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社會調查 > 事件揭秘 > 閱讀信息
這個神秘的美軍P4生物實驗室,黑歷史多到爆
點擊:  作者:胡一刀&叨叨姐    來源:“補壹刀”微信公號  發布時間:2020-05-15 12:13:05

 

美國就是不讓你核查啊,所以它搞的所謂生物實驗等等說是民間使用的,不會用于軍事,但是為什么不能讓國際組織核查?《紐約時報》早在2002年就呼吁過,現在是時候調查美國的生物防御計劃,并建立監督了。18年已經過去,調查呢?監督呢?

 

1.webp (15).jpg

 

德特里克堡,近來頻繁出現在中外媒體上。

 

有說成德特里克堡生物實驗室,也有叫做美軍德特里克堡基地,其實,它的官方名稱是美國陸軍傳染病醫學研究所(United States Army 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Infectious Diseases, USAMRIID)。

 

USAMRIID,讀出來就是 you sam rid,就像是山姆大叔要擺脫什么東西一樣,所以這個地方有時也被叫做RIID。

 

過去50年中,RIID在傳染病研究與防治領域的領導作用是廣受認可的。1971年南得克薩斯的委內瑞拉馬腦炎病毒,1977年埃及的裂谷熱病,1993年美國多地暴發的漢坦病毒肺綜合征……它都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年3月18日的疫情通報會上,美國官員首次提到RIID,寄希望于它能在新冠病毒研究方面有所突破。

 

更廣為人知的是,借助國家地理制作的同名劇《血疫》,把RIID在1989年雷斯頓疑似埃博拉病毒泄露事件中起到的作用推到前臺,劇中的主人公南希就供職于RIID。

 

只是,關于美國陸軍傳染病醫學研究所,恐怕很多人并不知道它那些不為人知且臭名昭著的過往。

 

1.webp (16).jpg

 

 

在以前很長一段時間里,位于德特里克的研究基地不叫美國陸軍傳染病醫學研究所。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去年的一篇文章,大致呈現了德特里克的前半生。

 

那會的德特里克研究基地,被這篇文章描述為“美國中情局精神控制的實驗基地,也是美國政府最黑暗的實驗中心”。

 

它的大部分活動都是秘密的,1973年,它的主管銷毀了他們的大部分記錄。后來通過訪談和國會調查,一點點拼湊起來:在“精神控制計劃”以及用以殺死外國領導人的毒藥制造計劃中,德特里克基地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還要從78年前說起。

 

1942年,日本陸軍在中國發動細菌戰的事情震驚了美國軍方,美軍于是決定啟動一項秘密計劃——開發生物武器。

 

威斯康星大學生物化學家艾拉·鮑德溫受雇負責這一計劃,他將之選址在馬里蘭州卡托克汀山下一個被廢棄的國民警衛隊基地。原因之一即是,德特里克看上去與世隔絕,雖然距離首都華盛頓只有50英里,但周圍都是郊區。

 

1943年3月,美國陸軍宣布改名為德特里克營地,將其指定為陸軍生物戰爭實驗室的總部。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德特里克的重要性逐漸降低,原因很簡單:美國有核武器了,不再那么迫切需要生物武器。

 

1.webp (17).jpg

 

然而,之后兩件看似無關的事情再次觸動了剛成立的中情局,德特里克也因此被賦予新的任務。

 

第一件事是1949年對匈牙利天主教會樞機明曾蒂·約熱夫的審判。在審判中,站在被告席上的約熱夫迷迷糊糊,目光呆滯,夢游似地問一句答一句,他還是說了不少聽起來明顯離譜的話。最后他以叛國罪被判終身監禁。

 

美國陸軍的一名情報顧問當時說:“他們偷走了他的靈魂。”

 

第二件事是朝鮮戰爭結束后,據披露,許多美國戰俘在譴責美國的聲明上簽了字,甚至有些還承認犯了戰爭罪。

 

中情局對這兩件事提出了相同的解釋:洗腦。中情局一廂情愿地認為,共產主義陣營一定有某種能夠控制人思想的藥物或技術。雖然當時并沒有任何證據可以支持這一結論,但中情局仍然一股腦扎進這個臆想里。

 

即使在多年后,這出荒誕鬧劇尷尬收場時,中情局也沒有意識到:這世上真正被“洗腦恐懼”洗腦的,只有它自己。

 

