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勇 1964年出生,博士,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第十三屆全國人大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1983年9月考入清華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系,1994年7月博士畢業留校工作。2003年獲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2006年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2007年獲全國模范教師稱號,獲2011年度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201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15年3月任清華大學校長。長期致力于有機光電材料與器件研究,研究重點包括有機半導體材料、有機電子學基礎理論、有機發光顯示材料和器件。發表SCI論文290余篇,申請國內外專利530余項。
工程推動社會進步,工程教育增進人類福祉
工程的歷史是一部人類文明進化史。工程是人類生產生活的偉大創造,為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人類文明的存續與繁榮創造了廣闊的空間。工程也是人類探索世界的偉大實踐,工程與科學技術的結合為文明的進步提供了不竭動力源泉。無論是埃及金字塔、古希臘帕提農神廟、古羅馬斗獸場、印第安人神廟、柬埔寨吳哥窟、印度泰姬陵等古代建筑奇跡,還是中國的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都江堰、鄭國渠等重大工程,都因為造福人類社會發展而被載入人類文明史冊。
工程師是工程技術創新的核心力量。著名的航天工程學家馮·卡門曾說“A Scientist discovers that which exists, an Engineer creates that which never was。(科學家發現已有的世界,工程師創造從未有過的世界。)”工程師以無與倫比的創造力,設計和完成了各種卓越工程,解決了社會發展中遇到的突出問題,創造了更好的生活環境,提高了人類的生活質量,為增進全人類的福祉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一項偉大的工程往往不僅影響人類生活,甚至影響到人類歷史進程。
地球上的工程都是人類建造的。工程教育承擔著培養工程人才的使命。歷史上,學校形態的工程教育開始于18世紀初。1702年德國在弗萊貝格成立了采礦與冶金學院,1747年法國建立了路橋學校。1794年巴黎綜合理工大學的建立,開創了基礎科學和工程技術結合的理工學院模式。雖然路徑不同,大部分工業化國家都在19世紀末建立起了工程教育體系。1889年技術教育法案頒布后,英國大學從傳統的文理為主的教育擴展到工程技術教育。19世紀德國的很多工業學校升格為工科大學。1826年俄羅斯成立莫斯科技工學校,逐漸形成了生產技術與實踐教學緊密結合的工程師培養模式。美國工程教育在起步階段深受法國和英國的影響,1819年建立的西點軍校、1823年創立的倫斯勒理工學院和1828年設立的俄亥俄州機械學院是美國的第一批技術學院。二戰前美國基本形成了本國特色的工程教育體系。工程教育的發展為世界各國培養了大批高水平、專業化的工程技術人才,顯著促進了各國工業化進程。
港珠澳大橋
中國古代的工程教育在長期發展中形成了師徒相授的傳統。中國近代工程教育肇始于19世紀60年代的洋務運動。“西學東漸”為中國帶來了近代工程學知識與工程技術,促進了包括工業專門學校在內的各種西式學堂的興建。晚清留美幼童中產生了中國第一批近代工程師。1912年,中國共有專門學校111所,其中工業專門學校10所。第一批近代工程師和西式學堂培養的工程人才在推進中國工程建設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1949年之后,中國工程教育快速發展,逐步建立了完備的工程教育體系,教育層次結構逐步趨于合理,教育水平顯著提升,走出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工程教育發展道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40年來,中國的工程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南水北調工程成效顯著,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發射升空,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FAST投入運行,C919大型客機圓滿首飛,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全線貫通,復興號高速列車領跑世界速度,首艘國產航母順利海試。一系列的重大工程為中國的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可靠支撐。
截至2017年,中國各類高等教育在校總規模達3779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45.7%。全國共有普通高等學校2631所。今天的中國已成為工程教育大國,工科學生占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總數的比例超過30%。中國工程教育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優秀的創新人才,對中國的現代化建設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4年國際工程科技大會上的主旨演講中強調,“中國擁有4200多萬人的工程科技人才隊伍,這是中國開創未來最可寶貴的資源。”
