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1日-星期一
4月21日,上海海洋大學消息,該校科研團隊成功研發出一款軟體仿生魚,模仿蝠鲼(俗稱“魔鬼魚”)的體態,翼展1米,取名“文鰩”。雖然在空氣中的“體重”達到35斤,但在水里游動卻是靈活無比,令人真假難辨。
“文鰩”的核心器部件已全部國產化,其效率高、能耗低、功能多,同時具備共融性、超仿生、隱身性三大優勢,滿足長續航、高機動、大負載、大范圍作業需求。
仿生魚產品內部具備超大有效載荷空間,基于多傳感器協同的智能監測技術,通過搭載多款高精度傳感器,給仿生蝠鲼裝上“眼睛”和“耳朵”,可勝任對300米以內水深的水下監測等工作。在仿生蝠鲼身上搭載成像聲吶測掃設備,以更靈活、成本更低的方式描繪海洋的地形地貌、魚群情況。搭載水下成像系統的蝠鲼,基于人工智能的水下目標識別技術,通過對目標檢測和圖像分割進行監測實現分類識別,準確率高達90%。
“文鰩”不僅外形仿生,且功能強大,僅3節微小電池便可在水里續航3個小時以上,無論是轉彎、360度翻滾還是回旋,都可以暢游自如。“文鰩”可以搭載多款高精度傳感器,滿足對魚群的實時狀態監測,實現全空間內水下魚群智能識別與互動。它也可以作為觀賞魚,帶來全新的視覺享受。未來新一代“文鰩”將搭載華為芯片,實現“智慧魚腦”。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