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4日-星期一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學術探索 > 人文歷史 > 閱讀信息
張全景:太行公仆吳金印
點擊:5268  作者:張全景    來源:昆侖策網【授權】  發布時間:2019-10-13 10:15:44

 

1.webp (15).jpg

作者張全景同志

我與河南省衛輝市唐莊鎮黨委書記吳金印相識相知多年,曾兩次到唐莊鎮調研考察,親眼見到了那里翻天覆地的變化,令人贊嘆不已。吳金印同志參加工作后一直沒離開農村,一干就是60年,始終堅守初心本色,一心為民,成績卓著,是與時俱進的時代楷模。當地百姓為表達對他的感激之情,自發地把他的名字刻到了太行山上——“太行公仆吳金印”,要把唐莊的一座山峰命名為“吳公山”。吳金印同志是一位老典型,早在1996年,中組部、中宣部就聯合下發《關于開展向吳金印同志學習活動的通知》,提出吳金印同志是鄉鎮黨委書記的榜樣,也是全黨同志和各級領導干部學習的楷模。他先后獲得“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等榮譽。2018年在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黨中央又授予他“改革先鋒”稱號。實踐證明,吳金印是經得起檢驗的黨的好黨員好干部。
  
1.webp (16).jpg

吳金印出生于1942年,在舊社會受盡欺凌壓迫,親身經歷了共產黨幫助窮苦人翻身做主人的過程,在心里種下了一生跟黨走的種子。出于對黨的感恩之情,他努力工作,18歲入黨,19歲當村黨支部書記,受到黨的培養教育,先后被送到省團校、中央團校學習。在他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英雄輩出的時代,雷鋒、焦裕祿、王進喜等先進模范人物對他產生了重大影響;史來賀、楊貴、鄭永和等優秀黨員的事跡給予他極大的激勵。他曾含著眼淚一遍遍閱讀長篇通訊《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和《永遠活在人民心中的縣委書記谷文昌》,并下決心,要像他們那樣為黨的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他主動請求到最艱苦的農村去工作,要扎根農村一輩子,以實際行動踐行入黨時的誓言。60年來,他多次主動放棄組織上調他到上級機關工作的機會,深深扎根農村,忠于黨的事業,不計名利,一心一意帶領群眾脫貧致富。 

他經常教育黨員干部要回答好三個問題:“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弄清了“我是誰”,才能準確定位自己;解決了“為了誰”的問題,才能明白黨的一切奮斗,歸根到底都是為了人民;理清了“依靠誰”,才算找到了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他說“老百姓養雞為下蛋,養牛為耕田,養我們干部為了啥?如果我們不為老百姓辦實事,連雞、牛都不如”,樸素的語言表達了一個最堅定的信念,只有不忘初心,牢固樹立執政為民理念,才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正是憑著對黨忠誠,為民服務的堅強意念,他不管在順境還是逆境,都積極踐行黨的宗旨,一心一意為群眾。他擔任董莊大隊黨支部書記時,走農林牧副全面發展的道路,率先實現糧食產量翻番,成為全縣農業戰線的一面紅旗;在獅豹頭山區,他帶領群眾治山治水,艱苦奮斗,當時的縣委開展向他學習的活動。1969年,《人民日報》就刊發過他的文章《勞動能打掉官氣》。在被誤解、遭受不公正待遇期間,他依然堅定信念不動搖,堅持學毛主席著作,從中汲取營養。奉調下山后,被安排去當管幾個村的“點長”,他毫無怨言,依然滿懷熱情地投入工作,通過他獨創的“四堂會審”工作法,解決了歷史遺留的老大難問題,把后進點變成了先進。他被慧眼識珠的上級黨組織重新起用,派到“五四農場”任書記、場長,他銳意改革,創新發展,三年時間讓農場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把一個爛攤子整治成了先進典型。

是金子到哪里都會發光,他“干一路、響一路,走一路、富一路”,在條件艱苦、地理環境復雜的唐莊鎮一干就是30多年,帶領群眾苦干加巧干,邁出了溫飽、致富、大發展的三大步,使一個一窮二白的落后鄉鎮躍升為全國重點鎮、全國文明鄉鎮、全國紅色旅游基地、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國家級經濟發達鎮。

