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5日-星期一
臺灣中時電子報8月1日發表臺灣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的一篇文章,題為《李登輝的臉譜與真面目》,內容摘編如下:
李登輝終于告別人世,他在人生這個舞臺上,留下什么樣的臉譜?是黑、紅、花,還是白臉?
李登輝在《余生》一書中稱,蔣經國看上他,是因為他有日本人的特質,對工作有責任感、誠實做事、不說謊。真的如此嗎?李登輝一生都在背叛自己的過去,既無忠誠,亦無所謂恥感。
李登輝曾驕傲地說,他是用血書宣誓加入日本皇軍,效忠過日本天皇。他加入過共產黨,后來背叛他的同志并加入國民黨,卻帶頭摧毀國民黨的理念、撕裂國民黨。他贊揚皇民史觀,附和軍國主義,完全無視軍國主義曾為中國帶來的災難。
李登輝在晚年時,一方面用“我不是我的我”來逃避面對真正的自我,一方面不斷以媚日言論向日本輸誠。最終,李登輝尋求的是自己在日本史上的歷史地位,因此他選擇為日本的殖民侵略涂脂抹粉,他主張釣魚島是“日本的領土”,嘲笑說朝野對釣魚島均是無知。
李登輝喜歡武士道,卻完全沒有武士道精神,也缺少日本文化中應有的忠誠與恥感。他一生都在背叛,試圖做過日本臣民、共產黨員、國民黨員及臺灣人。
在日據時期,那個絕大多數臺灣人民參與抗日或無奈做順民的被殖民年代,李登輝卻以皇民自豪。在那個中國處于內戰的年代,他已經了解到,加入共產黨是個可以選擇的戰略賭注。然而,當兩岸分治已成常態,他認為國民黨才是他權力與利益的歸宿。
他可以為了鞏固在國民黨內的權力而高喊統一,也可以為了政治勢力而與黑金結合。當他站穩當局領導人的職位后,卻對摧毀國民黨向來不手軟。卸任以后為了自保,轉以“臺獨教父”自詡。他經常將“臺灣人的悲哀”“臺灣主體性”掛在嘴邊,同時卻高調地諂媚日本殖民所為。
李登輝可以完全隨環境變化而改變其信仰與忠誠。當他慢慢了解,“臺獨”愈來愈不可能成氣候,他的言論開始再往日本靠攏。在其余生,他為了向日本證明他比日本人更日本人,不惜踐踏臺灣人民的尊嚴,更為了向日本輸誠表忠,也不再主張釣魚島屬于臺灣。李登輝已經決定放棄作為“臺獨”之父,而轉將臺灣作為他向日本歷史輸誠祭祀的獻禮。他自己清楚地知道,他一生的“德行”,不僅難容于中國史,也難容于臺灣史,他在意的是,可否在日本的歷史中留下一些肯定的文字。
俗稱的變色龍其實也是李登輝一生的寫照,為求權力與利益,他可以隨時進行背信式的投機操作。但他以前領導人之尊,每次做出背信忘義、背叛臺灣的言行,仍能得到泛綠人士的支持,甚而為他緩頰,問政請安者依然絡繹不絕,并引以為傲。臺灣的公廟特別多,忠孝節義更是民間價值的支柱,試問,如果我們的社會可以容許白臉李登輝如此行徑,臺灣還有善良的價值嗎?
“觀樹之陰影而知其高大,視人之論評而知其德性。”李登輝走了,如何看李登輝的為人,也反映出是個什么樣的臺灣人。晚年李登輝脫下臉譜,露出真面目,他最希望為他舉行葬禮并頒發“褒揚狀”的是日本政府,牌位上若能寫著“巖里政男”,他才真會含笑九泉。
(來源:“參考消息”微信公號,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