵臺灣問題上至今不給臺當局以明確的承諾,這是臺當局非常不滿但又無可奈何的。

實際上,中國大陸真要實施國家統一行動,特別是真要用武力的方式實現統一,中國是絕不會在乎美國參與不參與的,因為一旦走到這一步,中國定會事先就制定了應對美國的辦法,打有準備之仗、打硬仗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傳統和作風,這一點美國在70多年前的朝鮮戰場上已經嘗到了滋味,何況現在的中國軍隊早已今非昔比。

因此,《美日聯合聲明》提及臺灣不僅不能給臺當局帶來任何保障,相反只會再一次加速中國實現國家統一的步伐!

臺灣民進黨當局看到《美日聯合聲明》提及臺灣,實在不應該有任何興奮可言,相反只能更加沮喪才是!

蔡英文及其民進黨當局看懂了嗎?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蘭斌強”)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