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5日-星期一
軍委無線電學校舊址
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重要時刻,在烽火連天的革命戰爭年代,有這樣的一些“聽風者”學校勇擔歷史重任,為黨和國家培養出一大批優秀的情報保衛干部,為黨的隱蔽戰線提供了薪火相傳、生生不息的源頭活水。
無線電通信干部的成長搖籃
為適應革命形勢發展、作戰指揮需要,黨中央高度重視并發展無線電通信工作。1931年3月,無線電技術人員曾三、伍云甫、涂作潮到達中央蘇區,舉辦多期無線電培訓班,并在汀州市創建了軍委無線電學校(后改稱紅軍通信學校)。學校因材施教,按照學員的文化程度循序安排識字、無線電報務等課程,繼而增設外文、勤務用語、通報手續等課程,有效保障學員學習質量,為我黨培養了一大批無線電技術人才,充實了紅軍的無線電通信力量,涌現出鐘福祥、錢江、肖森、趙賓玉、唐陶德等通信技術領域的領軍人物和骨干。
從繳獲的“半部電臺”和俘虜的敵方報務人員起步,軍委無線電學校為紅軍建立起自己的無線電通信人才隊伍。這些紅色“聽風者”在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中充分發揮“千里眼”“順風耳”的作用,屢建奇功。
情報保衛干部的專業學校
中央特別工作委員會成立后,把挑選和培訓情報保衛工作的骨干力量作為重要任務。1938年2月至1939年1月,中央特別工作委員會連續舉辦了三期情報保衛培訓班,開設的課程有黨的建設、統一戰線、秘密工作、情報學、偵探學、審訊學、部隊鋤奸保衛等。
中央社會部成立后,著重進行了情報保衛干部和電訊專業人才的培訓工作。1939年至1941年期間,中央社會部在棗園先后舉辦多期情報保衛干部訓練班、通訊干部訓練班。此外,中央社會部還依托陜北公學和西北公學訓練情報干部。中央社會部的培訓內容主要是政治學習和專業訓練,比如密碼使用、電臺報務、照相密寫,以及如何在各種復雜環境中生活、工作,應付敵人突然搜查和襲擊等等。受訓人員大部分被派往日寇占領區和國民黨統治區進行秘密工作。隱蔽戰線在抗日戰爭時期舉辦的一系列培訓班課程豐富、內容詳實,為黨的情報保衛事業培養了大批骨干力量,既滿足了保衛黨中央和陜甘寧邊區的需要,又為抗戰勝利后向全國輸送干部奠定了基礎。
接管城市的保衛人才培養基地
1947年底,隨著石家莊的解放,接管大城市的問題被提上日程。中央社會部決定向地方抽調108名具有一定文化程度并且有情報保衛工作經歷的人員,組成情報保衛人員訓練班,集中到河北西柏坡旁的西黃泥村,接受接管大城市的保衛工作集訓。
中央書記處五位書記中,劉少奇、朱德、任弼時三位親臨開學典禮,中央社會部部長李克農主持儀式,擔任教員的都是富有實戰經驗的領導同志。學員們的教材,除了中央社會部副部長譚政文撰寫的《審訊學》,還有四本由黨的地下工作者整理的《北平概況》,涉及國民黨黨政軍組織機構、特務系統以及工商業管理、醫院、圖書館、報紙雜志、社團文化等情況。后因平津解放,這“一百單八將”提前結業,為維護解放后新社會的穩定、掃除國民黨殘留特務、肅清舊社會黑惡勢力作出重要貢獻。
情報保衛人員訓練班課程用書
來源:國家安全部微信公眾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