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9日-星期六
近日,“知恥”后的中國“芯”,這幾天連續傳來好消息!
壹 驕傲!我國首款云端AI芯片發布!
北京時間2018年5月3日,一場備受科學界矚目的發布會在上海舉行——
中國科學院當天發布國內首款云端人工智能芯片:Cambricon MLU100。理論峰值速度達每秒128萬億次定點運算,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恭喜中國...
▲寒武紀Cambricon MLU100芯片
據悉,該芯片未來將在智能手機、智能音箱、智能攝像頭、智能駕駛等不同領域。大顯身手。
而這已經是寒武紀推出的第三代產品。在此之前,寒武紀于2016年推出的國際首款商用終端智能處理器,已經應用于上千萬臺智能手機。
值得一提的是,在發布會上,不僅有寒武紀的新芯片推出,聯想、曙光和科大訊飛等企業也同時發布了基于寒武紀芯片的應用產品,一個新的產業生態正在形成。
貳 自豪!“中國芯”領先世界!
北京世界2018年4月23日,中國電科在福州舉行的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發布了業界實際運算性能最高的數字信號處理器——“魂芯二號A”。
▲中國電科魂芯二號A芯片
“魂芯二號A”采用全自主體系架構,研發歷時6年,突破了控制器設計等多個技術難題,獲得國家技術發明專利、軟件著作權等科技成果30余項!
擁有當前業界實際運算性能最高的DSP核,實現了對國內外同類產品性能指標的超越。
美國德州儀器公司生產的TMS320C6678芯片,是目前國際市場上通用的DSP產品。與其相比,“魂芯二號A”實現性能的全面超越!
“魂芯二號A”運算效能比德州儀器公司TMS320C6678提高3倍,實際性能為其1.7倍,功耗下降三分之一,在可靠性、綜合使用成本等方面全面優于進口同類產品。讓我們再次恭喜祖國...
成功并非一蹴而就。從研發“魂芯一號”到推出“魂芯二號A”,中國電科的科學家們用了整整12年,匯聚了眾多科研人員的心血和汗水。
據悉,“中國芯”一經推出,頓時就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很多網友都表示難以置信,其實,這是千真萬確的!
要知道,這次消息的來源是國資委,另外,“魂芯二號A”的發布方,也并非是一般性企業,而是中國響當當的央企老牌科技巨頭:中國電科。
載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北斗衛星導航工程...在國家多個重大專項中,中國電科都承擔著規劃和總體設計工作等重要攻關任務。
就在輿論陷入對中國半導體行業“缺芯少魂”的反思與爭論之際,中國科學界這幾天連續發布兩項重大芯片成果,顯示著中國在突破芯片困境的道路上,正邁出堅定步伐。
在我們為“中國芯”如此迅速取得突破而長舒一口氣的同事,中興的事件,都不禁讓我們想到了這個中國人。他是一個極具遠見的中國院士。早在23年前,就拼命告訴人們中國芯有多重要,可他卻被趕出了聯想公司,還被人們嘲笑……
他,就是倪光南
倪光南生于1939年,浙江鎮海人。當時正值日本侵略中國,幼小的他不得不跟著父母四處逃難,這段痛苦的經歷,讓他深刻意識到,國家富強才能不受欺負,從那時起,他就立下了強國的志向。他卻因為一件事,毫不猶豫就選擇了回國。
一天,他逛街時看到一家鞋店,櫥窗里陳列著各種外國生產的皮鞋,而“中國制造”的鞋,被亂七八糟地丟在一個筐里,1.99元一雙任揀。這件事深深觸動了他,他心想:“中國制造”什么時候才能,不與“簡陋”、“低級”連在一起?
于是1983年,他毅然放棄加拿大的高薪回國,朋友們都說他傻,可他卻依然堅持自己的選擇,他說:“如果我不回來,我此后所做的一切,不會對“中國制造”有所幫助。”
80年代的中國,個人計算機市場日漸萌芽,那時國外進口的計算機又昂貴,又無法識別漢字和操作中文系統,在這樣的背景下,他發明了“聯想功能”:利用國文字中詞組和同音字的特性,建立起自己的漢字識別體系。他將自己這項跨時代的技術研究,命名為“聯想式漢字系統”。
1984年,中科院計算所,為轉化科技成果創辦了計算機公司,而他被聘請為公司總工程師,他覺得自己有了一個更大的夢想舞臺,便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渴望帶領這家公司走上世界!
