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不斷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大力扶持發展農副產品加工企業。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讓職工的各類農產品遠銷世界各地。圖為兵團職工利用機械在田間收獲打瓜籽粒。(陳洋攝/光明圖片)
古有屯田安邊之壯舉,千秋傳唱;今有軍墾興邦之宏業,萬古流芳。
一聲令下,生在井岡山,長在南泥灣的部隊,脫下軍裝,成為保衛、建設新疆的一支重要力量——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風頭水尾,沙漠邊境,秉承著不與民爭地爭利的愛民情懷,兵團兒女創造出“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艱苦創業,開拓進取”的兵團精神。
長河落日,夕照萬家燈火;大漠朝霞,晨染千里鄉鄰。荒漠退卻,戈壁隱遁,山清水秀,霞蔚云蒸。座座新城,如明珠而耀眼;片片綠洲,似翡翠而流韻。麥浪松濤,此起彼伏;棉海雪峰,遙相呼應。莊稼春華秋實,年豐歲稔;良田連疇接隴,沃野無垠。
穩定器
屯墾戍邊,不辱使命。血與淚之洗禮,激濁揚清;生與死之抉擇,明心見性。軍與民之贊歌,凄婉而悲壯;劍與犁之交響,凝重而深沉。
兵團自成立以來,從沒忘記自己“兵”的屬性,不斷增強“兵”的意識,彰顯“軍”的屬性,提升“兵”的能力,強化維穩戍邊看家本領,筑起了維護社會穩定的鋼鐵長城。
冬天的六師五家渠市民兵訓練基地,一陣嘹亮的起床號刺破黎明的寧靜。站軍姿、走正步、練隊形……大冬訓活動中,一身迷彩服讓每一位干部多了一份責任。參加軍訓的是來自師市機關副科級以上干部、團場副處級領導干部,在6天的軍訓中,他們都擁有一個共同的身份——普通一“兵”。
3月的北塔山牧場依然冰封大地,寒氣逼人,該牧場護邊員像往常一樣或徒步或騎馬忠實地守護著祖國的邊防線。這里地處中蒙邊境,平均海拔3000多米,常年活躍著一支由當地牧工組成的護邊員隊伍,他們在邊境線上一邊放牧,一邊巡邏,是邊防線上移動的“界碑”。
我家住在路盡頭,界河就在房后頭;界河旁邊種莊稼,邊境線上牧牛羊。這樣的情景,在兵團所有師團連隊,早已成為常態,是兵團人心中最明確的責任與使命。
馬軍武、魏德友等無數的兵團兒女,用自己的一生踐行著一個目標:一生只做戍邊事,衛國之功萬古傳。
生產戰斗,兼顧并行,屯墾戍邊,不辱使命。吃苦耐勞,抱誠守真,榮辱與共,苦樂同心。創造財富,構建文明,綻放自我,延續生命。恰如紅柳,耐鹽堿而秀發;酷似胡楊,抗風沙而挺生。
大熔爐
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辣椒收獲季,當地職工搶抓農時,收獲、晾曬辣椒,田間地頭一派豐收景象。(陳洋攝/光明圖片)
民族交融,日新月盛,敦世厲俗,骨化風成。先進之示范區,燎原文明之火;團結之大熔爐,凝聚民族之心。
65年的風霜雨雪,65年的和諧發展。兵團努力成為凝聚各族群眾的大熔爐,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促進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
兵團4個深度貧困團場都在南疆,南疆少數民族聚居團場是兵團脫貧攻堅工作的堅中之堅、難中之難,是兵團打贏脫貧攻堅戰必須要啃下的“硬骨頭”。
三師圖木舒克市黨委在四十四團、五十一團26個集體所有制連隊開展土地和居住區綜合整治工作,為群眾建設宜居宜業、功能完善的新家園,1.24萬戶各族群眾將在年內搬遷到公共服務設施完善、達到“五通七有”標準的18個居民定居點,入住一戶一院式新房;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在資金安排上進一步向南疆少數民族聚居貧困團場傾斜。
“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成為凝聚各族群眾大熔爐的抓手,著眼聚人心、打基礎、利長遠,滋養民族團結之花常開長盛。兵團每年組織數十萬名黨員干部開展“結親周”活動,結對認親黨員干部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撲下身子,帶著真情入住親戚家,在同吃同住同勞動同學習中深化感情,幫助親戚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
一次次進連入戶,一次次溫暖握手,一次次真切關懷……讓各民族兄弟姐妹的心貼得更近了。兵團各級各部門積極創新活動形式,豐富活動內容,以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為契機,組織開展民俗表演、美食鑒賞、體育比賽等各具特色的民族團結聯誼活動,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政通人和,風清氣正,經濟繁榮,區域穩定。社會保障,制度健全;公益事業,體系完整。大熔爐,就在一天天的交往交融交流中慢慢形成,開花結果。
示范區
石化產業是新疆近年來重點發展的產業。位于天山北坡的獨山子石化公司成為帶動新疆經濟發展的領頭羊。圖為石化公司全景。(王瑟攝/光明圖片)
播種兵團精神,賦山水以靈性。干涸之土地,沐雨露而滋潤;枯萎之草木,逢甘霖而重生。
當年眾多優秀的青年人來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成為光榮的兵團人,讓兵團成為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示范區。
在戈壁荒灘建起全國最大的節水灌溉基地、全國重要的商品棉生產基地、全國重要的紅棗產區,兵團農業一路向前,成為全國農業現代化的排頭兵。近年來,兵團進一步深挖農業潛力,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延伸農業產業鏈,種植加工高附加值、高品質農產品。
目前,兵團擁有國家級、兵團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30家。其中,國家級14家、兵團級116家,銷售收入超100億元的企業2家、超30億元的8家、超10億元的13家;已建成2個全國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創建1個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2個全國農業產業示范強鎮、2個全國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先導區、3個國家級農產品質量安全團場、41個全國“一村一品”示范團場(連隊)。
2018年,兵團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2017年增長6.2%;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比2017年增長8.2%。
雙河市、鐵門關市、昆玉市、可克達拉市……兵團設市建鎮步伐逐漸加快。
黨的十八大以來,兵團管理的城鎮由5座城市、1個建制鎮增加到9座城市、11個建制鎮,170多個團場小城鎮在天山南北快速發展,初步形成了以中心城市為主導、一般城市為支點、城鎮群為重點、團場城鎮為節點,和地方城鎮功能互補、具有兵團特色的城鎮體系。
在第十四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上,以十四師四十七團沙海老兵為原型創作的油畫《一群老兵的故事》前,不時有人駐足凝望,大家被兵團老戰士扎根新疆、建設邊疆的事跡深深感動。
2019年春節,九師一六一團六連護邊員欒麗麗把兩個女兒托付給丈夫,和其他7名女護邊員堅守在距離連隊10多公里遠的護邊執勤點。她說:“一手拿槍、一手拿鎬是我們兵團人的特色,守護邊疆是我們的責任,我們年輕一代要把這些優良品質傳承下去。”
春風化雨,凝心聚力。屯墾戍邊,定國安邦。屯墾興則西域興,邊疆治則國家寧,經濟強則軍事盛,人民安則社會穩。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關注“昆侖策網”!
(來源:《光明日報》,2019年08月15日 06版)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