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學術探索 > 人文歷史 > 閱讀信息
黃衛東:面對日本侵略,為什么蔣介石集團堅持不抵抗長達六年?
點擊:  作者:黃衛東    來源:察網  發布時間:2019-10-03 19:34:37

  

面對美國提供物資支持下的日本侵略,當時的蔣介石和他的留美精英組成的政府,卻迷信美國和西方承諾保護中國領土和主權,幻想美國和西方出面制止日本的侵略,長期實施不抵抗政策,致使日本多次不戰而獲,侵略野心膨脹,導致全面侵華,使我國軍民傷亡高達3500萬,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在二戰即將結束的時候,美國又背著中國制定《雅爾塔協定》,割走了中國外蒙領土,占領旅大等港口。二戰后,更是提供了30億美元軍火等物資,遠超抗戰時期,幫助蔣介石鎮壓人民的反抗,屠殺中國人;還有表面上聲稱歸還中國,實際將琉球群島交給日本。

 

1.jpg

 

一、九一八日軍侵華后,蔣記國民政府堅持不抵抗長達六年

 

2017年臺灣“國史館”將很多民國檔案資料,包括20多萬份“蔣介石手令”等蔣介石檔案照片,放上網絡,供公眾免費閱覽。蔣介石下令不抵抗的手令,也公之于眾了。雖有張學良晚年否認蔣介石下達過不抵抗命令,替蔣掩護,但原始歷史檔案資料清楚地顯示,九一八日本入侵中國,蔣介石下令張學良不抵抗日本侵略,已經成為不可否認的歷史事實了。就歷史來看,蔣長期采用不抵抗政策,持續近六年,直到1937年日軍在北京盧溝橋一帶發動新的軍事進攻,引起全國新一輪抗日浪潮,加上此前張學良兵諫要求抗日,蔣介石才于7月17日,蔣介石在廬山發表著名的“最后關頭”演說和《對盧溝橋事件之嚴正聲明》,宣布蔣記國民政府正式高舉起抗日大旗。

 

在九一八事變后接近6年時間,蔣記民國政府多次軍事鎮壓了國內主張抗日的民眾和團體。僅1933年就先后軍事鎮壓同日軍作戰的察綏抗日同盟軍和華東十九路軍。甚至到了日軍全面侵華時期,在蔣介石的統治區里,抗日仍然是“有罪”的!蔣在天水、西安、重慶、上饒和貴州等地設置了法西斯“集中營”,逮捕、關押各地抗日積極分子,施行精神的和肉體的折磨,當時被囚禁的青年和抗日群眾有數十萬人之多[1]!

 

在此六年,蔣介石還同日本簽訂了4個賣國協定。

 

第一個是《淞滬停戰協定》,亦稱《上海停戰協定》,是1932年5月5日國民黨南京政府與日本在上海簽訂的協定。協定規定雙方自簽字之日起停戰;取締一切抗日活動,第十九路軍撤防,“協定”還在“共同委員會”名義下,把從長江沿岸福山到太倉、安亭及白鶴江起直到蘇州河北為止的廣大地區,劃給了日本及英、美、法、意等帝國主義共管,等于出賣了大片國土。

 

第二個是《塘沽協定》,是國民黨政府和日本侵略軍于1933年5月31日簽定的停戰協定。主要內容是中國軍隊一律迅速撤退至延慶、昌平、高麗營、順義、通州、香河、寶坻、林亭口、寧河、蘆臺所連之線以西、以南地區。爾后,不得越過該線,又不作一切挑戰擾亂之行為。《塘沽協定》實際上承認了長城是中國與日本扶持的偽滿洲國的「國界」,劃綏東、察北和冀東為日軍自由行動區,也為日軍進一步控制整個華北提供了方便,華北主權在一定程度上喪失。協定再一次出賣了大片國土。

 

第三個是《秦土協定》又稱《察哈爾協定》,是1935年6月27日中日之間關于處理張北事件善后而制定的一項協議。《秦土協定》的簽定,使中國喪失了在察哈爾省的大部分主權,也喪失了察省疆土的70%-80%。

 

