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國政府批準對臺灣軍售,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在搞美國軍艦在臺灣海港停靠的議案,而美國軍艦又侵入我西沙領海(個人認為中國九段線之內都是中國領海,而不限于南海島礁的十二海里),美國對中國的挑釁行動又有抬頭之勢,而且涉及的是中國的臺灣和西沙領海等根本不存在主權爭議的核心利益。
不僅如此,在印度總理訪問美國前后這段時間,印度軍人越境干涉我國在西藏朗洞地區的基礎設施施工,而且態度強硬,拒絕撤出,印度陸軍參謀長號稱印度此次行動是為“2.5線戰爭”做準備,并聲稱“2017年的印度已經和1962年不一樣了”。
中國承受的安全壓力,在短暫的減緩之后,又突然增加。
怎么看待近期出現的這些安全挑戰?我覺得還是應該站在中國崛起的大背景和當代世界格局變換中去分析。
有人搗亂,有人挑釁,這是中國真正崛起之前的常態。沒有平坦的崛起之路,也不要指望所有國家都對中國的崛起選擇圍觀而不是破壞和阻撓。
目前中國正處于這樣一個特殊階段:中國正在從韜光養晦到有所作為的過渡階段,既有保守的一面,又有積極主動的一面,既有防守,又有出擊。比如,既有美國和印度對中國的挑釁,也有中國在南海的“種島”行動,在美國對伊朗發出戰爭威脅的時候,中國海軍出現在霍爾木茲海鮮和伊朗舉行聯合軍事演習,而中國的“中巴經濟走廊”對印度形成巨大的戰略壓力。中國的“一帶一路”擴張經濟勢力范圍的同時,“上合組織”也擴張至伊朗邊界,中國也公開表態支持伊朗加入上合組織,這意味著伊朗加入中國的安全保護只是時間問題。一旦伊朗加入上合,標志著中俄的安全力量在中東會師,到時候,俄羅斯從敘利亞往東使勁,而中國可以從伊朗往西用力,中俄聯手,才能順利貫通鏈接敘利亞、伊拉克和伊朗的什葉派弧線,光靠俄羅斯之力,守住敘利亞都有相當的難度。而什葉派弧線貫通之日,美國在中東的安全框架崩塌了一半,美元的中東石油基石也會動搖,中國在中東的安全事務上有了話語權,石油人民幣也會有了堅實基礎,中國規劃的“一帶一路”也可以打通到地中海東岸。 “一帶一路”貫通歐亞,意味著美國從還海權時代的中心變成陸權時代的邊緣國家,建立在海權基礎上的美國霸權也就“歷史終結”了,五百年的西方控制的世界主導權也會再次回到東方。
所以,對于世界格局中的攻防之勢,還真是不能簡單以一兩個事件就下定論。現在從地緣經濟看,世界是中美歐三極,俄羅斯經濟越來越依賴中國;從地緣政治角度,世界是中美俄三極,美歐矛盾升級,但歐洲還沒擺脫對美國的安全依賴。世界整體的政治和經濟秩序正在變遷中。美國的整體實力正在下降,國內的經濟空心化,讓美國維持世界的霸權地位越來越力不從心。美俄的矛盾已經不可調和,美歐的罅隙正在擴大,而中國的勢力正在快速上升。世界格局的重塑,是以中美的此消彼長為主線的。
因為中國實力在上升,而美國實力在下降, 中美之間,在戰術的角度是美國對中國不時做出挑釁動作,美國通過臺灣問題,南海問題對中國施壓;但是在戰略的角度是中國在擴張,而美國在收縮。“一帶一路”的實施和上合組織的擴張,就是中國從經濟到政治進行擴張的表現;站在美國的角度,這種擴張也構成對美國全球地位和全球利益的挑戰。美國對中國,在實體經濟上面已無優勢,在軍事方面還有相當的優勢,在金融和輿論話語權方面的優勢最大。美國在軍事方面的優勢,則因為自己的戰略冒進,促成中俄的聯手而遭到很大抵消,無法順利轉化為地緣戰略的利益。美國在金融方面的優勢,因為經濟的空心化,也顯示出一定程度的力不從心。
而且,美國在這個過程中還多次出現重要失誤,這種失誤最突出的表現在美國在應對中俄方面的戰略方面。從奧巴馬時期,美國在首先遏制俄羅斯還是中國方面出現了彷徨,明明確立了東亞再平衡戰略,要把中國作為主要遏制對象了,還要在烏克蘭搞顏色革命,把俄羅斯逼的退無可退,迫使俄羅斯只能選擇和中國背靠背。在通過收回克里米亞,用東烏地區的獨立來警告烏克蘭不要輕舉妄動的加入北約,暫時穩住了家門口的局面之后,俄羅斯選擇在敘利亞政府岌岌可危之時,用進軍敘利亞打擊親美反對派力量,來減緩北約給自己的壓力。這一戰巧妙利用美國奧巴馬政府為重返東亞而收縮中東力量的時機,竟然隱隱然打出一個“什葉派弧線”的雛形,對美元霸權賴以存在的中東安全框架構成極大威脅。
