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熱播電視劇《外交風云》播出了尼克松訪華的一些相關情況。筆者日前在《NBA的教訓與周總理的精明》文中援引了其中周總理租用美國衛星又把使用權賣給美方的例子,認為今天在中美交往時,我們也應該學習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這種智慧。大部分朋友是贊成的,但是也有一部分朋友認為“這只不過是個段子”,還有人認為“這件事是毛主席安排的”。筆者感到,雖然大家都知道尼克松訪華這一事件,但是其中一些具體的細節仍然鮮為人知,因此在這里打算再簡單介紹一下相關的情況。
一、對于美國,“你不頂他一下,他就不舒服”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周恩來總理在和黑格會談時就尼克松訪華的電視轉播問題提出的“由中國方面兒先花錢租用衛星,再把使用權賣給美國”的方案,并不是什么段子,而在中央文獻研究室根據原始檔案資料編撰的《周恩來年譜》當中有明確的記載(《周恩來年譜》(1949—1976)下卷,中央文獻出版社1997年版,第505頁)。熊向暉等事件的親歷者也都有大體相同的回憶。就目前來看,尚無毛澤東主席就這一事件給予具體意見的證據。
但是,也不能說這一事件和毛澤東主席全無關系。因為據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寫的《毛澤東年譜》記載,黑格訪華時毛主席也并沒有閑著,而是給周總理提出了一個處理中美關系的大原則,即“你不頂他一下,他就不舒服”。還明確提出了兩點,一個就是如果要是黑格不同意中國方面的意見,就跟他說中國可以“再等一百年”,另外一個是針對聯合公報草案中“人民要進步”的字眼可能會引發美國疑慮,表示“把人民要進步改成人民要革命。他們就是怕革命,他們愈怕,我們愈要提”:
【1月6日中午,同周恩來、葉劍英談外事工作。周恩來把《對美方口信的答復》稿交毛澤東審閱,毛澤東說:好,我看可以給他講。講了以后,無非是吹了。他二十二年都沒有來,再等百年嘛!你不頂他一下,他就不舒服。總而言之,無非是吹了。我看啊,過不了幾年他還是要來的。最后,周恩來問:周恩來問:聯合公報草案,除臺灣問題外,美方沒提,是不是就不動了?毛澤東說:就不動,要動就動一點,把人民要進步改成人民要革命。他們就是怕革命,他們愈怕,我們愈要提。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逄先知,馮蕙主編;陳晉,李捷,熊華源,吳正裕,張素華副主編,毛澤東年譜1949-1976第6卷,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12,第422頁】
后來通過的《上海公報》的內容,想必大家都知道,筆者在這里只簡單地摘錄幾段:
【中國方面聲明: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國家要獨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已成為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
中國方面表示:堅決支持一切被壓迫人民和被壓迫民族爭取自由、解放的斗爭。
美國強調:應該允許印度支那各國人民在不受外來干涉的情況下決定自己的命運;……在談判得不到解決時,美國預計在符合印度支那每個國家自決這一目標的情況下從這個地區最終撤出所有美國軍隊。
美國方面聲明:美國認識到,在臺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政府對這一立場不提出異議。它重申它對由中國人自己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關心。考慮到這一前景,它確認從臺灣撤出全部美國武裝力量和軍事設施的最終目標。在此期間,它將隨著這個地區緊張局勢的緩和逐步減少它在臺灣的武裝力量和軍事設施。】