第四個是《何梅協定》,是1935年7月6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北平分會代理委員長何應欽復函日本中國駐屯軍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就解決河北事件問題,表示接受6月11日梅津就華北問題提出的備忘錄全部條件的通稱。“何梅協定”使得整個河北的軍事、政治、經濟都處于日本的控制之下,中國在河北的主權全部喪失,同時使得日本在華北的勢力得到了極大的加強,為日本進一步制造“冀察特殊化”和分割華北創造了有利條件。

 

正是長期以來,蔣記國民政府推行不抵抗政策,讓日本輕而易舉地獲得大片中國領土以及財富,助長了日本侵略者全面侵華的野心[2]。日本侵略者占我東北后,狂妄地叫囂:進攻中國如同長途旅行那樣輕松,中國軍隊如同嚇唬麻雀的草人,一舉手一投足,就能摧枯拉朽。日本關東軍司令本莊繁等在給日本天皇的奏折中竟公然狂叫:

“臣等敢放言之,對支那領土,可于三個月內完全占領也。”】

日本海軍陸戰隊司令鹽澤叫嚷:“四個鐘頭占領上海,二十四小時占領南京。”日本軍國主義分子為什么狂妄到如此程度?就是因為蔣介石奉行絕對不抵抗主義,使日軍,“差不多不費一點力氣垂手而得東四省。”解除了日本政府的顧慮,消除了日本上層在侵華方面的分歧,從而推動了日本全面侵華。

日本國土狹小,資源貧瘠,主要依賴美國供應戰略資源,發動戰爭。日本占我東北后,沒有付出任何代價,就獲得了大批礦產和工廠等資源,極大地刺激了侵略野心。正如毛澤東同志指出的:

“假如沒有這樣一群賣國賊,日本帝國主義是不可能放肆到這步田地的。”】

 

二、為什么蔣記國民政府會長期堅持不抵抗政策?

 

蔣介石曾公開為自己辯解,解釋實行不抵抗政策的主要理由,就是認為有國聯和國際條約,日本不敢強占我領土,否則美國和西方會干預日本軍事行動。蔣介石曾一再散布要相信國聯和國際條約的思想。九一八事變前,他對張學良的代表王維宙說,不必驚慌,有九國公約及國聯,日本不能強占我領土。事變后,9月22日,他在南京國民黨黨大會上又講:

 

“據中正意見,此次日本暴行,可得下列兩點之試驗:國際間有無道德或公理,及世界各國無制裁兇暴確保世界和平之決心。……余敢信凡國際聯合會之參加國及非戰公約之簽字國,對于日本破壞公約之行為,必有適當之裁制”?!?/span>

蔣介石一味散布對國聯的迷信,軍事上卻不作任何抵抗準備。對此當時馮玉祥就曾一針見血地指出:

 

“日本大肆屠殺,不聞有備戰之舉,反以鎮靜為名,徒然日日哀求國聯。試問宰割弱小民族的國聯能代中國求獨立,能代中國打倒該會常務理事之日本嗎?與虎謀皮,自欺欺人,仍甘為帝國主義之工具而不悔”。連先后擔任過張學良和蔣介石顧問的英籍人端納也認為“中國方面,則因為對條約與國際法的信念,與對國聯勢力及美國等信譽之依賴過深,卒為重大的犧牲”?!?/span>

鴉片戰爭以來,西方通過戰爭和不平等條約,尤其是《馬關條約》和《辛丑條約》,讓中國用關稅和鹽稅等抵押,到清朝末年,借此控制了中國海關等稅務機構,從而控制了中國政府財政和經濟,使中國變成了一個被西方侵略者控制的半殖民地國家。在經濟方面,工業資產大部分被西方控制,政府機構需要依賴西方才能維持,也就成了西方剝削中國民眾的工具。尤其八國聯軍侵略中國后,西方各國在中國紛紛劃定勢力范圍,建立租借和軍事基地,控制周圍的領土,中國領土和主權的完整遭到破壞,也喪失了政治上的獨立地位。

 

1911年爆發的辛亥革命,是孫中山先生領導的中國資產階級反對帝國主義和滿清腐朽統治的一場武裝斗爭,主要支持者是新興的資產階級,他們籌集資金,組織宣傳,鼓動年輕人武裝起義,反對清政府,但他們與西方勢力有千絲萬縷的聯系。辛亥革命雖然推翻了半殖民地性質的滿清政府,政權卻落入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新軍手中,不能徹底清除外國勢力,西方侵略者仍然通過經濟和軍事控制中國的政局,導致軍閥混戰。

