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學術界,關于量化論文的寫作存在著千篇一律的邏輯要求和論證流程,就和中國古代的八股文一樣,被稱作“洋八股”。那么洋八股包括哪八個部分呢?分別是問題、文獻、假設、測量、數據、方法、分析和結論。這與中國古代八股文中的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有異曲同工之處。這樣做的好處在于能夠讓讀者非常清晰地辨別出文章目前在哪個位置上,相應的“股”是什么。
我們知道,在許多的審稿大家當中,包括我們自己身邊的審稿,也是這樣。如果你做一篇實證研究論文,首先來看你的八股結構的基本信息是否都具備了。如果信息缺少,就很難以過關。也就是說,一篇定量研究的文章,如果3個評審都認為好的話,會一致通過。有沒有情況,一個不通過,另外兩個通過了呢?很少有。也就是說,量化文章審稿人有一套共享標準。那么審稿人重點看什么呢?
看你的結構是否緊湊。這個結構緊湊是在說什么?是在說你的概念化、你的研究設計和你結果之間要非常緊湊,不能脫節。不能說你的概念化是這個部分,你的研究設計并沒有圍繞它來做,而你的結果討論又離題太遠。這樣的研究,我們就認為不是那么的成功。另外,實證研究的文章,審稿人最重點看的是你的統計模型,是你的操作后是否得當。因為,你所有的研究信息,都是基于你的操作化的統一模型,最后的結論也由此而得。如果中間這個環節出了問題,可能就會遭到退稿的可能。那么,在這個八股當中,我們說研究問題,要開門見山提出來,并且鮮明無誤,沒有語病,它是研究的靈魂。研究假設是根據研究問題提出來的,那是我們研究的心臟。此外,需要明確的是,我們的實證研究起始于具體的研究問題,也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從問題入手,而非從研究假設入手。為什么呢?因為研究假設是排斥其他答案和解釋的,它不是開放性的,但是我們的研究問題,卻是開放性的,它可以容納不同的答案。
今天我們重點看一下洋八股中的第一股:研究問題。
一、什么是研究問題?
一般的問題是不是研究問題呢?我們先看一下這個定義:
這是北京大學非常著名的兩位方法專家袁方和王漢生老師提出的定義,我覺得到今天,對我們的研究仍然很有啟發。如何提出研究問題呢?
第一,你的個人體驗。那就是說,你的研究興趣,你掌握的現有知識,都與你提出什么樣的研究問題是相關的。有人說,我沒有這方面的積累怎么辦呢?那你就去做文獻綜述,閱讀大量的文章。你在閱讀大量文獻的過程中,事實上就在和前人逐步促膝談心。他把他的思想貢獻給你,你下多大功夫和他對話,發現這個作者自己都想不到的一些問題,這就是你的貢獻。第二,在表現形式上來講,研究問題,應該是一個簡單而直接的問題。它不能夠太抽象,也不能夠有太多的變量表達,也就是說,在這樣一個問題當中,往往是變量和變量之間的關系,是一個疑問句的表達。當然,我們說,研究問題普通問題的作用就在于,并非所有的問題都是研究問題,如何將一般問題轉化成一個可以研究的問題。例如,如果問教育的作用是什么?這是一個一般問題,我們說,一個研究問題應更為確切而直接,我們就會問,教育年限的增加能否使我們的收入增加?這樣也就是說,你會將一個一般的問題轉換成一個可以繼續研究的問題。那么,在形成研究問題的時候,有兩個關鍵問題。第一個,你的概念,第二個,你的假設。你的概念必須能夠測量。這是一個提出研究問題的基礎。
二、什么是好的問題?
第一個是具體性。你提出來的問題,一定要具體而集中。同樣,我們說,分析性最重要。能不能分析,是一般問題和研究問題的分水嶺。如果有原創性,當然很好了。達不到原創性,也沒有問題,但是前面三個標準你是要達到的。第五個標準是說,你提出的問題的意義性。例如,我們會說,在這個社會當中,收入分配的過程當中,是不是存在性別歧視?這樣的問題,就具有一定的分析性、具體性和集中性,也有一定的意義性。如果你說,如何保護大足野人的生殖健康。這樣的問題,就很難說具有一定的意義性。也就是說,這樣的一個研究問題,我個人認為它是一個偽問題。為什么這么講呢?因為我們談到的對象,我們所有做的變量,都一定是可以測量到的,是可以觀測到的。大足野人我們是沒有見過的,那你再去做它的生殖健康分析,我認為意義性就不大了。
我們談到了具體性。我們就會說,不要空泛。往往從小見大是非常好的一種做法。
我們會談到集中性。
我們說,專注一個研究問題就夠了,圍繞同一個理論核心,我們在建模的時候,最常見的是一個因變量,也就是你研究的結果變量只有一個。
我們會談到原創性。原創性有時候是非常難達到的。比較穩妥的做法是什么呢?圍繞當前學術界前沿研究爭論,提出自己的研究問題。例如,周雪光采用新制度主義思路來研究中國社會分層這個老話題,為解決老問題提供了新的視角。
我們也談到研究問題的意義性。也就是說一定要杜絕偽問題、假問題。你的研究問題要符合邏輯、符合事實。不符合事實,如何能夠反應真實的社會情況呢?
三、好問題的背后,包含了什么?
我們談到這幾點要素之后,我們就會問,好問題的背后,包含了什么?我們說,一定是基于理論的,也就是說,能夠做實證研究的好問題,基于理論而提出,通常表現為兩個或多個變量之間關系的有無、關系的強弱程度或者方向的一種問句表達。這是一個好問題的形式。那么有人說,理論意義是什么?理論意義是學術界認可的。學術界認可的理論意義就是我們的文獻綜述。
那么,我們下面來看一看幾個好問題的范例。
上面3個研究問題,都是在問兩個或者多個變量之間關系的有無、關系的強弱及程度。那么,我們再來看以下的例子。
很多學生,沒有一定的社會經驗,沒有對這個問題的把握,在提問題的時候,往往會提出相對平常的問題。一個好問題的背后,你要有一定深厚的功力。這個功力不單單在學校里面,而且更多是在社會調查與你人生的體驗。
來源 | 量化研究方法(ID:phdthink)
作者 | 王存同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