這些內容是《上海公報》當中涉及中美關系實質問題的主要部分,概括起來說就是“美國方面同意從越南和臺灣地區逐步撤軍,而中國方面則可以繼續支持包括美國當時種種人民運動在內的世界革命”。
試問,連《聯合公報》這種實質性的文件美國都讓步到了這種程度,在電視轉播權這種小事上美國又怎么可能不接受中國的條件?因此,雖然毛澤東主席并沒有對電視轉播權一事作出具體的指示,但是相關問題也可以說是“你不頂他一下,他就不舒服”這一方針的勝利。同時,這些事情也說明當時的中美關系正常化完全是美國有求于中國,現在某些人炒作的“尼克松訪華是美國對中國的恩惠”完全是無稽之談。
二、喬冠華聯大痛罵美國與老布什的殷勤轉變
在尼克松訪華前夕,另一件引人關注的事件也可以體現出當時中美關系的態勢。也就是喬冠華代表新中國首次作為聯合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在聯大上的發言中,絕大多數內容都是猛烈批判美國的:
【我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這里重申: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美國用武力侵占中國的臺灣和臺灣海峽,絲毫不能改變中華人民共和國對臺灣的主權;美國的一切武裝力量一定要從臺灣和臺灣海峽撤走;任何企圖把臺灣從祖國分割出去的陰謀,都是我們堅決反對的。中國人民一定要解放臺灣,這是任何力量也阻擋不了的。
美國政府武裝侵略越南、柬埔寨和老撾,蹂躪這三個國家的領土完整和主權,加劇了遠東的緊張局勢,遭到了包括美國人民在內的全世界人民的強烈反對。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堅決支持印度支那三國人民的抗美救國戰爭;堅決支持印度支那人民最高級會議的聯合聲明和越南南方共和臨時革命政府的七點和平倡議。美國政府立即無條件地全部從印度支那三國撤出美國及其仆從的一切武裝力量,讓印度支那三國人民在沒有外來干涉的情況下,獨立自主地解決他們自己的問題,這是緩和遠東緊張局勢的關鍵。
朝鮮至今仍處于分裂狀態。中國人民志愿軍早就從朝鮮撤走了,但是美國軍隊至今還繼續留在南朝鮮。和平統一祖國,是全體朝鮮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堅決支持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今年四月提出的和平統一祖國的八點綱領;堅決支持它提出的廢除聯合國關于朝鮮問題的一切非法決議和解散“聯合國韓國統一復興委員會”的正義要求。
一九七一年十一月十七日《人民日報》】
可是,在喬冠華痛罵了美國一頓之后。美國的尼克松當局不但沒有因此延緩中美關系改善的步伐,反而熱情更加高漲。像當時任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的老布什在這一事件發生以后不但沒有生氣,反而千方百計的制造“偶遇”和喬冠華拉近乎:
【記得當時最有意思的就是老布什,當時他還沒當總統,是美國常駐聯合國的代表。我們去的前幾個星期,他還根據國務院的指示,拼命地拉票反對我們,無論如何不讓中國恢復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但是,我們已經進去了,那時候基辛格也訪華了,雙方不能老是僵在那里,他也要搞點現實主義,但轉彎子又不好太露痕跡,怎么辦呢?據說他跟聯合國秘書處禮賓官事先打聽好了,中國代表團幾時幾點到聯合國總部。然后他有意識地在大會廳的自動電梯前邊的走廊上跟一個人隨便聊天。等喬冠華一行經過的時候,假裝“偶然”碰見了,然后握手表示歡迎。老布什當時態度一下子就變了,非常熱情。
宗道一等編著,周南口述:遙想當年羽扇綸巾,齊魯書社,2007.6,第193頁】
這一事實無疑說明,當時是美國求著與新中國關系實現關系正常化,而不是相反。也說明毛主席的“你不頂他一下,他就不舒服”的確是把美國人,特別是當權的美國大資產階級看透了。
三、毛主席為什么對尼克松說“我喜歡右派”?
