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花蓮發生7.3級大地震,造成了一些人員的傷亡。地震的級別這么高,截至目前卻只有10人遇難、1000多人受傷以及100多人遇困,可以說已經把損失和傷害降到了最低限度。這次地震并不是只有花蓮,全臺灣都在震動,只不過花蓮的震級比較高,其他地方的地震級別比較低而已。但地震級別低,也有四級或五級的樣子,并且24小時內余震達到了300多次,可見地震的危害是很大的。問候了臺灣的幾位經常聯系的朋友,還好他們都平安無事,只不過受到了驚嚇。天災面前,人類是很渺小的,中國也曾發生過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建筑物夷為平地,人員傷亡慘重,地球末日一般的悲慘景象。相比臺灣大地震造成的損失,我們除了向臺灣同胞表達關心、問候、同情以及可能的幫助,是不是還需要向臺灣學習什么?我覺得至少在建筑質量上應該向臺灣學習。看到視頻或圖像上對臺灣地震的報道,遇到這么高級別的地震,臺灣的大樓要么平安無事,要么有事的也只是傾斜,只要不是轟然倒塌夷為平地,那人員就有逃生的機會。當然也有倒塌的建筑物,但因為數量少,所以只有一千多人死傷,并且大多數是受傷而不是遇難,這只能說明一個問題,臺灣的建筑商在蓋樓房時,鋼筋也好,水泥也好,沒有偷工減料,而建筑設計也不錯,平衡性強,不管怎么顛簸搖晃也保持一體性,不是像豆腐渣一樣散了架。歪斜的樓自然會成為危樓不能再住了,但卻為人員逃生提供了充足的時間,在這一點上,就得為臺灣的建筑師們點個贊。
值得一提的還有日本。日本也是一個地震多發的國家,日本人最擔心的就是“日本沉沒”,在藝術作品中多次描述這種擔憂,但我們觀察到的,日本多次發生地震,級別也不低,但建筑物損害性并沒有那么大,人員的死傷也并沒有預想得那么多,這和臺灣的情況差不多。我們恨日本,是恨日本曾經對中國的侵略,對中國造成的傷害。但日本的長處我們也要學,比如他們對建筑質量的嚴格要求,就是我們必須學習的地方。
某些國人搞工程,最令人反感的就是分包制,一個合同下來,層層分包,層層轉包,層層剝皮,到了最后的施工階段,利潤壓到最低了,只能靠偷工減料賺點利潤了。最上面的層級有資質,到了轉包N層那里,哪還有什么資質?全是“三無”產品。對于臺灣在此次大地震中傾斜的大樓,我一是擔憂它會倒下來,二是敬佩它的建筑質量。震而不散,和意大利的斜塔一樣。
為臺灣同胞祈福,希望你們能平安度過災難。天災面前,人類就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相信臺灣同胞會用他們的堅強度過此劫,如有需要,也希望大陸人民能送去同胞的溫暖。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良評”,修訂發布)
【昆侖策研究院】微信公眾號 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公眾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