而奧巴馬的亞太再平衡也進行的很不順利,成果了了。通過菲律賓在南海,日本在東海,韓國在黃海,想對中國周邊安全形成全面壓制,卻因為菲律賓新總統的改弦更張而南海失去了前進支點,又因為韓國的盧武鉉派贏得競選,朝鮮半島局勢也有所緩和。光靠日本遏制中國,顯得孤掌難鳴。所以美國就只能再次打出臺灣這張對中美之間最敏感的牌,用來牽動中國。看到中越最近在軍事方面趨于緊張,就派軍艦進入西沙領海,給越南打氣。再就是通過支持印度,讓中印死磕,消耗中國的國力,阻止中國的“一帶一路”在中巴經濟走廊的推進。
美國這些舉動反映了美國目前的心態。美國處在超級大國地位已經不穩,繼續維持霸權地位又感到力不從心,失去霸權利益又不甘心的階段。在心態上,美國既忌憚于中國的快速崛起,又沒找到遏制中國實力增長的有效辦法。而美國自己的力量已經無法同時壓制中俄,力量已經不足以選擇中東和西太已經無法同時保持進攻和威懾態勢。
和奧巴馬政府不同,特朗普是想把安全重心放在中東,終止東亞再平衡,實施中東再平衡,遏制俄羅斯在中東力量版圖的擴大,阻止“什葉派弧線”的打通。所以,美國在中東正在從戰略收縮轉變為戰略擴張,在西太是從擴張轉變為整體的收縮狀態。跟美國在實施亞太再平衡的過程中出現猶豫一樣,現在在實施中東再平衡的過程中也會表現出猶豫和反復狀態。因為中東和西太,是美國全球地位的三大支點中的兩個(另一個是北約),失去了哪個對美國霸權來說都不可承受,但在中俄的聯手的一東一西扯動之下,美國也陷入首尾難顧的尷尬境地。
不能兼顧,就只能選擇一個重點。美國已經把重點投向中東,保衛自己的中東安全框架不被俄羅斯沖擊垮塌,保衛石油美元不被石油人民幣取代。美國先后對敘利亞發射導彈和擊落敘利亞戰機,接受沙特的幾千億軍購大單,對伊朗發出戰爭威脅,又開始炒作敘利亞政府化學武器的話題,就是要把主要注意力投向中東,幫遜尼派對付什葉派。
美國選擇中東作為戰略重心,在西太會有一定的收縮,表現為中國周邊的軍事緊張和摩擦減少,但絕不代表美國在西太的偃旗息鼓。就算是為了配合美國的重返中東戰略,美國也會對中國采取一些挑釁行為,施壓阻止中國軍事和外交資源向中東的投放,美國最怕的中俄的安全力量在中東會師和聯手。
中國因為實力,還處于從韜光養晦向有所作為的過渡期,處于從守到攻的轉換期,對于這些直接的挑釁,整體表現的還是比較克制。美國和印度也看準了這一點,不時的在中國目前還不想解決問題的方向上采取挑釁工作。
中國還是想維持幾年的戰略機遇期,實現與美國經濟整體實力的逆轉,彌補軍事裝備與美國的差距,中國的國產航母和055驅逐艦先后下水,殲20、運20等先進武器正在如雨后春筍的出現,中國與美國的軍事差距正在以加速度縮小。通過五年的左右的準備時間,具備和美國在西太決戰的實力。有這個實力,才能把美國力量擠出西太,才能解決臺灣問題。
對中國來說,最適合自己的策略,是以時間換空間,還是目前中國的主要戰略,經濟力量通過“一帶一路”對外擴張,軍事力量開始沿著“一帶一路”尋找關鍵節點布局。但對于這個過程中出現的挑釁行為如何應對,正在考驗著中國的智慧。我覺得,美國因為重心已經放到中東,對中國的挑戰也會保持在不跟中國發生大規模沖突的限度內,具有一定的表演性質,主要是針對中國玩心理戰。中國及時派海軍力量驅趕,必要時擺出不惜一戰的態勢,迫使美國讓步。讓美國軍事從西太戰略收縮的最好辦法,是中國加大在中東的力量投入,圍魏救趙,聯合俄羅斯,廢掉石油美元,讓美國經濟無法繼續支撐自己的全球戰略。
但是印度這個國家,則有很大的不同,印度一直把中國作為自己的最大假想敵,這個國家又是自大和自卑心理兼具,他們的軍人越境而且不顧警告拒不撤回,中國太多的克制會讓這個國家的信心膨脹做出冒險之舉。
美國遏制中國崛起的希望還是布局在中國的第五縱隊,中國最大的挑戰還是在于此。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