 

一戰結束后,雖然中國是戰勝國,日本卻拒不交還其在一戰期間占領的山東半島大片領土,我國民眾爆發五四運動,抵制日貨,反對日本侵略,在此壓力下,日本不得不考慮退出山東。1921-22年美國組織日本和西方九國在華盛頓召開會議,討論合作重新瓜分中國和太平洋地區的殖民地和勢力范圍。1922年2月6日,與會國簽訂《九國關于中國事件適用各原則及政策之條約》,通稱《九國公約》。條約主要內容有:

1、締約各國尊重中國的主權與獨立及領土與行政的完整;

2、維持各國在中國全境工商業機會均等的原則;

3、各國不得在中國謀取特殊權利而損害友邦人民的權利,不得鼓勵有害友邦安全的舉動;

4、除中國外,各國不得謀取或贊助其本國人民謀求在中國任何指定區域內獲取專利或優越權?!?/span>

該條約的實質內容是北洋政府確認美國牽頭組成的帝國主義列強聯盟宣布在中國實行“門戶開放、機會均等”原則,它雖然結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日本在中國占有的優勢地位,卻使中國再次成為列強共同宰割的對象,還極大地消除了西方各國在侵略中國方面的矛盾。事實上,當時美國和日本及歐洲列強仍在中國占領大片領土,建立租借,成為國中之國。但是,美國卻宣傳華盛頓會議,是美國領導逼迫日本承認中國在山東主權,維護了中國領土,當時的民國精英,大都相信這種宣傳。

 

就歷史來看,美國在中國投入的文化侵略,遠超其他國家。在舊中國時代,美國就在中國廣泛開辦教會、學校和醫院,一半大學是美國建立和控制的,培養為美國服務的人才。他們很快就充斥了舊中國政府高層,主導了舊中國政府內外政策。美國著名記者白修德在回憶錄中指出[3],

 

“在亞洲,甚至在全球,你再也找不到重慶民國政府這樣被“研究美國的學者”滲透得如此徹底的政府。而且,也沒有哪個政府會如它一般被美國思想、援助和建議摧毀得如此徹底。重慶民國政府的所有官員,無論男女,并不是被美國人征召,供其驅使了,是他們自己主動追求美國的思想和方式”。】

孫中山曾滿懷希望地認為,西方的民主可以拯救中國,曾多次爭取美英德日等國的援助,都沒有任何結果。孫中山領導的革命黨人反帝行動也深受標榜民主共和的西方帝國主義勢力阻撓甚至是武力干涉,這是西方侵略者維護他們在中國的特權和利益的必然行動。列強的干涉和受他們控制的國內反動勢力的反對,使孫中山的反帝革命活動和事業屢遭失敗,不得不重新考慮新的行動策略,借鑒蘇聯反帝經驗,與蘇聯合作就成了唯一選擇。

 

1917年十月革命建立的新生蘇維埃政權,同樣深受西方帝國主義干涉之苦。英法美日等14個國家聯合派軍隊入侵蘇俄,試圖推翻新生的革命政權,曾占領俄國大部分領土。直到1922年10月占據遠東部分地區的日本干涉軍才被逐出蘇聯國土,使蘇聯成為當時唯一清除西方勢力的國家,從而成為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人學習的榜樣。當時西方各國不承認新生的蘇聯政權,蘇聯也急于打破西方的封鎖。因此,當同樣受困西方侵略者的孫中山領導的中國國民黨與蘇聯聯系,很快就取得了響應。

 

借鑒蘇聯的經驗,孫中山領導國民黨制定了聯俄聯共和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旗幟鮮明地反對西方殖民者,也贏得了廣大民眾的支持。在蘇聯援助下,建立黃埔軍校和軍隊,很快組織北伐。北伐軍在各地工農支持下,迅速占領了我國長江以南地區,席卷了半個中國,但也觸動了國民黨內部很多人的利益,蔣介石就是他們的代表。

 