再說回到1949年。陸軍在德特里克營地建起一個絕對機密的化學家小組,它的任務就是研究有毒細菌的軍事用途。

 

一個重要人物這時出場了。中情局秘密行動部門的負責人艾倫·杜勒斯聘請西德尼·戈特利布來負責這一項目。此后的22年中,“洗腦大師”戈特利布職業生涯的大部分時間里,都在孜孜不倦尋找一種方法來摧毀人的意識。他測試過數量驚人的藥物組合,通常還輔以電擊等折磨手段。

 

《首席投毒者:戈特利布和中情局對精神控制的追尋》一書的作者斯蒂芬·金澤將戈特利布稱為“美國的約瑟夫·門格勒”。后者是臭名昭著的“死亡天使”,奧斯威辛集中營的納粹“醫師”。

 

金澤講述了有關戈特利布干過的那些駭人聽聞的事情。其中一個實驗是,肯塔基州的7名囚犯被喂了連續77天“兩倍、三倍,甚至四倍”的致幻藥。沒有人知道這7名黑人的命運,他們可能已經死了,臨死都不知道自己是中情局“精神控制計劃”的一部分。

 

這些實驗摧毀了許多人的意識,并造成了未知數目的死亡。給受害者使用的許多藥水、藥丸和氣霧劑等都是在德特里克制造的。

 

戈特利布的試驗在上世紀60年代初以失敗告終。

 

1.webp (18).jpg

 

 

“精神控制計劃”徹底宣告終結是在1970 年,美國總統尼克松下令禁止在美國境內研發攻擊性生物武器,所有生物毒劑均須被銷毀。

 

但如果誰就此以為,這場近20年的“洗腦”鬧劇沒有留下任何遺產,就大錯特錯了。

 

從那以后,美國陸軍的各個實驗室轉為和平用途,美國陸軍傳染病醫學研究所也因此成立,其宗旨也改為致力于研發保護性疫苗,集中精力研究控制致命微生物的手段。

 

簡單說,就是探索如何阻斷恐怖病毒在人類中,點燃爆發性致命傳染的鏈條。

 

RIID是美國263個注冊為使用危險病原體和毒素的設施之一,其中有67種高危病原體,包括埃博拉病毒、炭疽、鼠疫等。它們大多沒有疫苗,一旦泄露,都將在社會造成大規模混亂和死亡。

 

這些年,RIID陸續被爆出不少的安全漏洞。

 

2001年的炭疽恐怖襲擊事件。2001年9月,一個曾在RIID工作的人把帶有炭疽桿菌的信件寄給數個媒體和兩名民主黨參議員,造成5人死亡,而嫌疑人2008年才被鎖定。

 

2014年的防護服破損事故。《今日美國》報2015年根據聯邦《信息自由法》獲得的實驗室事故報告顯示,RIID的防護服在2013年和2014年的20個月內,至少出現過37起破裂或穿孔事故。

 

2014年5月的一天,一位RIID的科學家注意到,在離開實驗室進行淋浴消毒時,他們的腿被打濕了。另一名工作人員說,在接受消毒液時發現遮面板上有個洞。

 

RIID的官員拒絕接受采訪,后來RIID在書面聲明中說,BSL-4實驗室的防護服會定期更換。即使出現破損,防護服內的正氣壓也會阻止病原體的進入。

 

1.webp (19).jpg

 

2019年的廢水處理違規。去年8月,CDC發現RIID沒有“足夠的系統來凈化廢水”。實驗室的發言人說,他們的蒸汽滅菌設備在2018年5月就遭到了洪水的破壞,只好使用化學凈化的方法。也就是說,在長達一年多的時間里,這家實驗室的廢水處理方法是違規的。

 

據媒體報道,CDC發現的問題比這多多了。

 

CDC認為,這個研究所沒能落實和持續執行保證特定物品或病毒安全的控制措施。雖然沒有說明具體違規情況,但媒體猜測這可能指的是,作為P4實驗室,這個研究所在特殊防護設備、氣流控制和標準操作程序等方面有漏洞。

 

今年3月,美陸軍退役上校戴維·弗蘭茲在和《細菌:生物武器和美國的秘密戰爭》作者朱迪思·米勒聯合署名的一篇文章中直言了RIID的管理不善。

 

弗蘭茲1993-1995年是RIID副主任,1995年-1998年任主任。

 

1.webp (20).jpg

 

