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6日-星期三
最近,印度國防部公然宣稱要打贏“2.5”戰爭,吹噓同時打贏中國、巴基斯坦和印度國內的反政府勢力。這里且不提印度能不能同時打贏中巴。我們更關注這個“0.5”。這無疑是印度官方不打自招式的承認印度國內有嚴重的反政府分裂勢力存在,而且形勢已經發展到需要打一場0.5規模的內戰來“擺平”他。
這個反政府勢力,主要是指印度毛派運動。其于上世紀60年代末發源于西孟加拉邦的納克薩巴里鎮,以印度共產黨的名義號召推翻印度資產階級和大地主的政權,平均分配土地。為達到這個目的,號召農民和城市貧民從事武裝斗爭。
而印度官方長久以來,把這些活動定性為暴力、恐怖活動。該組織最活躍的印度中部至東部被稱作“紅色走廊”。印度政府部門認為,該組織是“印度國內最大的安全威脅”。近年來發生多起該組織襲擊印度警察和駐軍的事件,印度官方派軍隊和警察組織大規模的武裝鎮壓,但該組織并沒有被消滅,反而發展越來越廣泛,大有“紅遍半個印度半島”的趨勢。
目前的“紅色走廊”北起尼泊爾邊境,南至安得拉邦南部山區,大約覆蓋印度9個邦中的180個縣(2009年)。
這個地區,也是現代印度文盲率最高、最為貧窮的地帶,涵蓋了安得拉邦、比哈爾邦、恰蒂斯加爾邦、賈坎德邦、中央邦、奧里薩邦、北方邦和西孟加拉邦的部分地區。
但該地區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包括礦產、森林和潛在的水電。
安得拉邦的23個縣中有16個被印共(毛)影響;
比哈爾邦的38個縣中有15個被影響;
賈坎德邦的24個縣中有18個被影響;
恰蒂斯加爾邦的27個縣中有9個被影響;
馬哈拉施特拉邦的35個縣中有3個被影響;
奧里薩邦的30個縣中有9個被影響;
北方邦的75個縣中有3個被影響;
西孟加拉邦的19個縣中有3個被影響;
中央邦的50個縣也有多個被影響。
盡管印度目前號稱是全亞洲的第三大經濟體,但經濟總量也僅僅剛超過2萬億美元,分攤到高達13億以上的人口,人均GDP也僅僅1500美元多一點。但是印度歷史上沒有經過暴力革命和土改,以前的地主的后代還是地主,這導致印度根深蒂固的巨大貧富懸殊。印度國內仍有大批民眾,特別是偏遠農村地區的農民,在赤貧線掙扎,飽受貧窮、饑餓之苦。世衛組織將人的體重指數低于18.5視為長期營養不良。而在印度,36%至37%的人口都處于這個水平,一些邊緣地帶居民中營養不良者更是高達60%。
毛派所處的“紅色走廊”地帶,遍布高山、叢林,是印度欠發達地區,極少受到政府關注。由于印度各級政府的貪婪腐敗,這些地區的不少居民不僅流離失所,就連最起碼的生存都遭到威脅,只得奮起反抗。
印度政府在考慮如何根治毛派時,總在發展經濟和強硬打擊間左右搖擺,最終導致一事無成。印度安全部隊與毛派游擊隊員相比,戰斗力低下。最近幾年,有93名毛派游擊隊員被擊斃,但前去鎮壓的安全部隊和平民卻有166人喪生。
而且打擊毛派的行動,造成侵犯人權的事例不勝枚舉,參與行動的政府武裝人員在打擊毛派游擊隊的同時,還對不少無辜民眾施以嚴重暴行。
由于印度政府對邊遠地區的警務人員缺乏培訓和管束。而這些低素質政府部門人員對待印度農民的一系列惡行,也是促使毛派力量不斷強大的一個原因。
從整體上看,南亞地區的毛主義運動經久不衰,這和南亞各國人口密集,但經濟發展極端落后與不平衡有關。毛派已經在尼泊爾奪得過最高執政權,對印度的影響顯而易見。
南亞的毛派,一直在“議會斗爭”還是“堅持武裝斗爭道路”之間搖擺。另外,頻繁的內部分裂,也困擾著南亞毛主義運動。使得印度的毛派難以形成大的氣候。到21世紀,印度毛主義運動出現復興,一批毛主義政黨開始重新整合。
印度官方殘酷圍剿,對紅色走廊地帶進行經濟封鎖,切斷這些運動的經濟來源和戰爭物資供給;針對其領導人進行監控通訊信號,不斷發動“斬首行動”。
由于上述問題的存在,印度毛主義政黨在短期內,還很難成為該地區支配性的力量。但是深受封建殘余和資本主義剝削模式毒害的南亞地區,必然在長期范圍內,成為毛主義運動的溫床。再次出現類似尼泊爾革命那樣的毛主義運動高潮,也將是大概率事件。
主動引爆邊界對峙甚至戰爭,往往是印度政府轉移國內矛盾和民眾視線的屢試不爽的政治手段。這次印度軍方公然越界侵入中國境內干擾中國軍隊修路,而且還拉上不丹這個被他綁架的小國來倒打一耙;同時又推出2.5戰爭理論,等于變相承認印度國內的階級矛盾已經面臨爆發點。為了轉移國內矛盾,主動挑起和中國的邊境爭端。
長期以來,本著和平共處,互不干涉內政的原則,中國方面與印度的毛派沒有任何歷史和現實的聯系和交流,但是印度官方仍然不斷的往中國身上潑臟水,污蔑中國支持這些印度國內的分裂勢力。印度長期一貫的支持中國的分裂分子,卻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印度方面如此不可理喻,我們完全沒有必要再慣著他。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印度政府若繼續胡攪蠻纏下去,未來印度毛派在紅色走廊的武裝斗爭,不排除會爆發式壯大,真到那一天,印度政府哭都找不到地方。(第一軍情作者:瀚海狼山)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