因為個人的命運已經與孫中山的革命事業緊密相連,在孫中山去世前,蔣介石等國民黨右派對孫中山的思想和政策還能夠表示表面上的擁護和支持,但是,以蔣介石為代表的一大批民國精英,并沒有象孫中山一樣醒悟,而是迷信西方。另一方面,蔣牽頭的國民黨集團又深受當時半殖民地經濟的影響。其主要支持者之一張靜江是從事國際貿易的大商人,是第一個在法國開商行的華人,其主要利潤來自對法貿易。蔣還曾與張等合伙在上海洋場從事股票生意,最多時獲利達830萬銀元。蔣最終在國民黨內成為第一號人物,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靠資本家和商人在經濟上的支持,解決軍費,還常常通過收買瓦解對手。但是,這些資本家和商人十分依賴西方控制的中國經濟體系,加上西方文化侵略的影響,使他們傾向對西方妥協投降。蔣在早期所寫文章中認為,日俄覬覦中國領土,必然是中國敵人,而西方不外乎經濟侵略,主張聯合英美對付日俄,其核心理念是依賴其他大國來維護國家安全,沒有信心依靠本國力量解決國家安全問題,從其一生的實踐來看,都是如此,這也是蔣得到大買辦和大商人支持的重要原因。

 

1926年初,蔣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后不久,就先后制造“中山艦事件”、“整理黨務案”;到1927年發動“4.12政變”,更是大肆屠殺工農,打擊共產黨領導的工農勢力,代表其背后的地主買辦勢力,向他們的帝國主義主子宣示其投降賣國的路線。1932年初的上??箲?,蔣不得不為保護英美利益在上海與日本打了一仗,后在美英干預下,又與日本妥協,讓日本駐軍上海。1941年12月7日日本帝國海軍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太平洋艦隊幾乎全軍覆沒。同日美國對日宣戰,9日,蔣記國民政府才正式對日本帝國宣戰。在宣戰書中,蔣記國民政府宣戰的理由竟然是日軍襲擊英美,也昭示蔣記民國政府是英美忠實走狗,以維護英美利益為第一要務。甚至在此之前,蔣記國民政府仍然按期向日本交納八國聯軍侵略中國時簽訂的庚子賠款,以便證明蔣記國民政府遵守與西方簽訂的不平等條約。

 

日本本無資源,主要依靠美英提供戰略物資,才能維持對中國的侵略戰爭。日本軍方從事物資供應的官員總結,當時日本重要資源都仰仗進口,特別是依靠從美國進口[4]。據華盛頓中國經濟研究會1938年統計,日本發動侵略戰爭最需要的鋼鐵、銅和金屬合金,90%以上是美國供應的;日本所需要的石油和石油制品幾乎全部由美英兩國石油公司供應[5](p102)。曾擔任美國國務卿的史汀生于1937年10月5日給《紐約時報》的公開信中指出,日本侵略中國受到美國的積極支持,美國對日本的援助是如此的有效和占如此重要的地位,以致如果沒有這種援助,目前的侵略就可能被制止[5](p100)。1938年10月6日史汀生又在致紐約泰晤士報公開信上指出,英美制裁日本,并不需要武裝干涉,只要英美兩國在經濟上拒絕援助日本,日本對中國的的非法侵略將因中國英勇抵抗而失??;第二天,該報發布社論,稱贊史氏所論代表美國大多數人意見[6]。國會議員司克脫曾在美國洛杉磯公開集會上發表演講[7]:

 

“請大家注意,日本目前在中國殺死一百萬人的時候,有五十四萬四千是美國資本家作為幫兇而殺死的。”】

民國精英后來很清楚美國幫助了日本侵略中國,也十分了解,美國并沒有對中國抵抗日本提供多少幫助。例如,1937年,總統蔣介石的夫人宋美齡發表《令人失望之美國態度》,公開指責美國政府當婊子立牌坊,

 

“蓄意阻止中國獲得自衛武器。卻把汽油、輕重武器、軍用物資大量賣給日本,支持侵略者屠殺中國人民的惡劣行徑“?!?/span>

1944年,蔣介石曾致電美國總統羅斯福說,到1944年6月,中國抗戰部隊沒有從美國收到一槍一彈,當時中國從美國買來的軍火,主要用于緬甸戰場,替英國人收復殖民地。由蔣介石兒子蔣緯國監制拍攝,1995年在臺灣上映的紀錄片《一寸河山一寸血》第19集的解說詞,說得更加直白:

 

“至于美國,在抗戰初期其實也好不到哪里去,民國27年底借給我們第一批貸款1千5百萬,是用桐油換來的,(民國)29年的那2千萬則是以云南的錫來抵償。老實說,這些錢對我們的幫助遠非美國人帶給我們的災禍所能比擬的,因為在1938年底以前,老美的軍火商還不斷將飛機零件和重型炸彈賣給日本,換句話說,在華北、在淞滬、在南京、在徐州、以迄武漢,難以計數的軍民同胞便是在美制的炸彈之下死于非命的。事實上直到1940年8月美國才完全中止對日的汽油、廢鐵、機器、以及軍用物資的輸出”。】

但是,面對美國提供物資支持下的日本侵略,當時的蔣介石和他的留美精英組成的政府,卻迷信美國和西方承諾保護中國領土和主權,幻想美國和西方出面制止日本的侵略,長期實施不抵抗政策[8],致使日本多次不戰而獲,侵略野心膨脹,導致全面侵華,使我國軍民傷亡高達3500萬,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在二戰即將結束的時候,美國又背著中國制定《雅爾塔協定》[9],割走了中國外蒙領土,占領旅大等港口。二戰后,更是提供了30億美元軍火等物資[10],遠超抗戰時期,幫助蔣介石鎮壓人民的反抗,屠殺中國人;還有表面上聲稱歸還中國,實際將琉球群島交給日本[11]。

 

但是,民國精英卻大肆宣傳美國的無私援助,與美國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將中國的各項主權都交給了美國[12]。即使在當代中國,由于美國精英在舊中國時代,通過文化侵略培養了大量美國崇拜者,在中國的主流媒體和網絡,仍然到處充斥了美國幫助舊中國的神話,如拍攝電影,將中國人流血花錢,幫英美收復緬甸殖民地的軍事行動提供物資運輸的駝峰空運,宣傳為美國人幫助中國抗日[13]。舊中國時代最后一任美國駐中國大使司徒雷登在任時致力于分裂中國,卻被宣傳為幫助中國,又被精英們迎回了中國[14]。這都是美國文化侵略的主要成果。

 

參考文獻

 

1. 上海市新四軍暨華中抗日根據地歷史研究會編, 華中抗日斗爭回憶 第6輯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四十周年專輯之二. 1985. p. 219.

 

2. 陳崇橋, “九·一八”事變與蔣介石的不抵抗主義. 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81(05): p. 61-66.

 

3. 白修德著, 追尋歷史 一個記者和他的20世紀,書摘|抗戰烽火里的重慶:蔣介石偏愛留美精英?_網易新聞 http://news.163.com/17/1124/08/D40C7LJO000187UE.html. 2017: 北京:中信出版社.

 

4. 中原茂敏著, 大東亞補給戰. 1984: 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p. 69-72.

 

5. 李長久 and 施魯佳, eds. 中美關系二百年. 1984, 新華出版社. p. Pages.

 

6. 金仲華等著, 1938年的世界. 戰時出版社. p. 92.

 

7. 陶行知著;江蘇省陶行知研究會編, 陶行知日志. 1991: 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8. 陶文釗, 中美關系史. 1999: 上海人民出版社. p. 73.

 

9. 唐家璇, 中國外交辭典. 2000: 世界知識出版社. p. 730.

 

10. 美國國務院編, 美國與中國的關系(白皮書), in 中美關系資料匯編第一輯. 1949, 世界知識出版社: 北京. p. 84.

 

11. 管建強, 美國處分釣魚島群島、琉球群島嚴重違反國際法. 東方法學, 2012(06): p. 104-113.

 

12. 王鐵崖編, 中外舊約章匯編 第2冊. 1959: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p. 405.

 

13. 姚安濂, [大揭秘]“駝峰航線”的悲慘故事_大揭秘_視頻_央視網 http://tv.cntv.cn/video/C33859/8492fb84c7973ddd298396f60a4e5c44, https://www.iqiyi.com/v_19rro24kfc.html. 2012.

 

14. 張文木. 司徒雷登其人其事- https://www.guancha.cn/ZhangWenMu/2013_11_22_187466.shtml. 2013.

 

【黃衛東,從事高校教學和科研工作。本文發布時有刪節?!?/span>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