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7日-星期三
1975年3月19日,最后一批戰犯全部被特赦,特赦名單上第一個名字,就是黃埔一期生、蔣軍第十二兵團中將司令官黃維。
在黃維之后,我們還看到了很多熟悉的名字:軍統局北方區區長、徐州“剿總”前進指揮部中將副參謀長(后代參謀長)文強(《特赦1959》中的劉安國),保密局西南特區少將副區長、督察主任周養浩(《紅巖》中的沈養齋),第二十五軍中將軍長陳士章。
咱們今天的話題,就是來聊一聊最后一批被特赦的這三個將軍級戰犯:黃維、文強、周養浩,沈醉在回憶錄中詳細描述了他們在戰犯管理所的表現。細看之下我們就會發現,這三個人其實都有偽裝的成分,尤其是那個假裝積極的,骨子里一點都沒改變,直到被特赦那一天,才真正顯出了本色——其中的一個,我們應該說他是現出了原形。
很多人一提起戰犯管理所,就會想起功德林,其實功德林只是一部分戰犯們學習了一段時間的地方,他們在進入功德林之前,還在各地的戰犯管理所(名稱各不相同)呆了一段時間,沈醉是1957年10月之后,才跟“云南綏靖公署”副主任孫渡、江陰要塞司令孔慶桂、劉文輝部二十四軍參謀長王靖宇等人一起轉往北京功德林戰犯管理所。
在功德林戰犯管理所,沈醉這個善于交際、又比較幽默的原軍統局本部總務處少將處長、保密局云南站少將站長、中將游擊司令(剛晉升中將就被關起來了),很快就跟其他戰犯建立了良好的關系,跟徐遠舉和周養浩也“冰釋前嫌”,恢復了從前無話不談的交情。
除了徐遠舉、周養浩等原先的“同僚”,沈醉還跟另外兩個特點比較突出的人物過從甚密,在大家都被特赦后,他們又都在文史專員辦公室做了新同事。這兩個人,當然就是比較執拗的文強和黃維了。
黃維在戰犯管理所是個另類,沈醉在《戰犯改造所見聞》中專門有一章是介紹黃維的,其標題就叫“為發明,黃維難改造”:“由于他始終不放棄他這一主張,而把學習改造放在一邊,所以第一批特赦時,雖然他有很多優越條件可以爭取早日出去,他卻沒有輪到,但他滿不在乎……他堅決表示絕不改變他這一志愿(指研究永動機),所以幾次特赦都沒有他,直到1975年全部釋放時,他也得到了特赦。(本文黑體字均來自沈醉回憶錄,下同)”
黃維之所以把精力都用在“研發永動機”上,就是為了在學習的時候有借口不參加,為此他還跟康澤的手下董益三打過一架。
黃維雖然對特赦態度消極,但是1975年被釋放后,卻做出了一個讓很多人意外的決定:我絕不再追隨老蔣,我要為新中國的建設出一把力!
當年的特赦人員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填寫一張決定去向的表格,當時的選項有三個:一,留下;二,去臺;三,出國。
去臺和出國的,都會給予足夠的路費,而且去了還可以回來。黃維不假思索,拿起筆就填??戳它S維的選項,管理員老江(可能就是《特赦1959》中王英光的原型)攔住了他:“你得考慮一下,把表格上的須知再看一遍!”
黃維依然是那么執拗和倔強,還有點不耐煩:“這有什么好考慮的?要說考慮的話,我早在二十七年前被俘那一天就拿定主意了,如果能出獄,我一不出國,二不去臺,我唯一的愿望就是定居大陸!”
在戰犯管理所經常梗著脖子不服管教的黃維,這時候握著江管理員的手,眼圈居然發紅:“兄弟,我現在是公民,可以這樣叫你了。說走就走,突然離開你,心里不好受??!”
黃維在代表特赦人員發言的時候,脫離講稿吐露了心聲:“別人都說我發明永動機是幻想,其實為是考慮三年內戰,妨礙了國家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我才要搞科學實驗,把三年的損失奪回來,以補償罪孽之萬一!”
從黃維的發言和最后的決定,我們可以看出,黃維不是不知錯,也不是不想好,他有他的原則,也有自己獨特的彌補方式,所以他的即興發言,贏得了當場所有人的熱烈掌聲和喝彩。
跟黃維做出同樣選擇的還有文強,也就是電視劇《特赦1959》里那個兩番話撂倒兩個中將司令官(王耀武、杜聿明)的劉安國——此人背景十分復雜,有些名字不可提起。
文強是堅決不肯寫檢討的,讓他認錯,他的脖子比文強梗得還硬:“是我的表哥、老師、同鄉、上級沒把我教好,要認錯,也得他們認!”
文強在戰犯管理所的表現,就像一個叛逆的孩子,知道自己錯了,但卻偏偏不認,還找出他自己都覺得不靠譜的理由,弄得管理員們哭笑不得,只好在每次上報特赦名單的時候,都把他忽略過去——把文強報上去,那就是給領導出難題。
文強在1975年特赦后,很快就成了文史專員辦公室的核心人物,后來大家票選學習小組組長,文強得票最多任組長,沈醉得票第二任副組長,杜聿明、黃維、鄭庭笈、邱行湘、董益三、李以劻都很認可他們的能力。
跟倔強的文強、黃維不同,曾位列“軍統三劍客”的周養浩,在戰犯管理所表現得則有些積極過頭了,他甚至一度以為自己應該第一批被特赦。
當得知第一批特赦人員名單上沒有自己的時候,徐遠舉和周養浩大喊大叫,顯得比誰都“委屈”,弄得其他正規軍的將軍們側目而視:徐遠舉和周養浩要是能第一批特赦,功德林也剩不下幾個了!
徐遠舉和周養浩的罪行,絕大多數讀者都知道,當年沈醉沒敢把他們放出昆明,也是因為這倆家伙罪孽深重,放跑了不好交代:“他們都是重慶大屠殺、大破壞的直接參與者和主持者!”
因為沈醉沒有提供機票并泄露了他們的藏身之處,周養浩在相當一段時間都對沈醉恨之入骨,還差點用小板凳把沈醉腦袋打開花。
吃了沈醉外面朋友送來的美食,花了沈醉外面朋友送來的錢,周養浩跟沈醉的關系有所改善,在學習上也表現的很“積極”。
1975年3月19日,被特赦的周養浩終于不再偽裝了,他跟文強、黃維做出了截然相反的選擇:赴臺去找老蔣!
周養浩偽裝了二十多年,做出了最不明智的選擇,所以沈醉在后來的回憶錄中,對他只字不提。
周養浩當了半輩子特務,偽裝了四五十年,最后卻因為情報不準而栽了大跟頭——他不知道當時老蔣已經病得只剩一口氣了(1975年4月5日辭世),他想哭都找不到廟門,人家根本就不接收他。
周養浩就這樣消失在了人們的視線中,而沈醉、黃維、文強等人留下來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過得也都相當不錯,他們都分了好樓房,工資也比別人高出一大截。
機關算盡太聰明,只落得飄零海外孤獨終老,黃維文強早已把這個特務遺忘。熟悉那段歷史的讀者諸君,對這三個人也會有一個精準的評價:做人,還是真實一點好,即使有些執拗也不要緊,可能不像周養浩那樣,騙了一輩子人,最后把自己騙了。
來源:半壺老酒半支煙今日頭條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