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6日-星期日
高校是互聯網意識形態斗爭的前沿陣地,大學生是各種意識形態爭奪的主要對象。對互聯網上主流意識形態傳播的接受、認可程度,是影響大學生對主流意識形態認同的主要因素。黨的十八大報告鮮明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2016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進一步明確提出:中國共產黨人“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就要堅持“四個自信”,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這不僅是向全黨發出的一種認同呼吁,更是作為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可靠接班人、引領中國青年特別是當代大學生建立主流意識形態認同的四大目標。
道路自信
道路問題是關系黨的事業興衰成敗第一位的問題,道路就是黨的生命。
大學生作為推動社會發展的“儲備力量”,是不應該為一些雜音、噪音所困擾,要做到能夠團結于黨中央周圍,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道路關乎黨的命脈,關乎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人民幸福”。即使大學生受到世界發展全局和國內部分消極情緒的沖擊和影響,也要堅信,這是一條植根于中國大地、反映中國人民意愿、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的道路,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是實現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和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理論自信
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形成來看,它的形成有其歷史基礎、時代基礎、實踐基礎、經驗基礎、理論基礎和民眾基礎。它建立在堅實基礎之上,有牢固的根,有豐富的源。然而,一些錯誤思潮搭建的網絡傳播平臺,沖擊著與網絡接觸密切的大學生群體主流意識形態的認同。對此,大學校園中的思政課必須引導大學生養成在學習與掌握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立場、觀點、方法的基礎上,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毫不動搖地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并站穩腳跟,正確運用其理論分析意識形態領域的各種復雜現象,在理性判別中增強明辨是非能力,進一步加深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自覺認同。
制度自信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懈怠”。中國能夠保持近40年的經濟快速增長,并在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上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絕非偶然,而是具有深刻的理論與現實根源。其中,確立一套適合中國國情、植根于中國文化傳統、在改革開放實踐中不斷完善和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中國成功的關鍵因素。大學身為發展社會主義事業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實踐主體,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主力軍,要自覺深刻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和價值,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凝聚制度共識,夯實制度根基,擴大對主流意識形態的制度認同,同事在思想多元化的影響,要毫不動搖地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及各項方針政策。
文化自信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個民族存在的根基就是文化,文化是社會道德的基本要素,是引導社會風氣、啟蒙社會思想的重要根源。高校作為傳播知識的場所,應該擔當起弘揚中華文化的使命,這也是新時代對高校提出的新要求。面對新形勢,高校思政工作要有新認識、新發展,要注重培養大學生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使大學生主動承擔發展當代中國先進文化的歷史責任。
(作者系北京華夏文化交流促進會會長;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原文要點發表于人民論壇網,此為最新修改稿)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