清華大學長期致力于卓越工程教育。一所好的學校往往因為她擁有的大師和培養的優秀人才而受到世人的尊敬。清華大學在工程領域擁有一批學術大師,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一大批杰出的工程科技人才。
清華的工程教育歷史悠久。1909年至1929年,清華赴美留學的1290人中,有404人學習工程,建筑學家梁思成、化工專家侯德榜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1932年,清華大學正式成立工學院,設立了土木工程、機械工程和電機工程三個系,由施嘉煬、莊前鼎、顧毓琇三位麻省理工學院(MIT)畢業生分別擔任系主任。20世紀五十年代,清華大學轉變為一所多科性工業大學,創辦了一批新技術專業,倡導“又紅又專,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開創“真刀真槍做畢業設計”的實踐教學模式,被譽為“紅色工程師的搖籃”。從設計密云水庫到研制出中國首臺數控機床,從參與“兩彈一星”研制到建成屏蔽試驗原子反應堆,清華培養了一批又一批杰出的工程科技人才,為國家工業化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改革開放以來,清華逐步完成了由多科性工業大學向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的轉變。與此同時,清華的工科科研實力不斷增強,人才培養水平不斷提升,取得5兆瓦低溫核供熱試驗堆、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范工程、輻射成像檢測技術、國家應急平臺體系關鍵技術、大跨建筑鋼-混凝土組合結構新技術、大型結構與土體接觸面力學試驗系統研制及應用、600兆瓦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技術等一系列重大工程技術成果。重大工程技術成果代表了一個學校的工科水平,但我們更看重一大批年輕人在參與這些重大工程項目的過程中得到了充分的訓練和培養。
工程教育面臨新的轉折,機遇與挑戰并存
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科技創新空前活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信息、生命、制造、能源、空間、海洋等領域的原創突破為前沿技術、顛覆性技術提供了更多創新源泉。學科之間、科學和技術之間、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之間日益呈現交叉融合的趨勢。迅速變化的世界為工程與工程教育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同時也提出了更多、更大的挑戰。我們需要認真思考工程的未來,我們更需要思考工程教育的未來,因為這關乎人類的未來。
當前,工程教育存在弱化的趨勢。在全球范圍內,工程教育不同程度存在著以理科教育的方式培養工程師的現象。工科教師工程背景缺乏,工科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不高,行業企業對人才培養過程參與不夠等問題廣泛存在。此外,隨著技術進步的加速,工程師的專業技能需要不斷更新,然而由于成本和機會等原因,很多工程師難以得到充分的繼續教育,工程師的終身學習面臨巨大挑戰。在很多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工程師的經濟收入與商業、管理、法律等職業相比差距越來越大。工程師這一職業對青年人的吸引力持續減弱。優秀青年對工科專業的興趣降低甚至出現“逃離工科”的現象。這些問題不是一所學校的問題,也不是一個國家的問題,而是我們全體工程教育界共同面臨的問題。
都江堰風景區
當前,工程創新人才嚴重缺乏。全球科技進步日新月異,新發現、新技術、新產品、新材料更新換代周期越來越短。創新型人才的缺乏已經成為工程科技領域十分突出的問題。同時,在全球化深入發展的背景下,越來越復雜的現代工程經常需要跨學科、跨領域、跨文化的解決方案,這對工程師的專業技能、勝任素質和創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當前,工程教育資源分布存在不均衡的現象。很多發展中國家和地區,迫切需要以工程支撐可持續發展,但是大量的工程技術、經濟資源、人力資源和信息資源集中在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工程科技人力資源嚴重匱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2010年的報告中指出,“在發達國家,每萬人中有20-50個科學家和工程師;而發展中國家平均每萬人中僅有5名工程師和科學家。”在一些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工科院校數量相對較少,工程教育的投入嚴重不足,師資、課程、實驗設施極度匱乏。工程教育資源越缺乏,越是難以培養出充足、合格的工程師,通過工程科技來推動發展的目標就愈加難以實現。
工程教育還存在其他許多問題,比如,在工程職業中女性參與機會較少。在一些國家和地區,工程領域仍然存在著性別歧視,學習工科和從事工程職業的女性比例遠遠低于其所占人口比例。