他將自己辛苦研究出來的,聯想式漢卡的全部技術帶入公司,而且一進公司,就開始通宵達旦地工作起來。
經過幾個月的奮戰,1985年5月,他向市場推出了適用于,PC機的第一型聯想式漢卡,他的“聯想”漢卡當年就銷售了300萬,創造了重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也徹底改變了整個公司的命運。最終,連公司名字都改成了“聯想”。
之后,他擔任公司董事兼總工,主持開發了聯想系列微機,確立了公司的主營業務。1992年,他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994年,他眾望所歸,成為了首批中國工程院院士。
也許是作為科學家的敏感,在聯想集團勢頭一片大好時,他考慮的不是,如何賺更多錢,如何擴大規模,而是考慮,如何擁有聯想自己的核心技術,他希望下一步全力開展“中國芯”工程。
然而公司高層卻認為,有高科技產品不一定能賣得出去,只有賣出去,才有錢。
他和總裁柳傳志的意見不合,因此開始了一場持續半年的“戰爭”,每天的會議上兩人都要辯論。而在1995年6月30日,就在聯想上市的前夜,他這個聯想的大功臣,居然被免去了總工程師的職務!
從1995年離開聯想后,他就開始不停地跟人們強調,中國要發展IT核心技術,特別是自主操作系統和國產CPU,這關系到信息安全,也關系到產業持續發展的問題。他說:“我國現在應該大力開發自主操作系統,不可不搞,不可慢搞”。
2013年他更是直接上書中國最高領導人:基于共享軟件架構,開發發展中國自主可控的操作系統。而習手寫批示了200多字:計算機操作系統等信息化核心技術,和信息基礎設施的重要性顯而易見,我們在一些關鍵技術和設備上,受制于人的問題必須及早解決。
2016年,他又公開說:“航空飛機被波音、空客所壟斷,總數量也可能只是數十萬級別。但全世界幾十億臺智能終端,只有三種操作系統:蘋果、安卓和windows,這種壟斷在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例。智能終端操作系統的壟斷不打破,終端安全和大數據安全也就無從談起,中國要成為網絡強國,必須解決智能終端操作系統被壟斷的問題。”
2017年,他又提到:沒有核心技術,只能給國外企業當“馬甲”。核心技術受制于人,是我們目前中國最大的隱患,而且不要指望能夠買到核心技術,因為外國對我們的方針,從封鎖禁運變為技術合作,可往往是以合作之名,行穿馬甲之實,實際上,是希望中國放棄追趕,停止構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術體系,這樣,中國就會永遠的依賴進口。
而就在2017年年末,在首屆中國網絡安全產業高峰論壇上,已經78歲高齡的他,還在發表演講,再次呼吁:我國的信息基礎設施,以及信息化所需的軟硬件和服務,大量地來自于外國跨國公司。由此構成的基礎設施或信息系統,就像沙灘上的建筑,在遭到攻擊時頃刻間便會土崩瓦解。
他付出這么多,最后自己什么都沒得到,一世英名毀了,項目失敗了,自己的日子還過得越來越差,他出行騎的只是一輛老舊的自行車,身上穿的棉服,居然還是2001年的那一件。
而就在2018年的4月,卻讓我們所有中國人,都重新認識了這位老人!所有中國人這才發現,中國“芯”究竟有多重要,而更讓人感到恐怖的還不止于此。
除了中興,中國的企業,大部分都是走中國設計全球采購的道路,也就是說在這場中美貿易戰里,扼殺中國企業的主動權,是掌握在美國人手里的!只要美國愿意,還會有第二個中興、第三個中興,第一百個中興……
現在回看,我們才發現,這位已近耄耋之年的老人,是多么地有遠見,可遺憾的是,他拼命呼喊了20多年,卻始終沒有一個人,肯去認真地,好好地聽一聽他說的話,結果現在,全部中國人,都不得不為“無芯”買單!
2018年,這位老人已經79歲了,可他還在堅持,還在為中國自主可控的芯片與操作系統奔走呼吁。
他是真正的學者,是真正的科學家,更是真正的中國良心!一腔報國志,執著50載,院士倪光南,今天你值得我們所有國人的致敬和點贊!
有時候實在是感概:真理也許真的掌握在少數人的手里!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