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7日-星期三
摘要:在華北敵后,同樣的大災襲來,我們的人民軍隊,比如八路軍129師在干什么?撿樹葉子、挖野菜,都必須遠離村落,到幾十里外的地方去,不許跟老百姓爭吃的,更別說從毛主席、周副主席,全黨全軍開展大生產運動,129師的劉師長、鄧政委,哪一個沒有自己的生產任務,大災之年,想的是人民群眾的利益!而國民黨軍隊呢?當時登封正好駐扎了湯恩伯嫡系的十三軍,軍部就在大金店,大興土木不說,橫征暴斂也不說,強征軍糧收糧時,專設接運站,用大秤稱進,一百斤糧食只算八十五斤,也不說了,你們的便宜子孫可以吹“這都是為了抗日”!
登封,論知名度,甚至超過了河南省會鄭州,特別是跟老外聊天,對方十有八九不知道的鄭州,卻都知道少林寺,少林寺就在登封。
這幾天寫王滴拉烈士的文章,順手看了看文史資料里,他參軍前,1942大饑荒的情況,沒想到小小的登封縣,也有如此豐富的記載。
河南大學學生眼里的1942
崔炎壽,我的河大老學長,1942年春節(jié)過后,他即將迎來最后一個學期,就要拿到畢業(yè)證了,但他的父親說,別讀書了,家里都要餓死了。你得回來想辦法,幫助家里度荒!
幾十年后,崔炎壽還能記得當時的感覺,“如晴空霹靂半天沒緩過來”,然后撲通跪下,說我讀了7個學期了,就剩下最后一個學期,也就五個月,讓我讀完吧?
但父親說,人不吃飯,七天就會餓死,五個月,家里等不起!
一家人撲通撲通跪滿了一屋,崔炎壽只好休學,回登封縣立師范當老師,他也因此記錄下來登封這個豫西小縣的特殊剖面。
我記錄幾條,大家看看。
其一,
【“賣兒賣女、賣妻子的也不少,成大批販賣的是中岳廟路北。有一家開飯店的張銀吾,我每次從城里往中岳廟上課,路過他的門前,總是看見他門里坐一群大閨女,都是從長葛、洧川、鄢陵、扶溝這一帶領來的。去的時候,只要打點燒餅,背一滿錢搭,一兩個燒餅就能換一個大閨女,換得夠一二十個人啦,就領回家來住十天八天,叫她們吃飽喝足,變一變臉上的饑餓之色。然后帶著往陜西省找婆家,這個找婆家給說媒不同,是買主先看人,看中那個人再談價錢,交了錢就帶人,女人自己是沒權選擇的,沒有同意不同意的權力,因此有不少十七八歲大閨女嫁一個五十多歲小老頭,還有更老的老頭,可是閨女們本人要求也不高,她們最大的愿望是餓不死。賣掉以后,回家來打點燒餅背起來,再去換人。就這樣周而復始,來往販賣,經手的人從中賺錢。”】
▲1942年的河南災民,圖/網絡。
其二,
【“有次在中岳廟西邊,過了迎山頭的麥地里,躺下一個婦女,麥子不到一尺高,什么也遮不住,婦女身邊有個剛生下不久的小孩,可能是沒人接生,胞衣還未脫掉,自己生下孩子后不會收拾,孩子不會哭,大人連哼也不會哼,褲子也不穿,橫躺在麥地里,過往的人沒有過問。大熱天,又過一星期,我去上課時,大人孩子都干巴巴的,也沒有蓋什么東西。”】
我前面寫了一位特等功臣王滴拉烈士,他就是在這種情況下,1944年盼來了八路軍,參加革命的。
▲1942年的河南災民,圖/網絡。
民國時代,最苦莫過河南人!
從1941到1943年,水旱蝗湯接踵而來,國民政府卻并沒有絲毫放松對河南人民的敲詐勒索。
以洛陽為例,翠峰鄉(xiāng)四保一百二十戶人家,一個月餓死一百多口人,但半年的負擔仍超出一百萬元。
麥收后,承擔公務人員口糧六十三石七升,折價二十五萬四千八百元。
錢糧每畝交麥三斤半,全保共出五十六石五升,折價二十二萬五千元,另出雜費二十萬一千五百元。
壯丁十八名,每名七千元(出錢不出人,錢被落入官吏和鄉(xiāng)紳的私囊,再折人頂替),共出十二萬六千元。
其次修堡壘七萬元,修鐵路二萬六千元,每家做鞋五雙,襪子十雙,全保六百雙鞋,一千二百雙襪子,折法幣十萬零八千元,每天全保出大車十輛,可值錢二十七萬元。
共計一百一十九萬九千三百元。
至于其它臨時攤派,各種稅款尚未計算在內。
更叫百姓切齒的是保長和軍隊在地方上,經常倚仗權勢,欺男霸女,喪盡天良。
當?shù)乩闲悴艊@息:
【“憶童時,讀杜甫所詠嘆的《石壕吏》,輒為之掩卷太息,乃不意竟依稀見之于今日的事實!”】
▲1942年的河南災民,圖/網絡。
1942的小小剖面在登封
我真要感謝當年汗牛充棟,從中央到縣里,修下的文史資料和黨史資料。“滴拉”烈士的資料很少,但是那時登封的社會情況,特別是他參軍前,正值1942,登封人民的饑荒狀態(tài),“鄉(xiāng)賢”和國民黨政府的舉措,還有“水旱蝗湯”中這個“湯”的做派,無一遺漏,都能在《登封文史資料》中找到。
想想與此同時,在華北敵后,同樣的大災襲來,我們的人民軍隊,比如八路軍129師在干什么?
撿樹葉子、挖野菜,都必須遠離村落,到幾十里外的地方去,不許跟老百姓爭吃的,更別說從毛主席、周副主席,全黨全軍開展大生產運動,129師的劉師長、鄧政委,哪一個沒有自己的生產任務,大災之年,想的是人民群眾的利益!
而國民黨軍隊呢?
當時登封正好駐扎了湯恩伯嫡系的十三軍,軍部就在大金店,大興土木不說,橫征暴斂也不說,強征軍糧收糧時,專設接運站,用大秤稱進,一百斤糧食只算八十五斤,也不說了,你們的便宜子孫可以吹“這都是為了抗日”!
我就說說十三軍當時的荒唐事。
一方面是久旱不雨,飛蝗蔽天,莊稼絕收,農民餓死大半,可在這嚴重災荒之時,十三軍軍長張雪中的三姨太生了個男孩,喜出望外,命京劇一臺,日夜鑼鼓喧天演戲,山珍海味,大擺筵席。全軍排級以上干部,每人賞賜紅雞蛋十個。收得金玉綢緞貴重禮品,琳瑯滿目,更不在話下。
張雪中是湯恩伯的嫡系將領,黃埔一期生,你湯恩伯竟然不知道,知道了不去管?
▲張雪中,圖/網絡。
本文原載微信公眾號“看北朝”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guī),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qū)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