弗蘭茲指出,RIID的問題之一就是沒錢。他援引了《每日野獸》的報道說,國防部扣留了包括RIID在內的軍事實驗室總計1.04億美元的研究經費。沒錢的話,項目不僅要停,也留不住科學家。弗蘭茲感慨道:“實驗室已經淪為五角大樓的孤兒。”

 

1.webp (21).jpg

 

其二是行政干預過多。從研究所主任的選拔來看,以前都是從陸軍實驗室研究人員中提拔出來,但在過去10年里,RIID一共換了五任所長,沒有一個是懂行的科學家,他們怎么能夠充分理解復雜的P4實驗室結構和廣泛的研究任務。

 

其三是人員流動性大。1998年時,RIID的工作人員中,穿制服的軍事科學家和技術人員以及文職人員大約各占一半,承包商雇員只有兩個。但是在現在的800名員工中,大約有300名是承包商,流動性快,士氣也低落,難以吸引到年輕的科學家。

 

《紐約時報》2002年曾經采訪過一位1986年-1997年在RIID工作過的蘭德福先生。蘭德福說,研究所只有“一個非常松散的組織,近乎沒有”。他說,我在那里工作了11年,從來沒有人問過他“你整理的東西放在了哪里”。就連他離職的時候,連續3天抱著紙箱出入,也沒有人查看。

 

蘭德福說,“我當時做的試驗與肉毒桿菌有關,它是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之一”。但可笑的是,“如果找不到顯微鏡,會是個麻煩。但你把可以殺死數千人的5微克肉毒桿菌放錯了,卻沒有人會發現”。

 

 

 

RIID被爆出這么多問題,為什么這些年沒有看到多少改觀?這就要說到它與美國軍方,以及CDC的微妙關系了。

 

擁有美國軍方唯一的P4實驗室,表面上看不再從事生物武器研究,肩負的使命主要是醫學防護。這個研究所總有許多項目在同時開展,例如研發針對炭疽或肉毒桿菌等各種細菌的疫苗,研究有可能以天然疾病或戰地武器方式,侵襲美軍士兵的各類病毒。

 

雖然這是美國陸軍下屬的研究所,也是美國軍方唯一的P4生物實驗室,但是因為很多項目跟民間息息相關,而且項目的經費來源有不少也是從政府劃撥,所以在業務上美國疾病與控制中心(CDC)對這個實驗室有指導權。

 

1.webp (22).jpg

 

美國CDC與陸軍傳染病研究所的關系非常微妙、復雜。

 

CDC是國家的行政執法機構,任務是負責對流行性疾病和傳染性疾病的監測、預防和控制,它在緊急情況下可以對相關人員和地區進行強制隔離,切斷其進入通道;它還有權在疫區內,對染病畜禽進行強制撲殺,其權力不能說不大。

 

這個機構于1946年組建時被稱為防治傳播疾病中心,以取代其前身戰區瘧疾控制項目,多少與軍事有些相關色彩。在二戰期間,建有軍事基地的地區蚊蟲肆虐,該項目曾努力制止攜帶瘧疾病毒的蚊子將其傳染給民眾。

 

即便現在,美國疾控中心與軍方也是有合作的。

 

在人員和科研項目上,美國陸軍傳染病研究所就雇傭了軍方和民間科學家以及高度專業化的人員。其研究人員經常與美國CDC、世衛組織以及世界各地的主要生物醫學和學術中心展開合作。

 

雖然美國如今公開說不搞生物戰,不再做生物戰的相關準備和技術研究,但是實際動作可能并未停止,只不過更隱蔽了。

 

比如去年12月,《禁止生物武器公約》2019年締約國會議開幕。美國作為締約國長期獨家阻攔公約核查議定書談判。當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就表示,公約一共有183個締約國,包括中國在內的絕大多數締約國都主張談判一項旨在全面加強公約,包含核查機制的議定書。但是,近20年來,美國一直獨家阻擋重啟核查議定書的談判,美方給出的理由是生物領域不可核查。

 

這是什么意思,其實大家心里都明白。美國就是不讓你核查啊,所以它搞的所謂生物實驗等等說是民間使用的,不會用于軍事,但是為什么不能讓國際組織核查?

 

《紐約時報》早在2002年就呼吁過,現在是時候調查美國的生物防御計劃,并建立監督了。

 

18年已經過去,調查呢?監督呢?


(執筆:胡一刀&叨叨姐;來源:“補壹刀”微信公號,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