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年初,烏軍在庫爾斯克地區發起猛攻。烏克蘭希望通過這場戰爭,轉移俄軍的注意力并為自己贏得談判上的主動權。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情況并沒有按照烏克蘭的設想發展。如今的庫爾斯克,已經成了烏克蘭和俄羅斯對峙的新前線。而俄軍并沒有被牽制,相反他們在頓巴斯和紅軍城展開了聲勢浩大的進攻,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面對澤連斯基提出的“領土換領土”一說,俄羅斯更是一口回絕。從戰爭打響后的一系列表現來看,俄羅斯軍隊在庫爾斯克的行動迅速而果斷。根據俄軍官宣的統計數據,目前俄羅斯已經從烏軍手中奪取了14個村鎮。時至今日,烏軍在庫爾斯克地區的掌控范圍變得越來越少。從行動的節奏上看,俄軍的每一步都顯示了其加速決戰的意圖。烏軍雖然拼命在庫爾斯克區域集結精銳力量,但在俄軍的視角里,這片區域更像是一個完美的“殺敵場”。俄軍以少量的精兵巧妙控住戰局,逐步消耗烏克蘭的力量。俄軍的火力配置也很完善,從無人機到各種重火器,都按照預定方案有條不紊地進行打擊。現在看來,烏克蘭的冒險舉動并未如愿以償,而俄軍則展現了其戰略調整的靈活性和震懾力。如今局勢的發展,更是超乎了許多人的預料。

俄軍在庫爾斯克戰場上的表現堪稱一場“精準打擊”的教科書示范。面對烏軍,俄方并沒有一味依靠傳統火力進行長時間轟炸,而是重新調整戰略,將重點放在了高效、精準的攻擊上。首先,俄軍大規模引入了光纖無人機,這種無人機能對烏軍的重裝備和車輛進行毀滅性打擊。雖然對烏軍工事的破壞力有限,但這也不是什么問題,畢竟烏軍壓根沒時間在庫爾斯克修建像樣的防御工事。與其在正面沖突中硬碰硬,不如用技術手段削弱敵人,這種打法顯然更加經濟實用。與此同時,俄軍擴展了遠程火力的打擊范圍。通過“伊斯坎德爾”導彈、遠程火箭炮以及前線航空兵的轟炸,他們持續摧毀烏軍的重要后勤節點,尤其是那些位于烏克蘭蘇梅州的指揮機關、物資倉庫和交通線。這種打擊方式不僅讓烏軍的前線補給變得異常困難,還大幅削弱了烏軍的作戰能力,使得前線烏軍愈加孤立無援。

再加上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與美方交惡,在失去美國援助的情況下,烏軍可謂是雪上加霜。美國的軍事援助一斷,烏軍的防空系統、遠程打擊兵器定位瞄準系統均失效,戰場武器彈藥供應頓時捉襟見肘。這不僅直接影響了烏軍的作戰能力,也動搖了部隊的士氣。如今的庫爾斯克,成為了烏克蘭難以承受的戰場重負。而俄軍通過在此精準打擊與戰略封鎖的組合技,進一步穩固了自己的優勢。在庫爾斯克戰區,伴隨俄軍不間斷的精準打擊和戰略封鎖,烏軍陷入了士氣低迷、節節敗退的困境。連日來的壓力不僅來自外部強敵,內部的種種問題也加劇著這一切。庫爾斯克地區的烏克蘭士兵面對著巨大的生存壓力,只能選擇撤退或投降。在這樣的情況下,一些外國雇傭兵也失去了繼續留守下去的勇氣和動力,紛紛開始撤離。混亂之中,小股的烏克蘭士兵逃亡事件頻發,他們已無心再戰,只求能夠活著返回家園。

俄軍的合圍策略正在生效,烏軍幾乎成了一群被困在迷宮中的羔羊,找不到任何出路。被俘的烏軍士兵透露,他們的通訊指揮早已陷入混亂狀態,突擊部隊夜間突圍時,遭到友軍部隊炮火打擊幾乎全軍覆沒,只有很少的人僥幸活了下來。隨著美國暫停情報支持,這種誤傷事件發生的概率只會越來越高。更糟糕的是,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西爾斯基也束手無策。他再也無法為庫爾斯克的烏軍輸送增援力量,好不容易組建的動員部隊在蘇梅州境內就被強大的俄軍火力摧毀得七零八落,所謂的增援如同鏡花水月。

面對這樣的困境,烏軍在庫爾斯克的戰略似乎正在全面崩盤。如此不利的戰局下,烏克蘭要如何突圍,如何翻盤?答案似乎并不明朗。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修訂發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