為了面對這些挑戰,國際工程教育界一直在思考并積極采取相應措施。麻省理工學院在2017年8月啟動了“新工程教育轉型”(New Engineering Education Transformation)計劃,面向未來新機器和新工程體系,開設以項目為中心的跨學科專業,強調學生思維方式和綜合能力的培養。面對工程教育的變革發展,2017年全球工學院院長理事會(GEDC)強調工程教育的適應性、多樣性和對學生創新意識和社會責任的培養。截至2017年,美國有40多所大學開展了工程卓越人才培養新戰略——大挑戰學者計劃(Grand Challenge Scholar Program),提出了“延續地球上的生命,讓我們的世界更加可持續、安全、健康和快樂”的愿景,致力于培養學生跨文化、跨學科的創新能力。2016年6月6日,清華大學與中國工程院共同設立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工程教育中心,該中心旨在打造一個高水平的人才培養基地、智庫型的研究咨詢中心和國際化的交流平臺,推動建立以平等、包容、發展、共贏為基礎的全球工程教育共同體。
為了進一步深入思考和應對工程和工程教育的挑戰,清華大學、中國工程院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發起國際工程教育論壇,邀請全球工程教育界和產業界的重量級代表共聚一堂,深入探討新的工程教育理念,謀劃工程教育的未來。我相信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工程教育的聲音一定會在世界范圍內更加響亮,工程教育發展的目標一定會變得更加清晰,我們致力于培養卓越工程人才的行動方案一定會變得更加協調一致。
面向未來的工程教育要服務于構建人類更美好的家園
工程之本,唯在得人。高質量的工程教育是提升工程建設水平的重要基礎。工程教育的歷史是一部分化史,更是一部融合史。工科不同學科之間、工科與其他學科之間、工程教育與產業界之間的融合發展已經成為新的發展趨勢,21世紀的工程教育正在向跨學科交叉、跨領域、跨國家、跨文化合作轉變。未來的工程教育要超越“工程”本身。我們要致力于培養具有全面素質的工程人才。未來的工程教育要著力推動工程知識、工程技術、工程人才的交流,推動社會各界之間、不同地區之間的合作交流。
工程教育要更加強化責任意識的教育。現代工程越來越深刻地影響和改變了我們所生活的世界,工程師所肩負的社會責任越來越大。隨著工程科技和工程應用的發展,環境污染、生態破壞、能源危機、網絡安全、生物工程等問題日益突出,工程活動越來越密切地關系到各種倫理、道德和價值問題。工程師不應該僅僅關注技術,還應該學會關注人、關注社會、關注自然。我們要培養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工程師,有高尚道德的工程師,有靈魂的工程師。因此,工程教育必須更加重視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大學應當強化對學生的價值塑造,加強工程倫理教育,在啟發學生認識到工程能造福人類的同時,也要引導學生思考工程可能帶來的不利后果,培養學生具備健全人格、寬厚基礎和社會責任感,為他們未來的工程師職業生涯奠定堅實的基礎。
工程教育要更加強化創新能力培養。工程不是單一學科知識的運用,而是復雜而綜合的實踐過程。21世紀是一個創新的時代,工程對創新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工程師不僅要具備縱觀全局的能力,能夠與不同學科的人并肩合作,更需要具備哲學思維、人文知識和企業家精神,能夠提出創新性的解決方案。學科交叉融合是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重要途徑。大學要完善促進學科交叉的體制機制,構建學科交叉人才培養體系,建立具有創新性的學科交叉培養項目,努力培育工程科技領域的創新人才。大學要在工程教育中加強創意創新創業“三創”教育,強化實踐教學,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提升創新能力。2014年,清華大學與深圳市人民政府、加州伯克利大學聯合成立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通過設立“環境科學與新能源技術”“數據科學與信息技術”“精準醫學與公共健康”三個交叉方向來培養全球科技創新人才。2015年,清華大學與美國華盛頓大學和微軟公司在西雅圖聯合創立全球創新學院,突出強調三個“I”:International,國際合作辦學;Interdisciplinary,跨學科交叉;Integration,跨界融合。2018年4月,清華與意大利米蘭理工大學在米蘭合作建設的中意設計創新基地正式啟用,該項目旨在促進教育、科研、文化和產業的融合,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設計創新中心。
工程教育要更加強化交流合作。工程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但是工程和工程師的重要作用遠未被人們充分認識和理解。國際工程界和工程教育界應該加強彼此的了解和溝通,充分交換意見,強化產學共同體建設。要加強與公眾的溝通交流,及時準確地向社會傳遞工程的信息和價值,促進工程師參與公共政策制定,全面提升工程和工程教育在社會上的影響力,凝聚更多的國際共識和社會共識,用工程的無窮魅力激勵年輕人,鼓勵更多的年輕人投身工程事業。要促進不同國家之間、發展中國家之間、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在工程教育上的交流合作,努力消除工程教育發展不平衡的問題。
未來的工程教育將呈現出“工程+”的模式,這種模式將突出工程+責任、工程+創新、工程+交流。
工程創造了我們當下生活的世界,工程教育決定了我們未來的世界。我們要以胸懷世界的豪情、眺望未來的視野、關懷人類的情懷,推動工程教育創新發展。讓我們共同努力,讓我們共同行動起來,共同培養卓越的工程科技人才,共同構筑人類更美好的家園。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