“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是吳金印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他視人民群眾為父母,見不得群眾有難處。上世紀六十年代末,他見到因山高路遠挑水而摔斷腿的徐錫全,就只身奮戰大半年,為鄉親們打了一眼旱井,解決群眾吃水難,老百姓為他在井邊立了一塊碑表達感激之情;他見到牛大娘碗里的糠菜團和鄉親們過的苦日子,便立下誓言:不把群眾手里的糠菜團變成白面饃,讓窮山區改變面貌,絕不下山;在獅豹頭山區工作的15年里,他7年住在軍烈屬、“五保戶”、特困戶家里,除了與群眾一起勞動,還為困難群眾挑水劈柴干家務,為生病的老人尋醫找藥,為孤兒送去學習和生活用品,像親兒子一樣為無兒無女的老游擊隊員抬棺送終……他把群眾當父母,群眾把他當親人,寒冬臘月,房東大娘把裝了熱水的輸液瓶讓他暖腳;老大爺深夜送來自己的羊皮襖讓他取暖;五保戶老兩口不惜殺掉珍貴的老母雞要為他補身子……

1.webp (17).jpg 
吳金印同志

在老百姓眼里,吳金印“是官不像官”,一雙老布鞋,一身中山裝,始終是樸素的農民打扮;但在老百姓心里他又如太行山一樣厚重,自發地把“太行公仆吳金印”幾個大字鐫刻在峭壁上,讓巍巍大山作證,讓子孫后代銘記。

吳金印干工作從不墨守成規,他既有踏實苦干的務實作風,又有勇于探索的擔當意識。幾十年來,他始終抱定一個信念:只要能讓群眾過上好日子,就值得大膽地試。在獅豹頭山區,他嘗試抓工業經濟,創辦機械廠、罐頭廠,還摸索出山區復雜地形下多種造地經驗;在上樂村、“五四”農場、李源屯鄉,無不顯示出其改革創新的工作魄力。在唐莊鎮,早在1999年,他借鑒沿海地區搞工業聚集區的經驗,率先創辦了16.5平方公里的產業園區,短短十幾年時間,吸引包括世界500強、國內500強和上市企業在內的40多家企業入駐,為全鎮帶來93.7億元的工業產值。他借助南水北調施工中挖出的土想方設法造地,耕地不但沒有因工程征地減少反而增加了幾千畝。當區劃調整四個貧困村歸屬唐莊鎮后,他主導建設了“四和社區”,探索出將異地搬遷與精準扶貧相結合的好辦法。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在上級還沒有出臺明確政策的情況下,唐莊鎮就開始進行土地流轉的探索,采用對農民適當補償的方式,把土地、荒山、荒坡集中起來統一治理使用。正是這種堅持從實際出發,勇于探索的精神,才形成了如今唐莊鎮萬畝林果基地、萬畝蔬菜基地、萬畝生態園基地、萬頭肉牛奶牛養殖基地、萬畝超高產小麥基地、萬畝產業園區基地等“六個萬”的規模化產業,使唐莊經濟邁上快車道,迎來大發展,人民群眾得到了最大的實惠。

吳金印不僅抓經濟建設有一套,在抓黨建、干部隊伍建設上也有很多獨到的方法。他常說:“書記要會干,必須抓黨建”,只有“把干部帶到正路上”,才能“把群眾帶到富路上”。為了防止鎮干部脫離群眾,鎮黨委要求機關干部做到“四同”“四不”,即: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有事同群眾商量。心不貪,不貪污腐敗;嘴不饞,到村進廠不喝酒、不吃請;手不長,不拿群眾東西;耳不聾,接受群眾批評監督。讓鎮干部養成在“規矩”中干事的習慣。他率先垂范,以身作則,每到春節來臨的時候,工作再繁忙,他都要召集全鎮工礦企業的老板們到鎮里開廉潔自律座談會,不準許到他本人和任何一位班子成員家看望和拜年,如有人違背將嚴肅處理,絕不留情面,多年下來,已經成為慣例。良好的政治風氣,使干部心無旁騖謀發展,帶出的良好社會風氣、發展氛圍,吸引來大量的知名企業合作投資,“軟環境”成為促進發展的“硬道理”。

如今,已經77歲的吳金印,仍以只爭朝夕的精神在拼搏奮斗,每天奔波在十幾個工地之間。幾十個施工隊,上千人的專業隊伍正在各處熱火朝天地施工,這是一張新的藍圖:打造航空小鎮、特色旅游小鎮、發展“一村一景,一村一品”,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唐莊新的騰飛打造更廣闊的平臺。

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需要榜樣引領。吳金印是黨的好黨員、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在全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之際,認真學習大力弘揚他對黨忠誠、心系群眾,勇于擔當、忘我工作,善抓機遇、大膽創新的優秀品質,從中汲取昂揚奮進、團結拼搏的精神動力,無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作者系中共中央組織部原部長;來源:昆侖策網【授權】,轉自紅色文化網)

 

2.webp.jpg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