與此相關的一件事是,毛澤東主席在同尼克松的會談中表示“我是喜歡右派,比較高興這些右派當政”:
【毛澤東說:我是喜歡右派,人家說你們是右派,你們共和黨是右派,說英國的希思首相是右派,說西德的基督教民主黨也是右派。我是喜歡右派,比較高興這些右派當政。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逄先知,馮蕙主編;陳晉,李捷,熊華源,吳正裕,張素華副主編,毛澤東年譜1949-1976第6卷,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12,第427頁】
今天很多人不明就里,誤認為毛主席是跟尼克松開玩笑。其實,如果要是了解一點美國政治史的人,就會發現恐怕并非如此。因為尼克松本人的確是美國右派的代表,其反共的程度甚至要超過杜勒斯和艾森豪威爾,和臭名昭著的麥卡錫有一拼:
【他以反共著名,曾于1947年建議對美共領袖以“集體藐視政府法令罪”起訴。1948年,他又與眾議員蒙特一起起草宣布共產黨為非法的議案,并主持調查所謂“希斯間諜案”。其時尼克松已被任命為臭名昭著的非美活動委員會小組委員會主席。希斯是美國國務院的一名官員,由于尼克松的一手操縱,最后以所謂的“親共”罪被判入獄。1946年尼克松競選眾議員公開辯論時,在舌戰中他使選民們懷疑其對手是“共產黨的代理人”,1950年競選參議員時,把他的對手說成是“共產黨分子”。尼克松的政敵對他在競選中所采取的誣陷手法非常痛恨,他們給尼克松起了個綽號“詭計多端的狄克”(狄克是理查德的略稱)。尼克松在參議院仍以反共著稱,他攻擊杜魯門政府對共產黨國家斗爭不力,主張對中國和蘇聯持強硬態度:1952年,尼克松成為艾森豪威爾的競選伙伴并當選為副總統。1956年,他與艾森豪威爾均連選連任。
畢桂發主編,毛澤東評說世界政要,解放軍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第88頁】
那么,為什么如此狂熱反共的尼克松卻會積極的謀求同新中國改善關系,甚至在同毛主席會見時像一個小學生一樣畢恭畢敬,還為周總理殷勤的脫大衣呢?其實答案也很簡單,因為他當時已經被修理的太慘了:在那個時候,新中國一方面積極支持越南反抗美國侵略的斗爭,讓美國50多萬大軍陷入越南無法自拔,另一方面積極支持美國國內的人民運動,美國大資產階級的統治在蓬勃興起的黑人民權運動、反戰運動等人民運動沖擊下搖搖欲墜。即使在同新中國改善關系時是美國單方面的讓步,對其緩和內外矛盾維護統治來說,也仍然是有利的。
無獨有偶,在西方大國中率先和中國完全實現關系正常化的法國領導人戴高樂也是以狂熱反共而出名的。他之所以率先和新中國建交,恐怕也和此前新中國積極支持越南的抗法戰爭與阿爾及利亞等非洲國家的民族解放運動,法國要想繼續保持國際影響就必須求助于新中國是分不開的。
因此,毛主席“我喜歡右派”的弦外之音,其實很可能和“你不頂他一下,他就不舒服”這一原則是一致的。也就是說,你們這些右派,或曰西方大資產階級當權派都有抖M性格,只認實力,只要我們實力強了,把你們修理的焦頭爛額,你們就愿意和我們做朋友了。
當然,畢竟尼克松是美國總統,所以在外交當中毛主席也多多少少給他留了一點面子,不可能把話說的太直白。像中美聯合公報發表之后,毛周兩人都認為“不宜由我正面宣傳聯合公報是我們的勝利,美國的失敗”(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逄先知,馮蕙主編;陳晉,李捷,熊華源,吳正裕,張素華副主編,毛澤東年譜1949-1976第6卷,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12,第430頁)。但其實正如上文所指出的,不管中國方面怎么說,公報內容就已經表明了只是美國單方面的退讓。我們總不能得了里子,還一點面子也不給人家留吧?
回顧以上尼克松訪華的相關史實,其中的一些經驗或許也可以為我們今天處理NBA風波等一些中美關系當中的問題提供借鑒。特別是要牢牢記住毛主席對于處理中美關系的名言,“你不頂他一下,他就不舒服”。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