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球82%的財富總值,流向了頂端1%的人口。
與此同時,許多普通工人一天工作長達11個小時,中間一直不能上洗手間,仍疲于應對基本溫飽和醫療需求。
“請回報勞動,不要酬謝財富”
2017年全球創造的財富總值中,82%流向了財富頂端1%的人口,而底端50%的人口幾乎顆粒無收。
據報道調查了10個國家近七萬名受訪人,超過四分之三的受訪者認為,其所在國家的貧富差距“太大了”。據報告,2017年全球億萬富豪們的財富增長額高達7620億美元,其增長量之大足以終結全球極端貧困狀態七次。
按照世界銀行2015年更新的國際貧困線標準,每日生活費低于1.9美元為極端貧困人口。報告指出,自1990年到2010年間,盡管生活在極端貧困狀態中的人口已經減少一半,但還有數億人口掙扎在貧困線上。
他們生活在廣大發展中國家,也分布在發達國家的社會底層。在緬甸,有項目支持為全球時尚品牌生產服裝的制衣廠女工,她們每天為掙得4美元的收入,必須工作長達11個小時,每周工作六到七天。而這仍使她們疲于應對基本的溫飽和醫療需求。
美國家禽養殖業工人,“沒有足夠的時間上洗手間,很多人不得不在工作時穿著尿布”。“我們早晨五點就要上班,一直工作到11點或者12點,中間一直不能使用洗手間”,“我都不好意思告訴他們我需要換片幫寶適(紙尿褲品牌)”,上述調查援引了一名在美國阿肯色州工作的女工的說法。
普通人靠努力工作增加財富,越來越難
國際勞工組織調查了133個富裕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狀況發現,最近幾十年,大多數國家都取得了顯著經濟增長,但從1995年到2014年,有近70%國家的工資水平,沒有跟上已經提高的生產率和經濟增長。
對于收入處底端的10%的人口來說,世界不平等實驗室近期發布的《世界不平等報告》指出,其年均收入25年中只增長了不到三美元。全球收入每增長一美元,只有13美分歸于財富底端50%的人口,有42美分都進入了財富頂端10%人口的口袋。
中國社會貧富差距也較大。貧富差距表現為收入差距和財產差距,近年來,中國收入分配差距一直在高位徘徊,隨著房地產、股票市場等發展,居民財產差距不斷擴大,頂端約10%的人群占有社會財富總額的60%。
“有錢人靠錢生錢,對富人來說或許是良性循環,但對窮人是惡性循環”。
富豪避稅現象嚴重
主流經濟學理論認為,社會不平等可在某種程度上激勵創新和投資。但報告表示,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目前全球極度不平等的狀況,并不能僅用才華、努力和承擔風險來解釋,“反倒更像是遺產繼承、壟斷或政府中裙帶關系帶來的好處”。
現有大約三分之一的億萬富豪,其財富來自遺產繼承。未來20年中,全球最富有的500人還會把約2.4萬億美元的財富,交給自己的繼承人。“這數量比擁有13億人口的印度全國的GDP還要高”,報告分析稱。
還有許多富豪逃稅,報告援引經濟學家布里埃爾?祖克曼的分析指出,全球財富頂端1%的人口逃避了約2000億美元稅收。因企業和超級富豪們的避稅行為,發展中國家每年至少損失1700億美元稅收收入。
普通人靠努力工作增加財富,顯得比較困難。在南非,社會中最富有的10%人口,賺取了該國所有工資收入的一半,處于財富底端50%的勞動力只能掙得其中的12%。
而一位就職于世界五大時尚品牌公司的CEO,其四天的工資即相當于一名孟加拉國制衣女工,一輩子能掙到的所有錢。
相對于財富底端人口,富裕家庭能投入到孩子身上的資源更多,包括教育和醫療資源等,還有社會關系網絡。在英國、法國、美國、意大利,樂施會表示,相比低收入的父親們,高收入父親至少把自身40%的經濟優勢傳給了下一代。
各國政府需制定切實計劃來減少社會不平等,應將財富頂端10%人口總體收入不超過底端40%人口收入總和作為目標。具體措施包括優先對極富有者征稅,為全民提供教育、醫療保健和社會保障等,以構建更公平的社會。
30%中國家庭“不堪一擊”
錢少了,債多了,勞動收入增加卻不明顯,這對于普通人來說意味著極高的債務風險。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自己住的房子,如果不抵押融資、不賣掉,那就是漲到天上去其實沒啥卵用。但眼下就到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現金流,資產固然增值了,但貸款還是要還的,生活還是要開支的。
在過去的好年景里,預期收入會一年比一年高,大家都信心十足,紛紛借錢買房和提前消費,所以,房價和消費都節節攀升。“新中產”、“消費升級”呼之而出,仿佛美好生活就唾手可得。
表面上看,家庭資產包越來越大了,有錢了。可實際上,這種富裕其實很脆弱,杠桿挺高,現金流挺緊張。普通收入家庭與低收入家庭除了房子,可能已經所剩無幾。一旦有意外,比如再遇到加息或者家庭成員生病、失業,現金流很可能就會出現問題,基本就得歇菜了。
最糟糕的情況,家庭可能就不得不變賣房產,到頭來一場空。
根據麥肯錫的一項調查,2022年前,中國整體債務規模將達到355萬億,屆時76%的中國城市人口將被視為中產階層。
在這些人當中,有多少人會是還不起錢的債務違約者呢?另外,就算還的起錢,但背負債務的人們會真正感到幸福嗎?被冠以“中產”的標簽,說的并不是有多榮耀,而是說有多苦逼。
有很多年輕人,在畢業之后,從事各種勞心勞力的工作,發誓要努力賺錢,好在35歲就退休,去從事他們真正有興趣的事業。
但是等他們真的到了35歲,卻發現自己背著巨額貸款,要付子女的學費,要養房子,還要養車必須加倍努力,繼續把自己累得半死。
目前,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房子和孩子已經把一半以上的年輕人都拍死在沙灘上了。而作為一個中年人,最怕的就是失業,最怕的就是被淘汰,最怕的就是減薪,美好生活的重擔都扛在兩個人的肩上,上有老下有小,只能乖乖打工還債。
除去債務還剩多少財富
無論是中產還是小康,中國家庭里,房子都是家庭資產配置的重中之重。
根據西南財經大學教授甘犁的研究,在中國家庭的資產中房地產占比已經達到了68%,而北京和上海更是高達85%。
2016到2017年,是中國人“財富大增值”的一年,在這一年期里,只要買了房,財富就直線上升。一年時間里,全國地產總價上漲了50%以上。也就意味著中國人的不動產財富總值增長了一半。
如今北上廣深杭多的是資產數百萬的中產,而數百萬的資產基本就是那套房子。
可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房子畢竟不是全款買的,基本都有房貸。財富盛宴的背后,是老百姓加足了杠桿。財富升值的背后,是鎖定了未來25年以上的現金流。
中國城市家庭的負債比例在不斷增加,住房按揭貸款成了家庭負債的主要組成部分,簡直可以說家庭的債基本都是房貸。當財富盛宴到了最高潮的時候,人們突然發現——財富是增值了,但錢沒有了。
之前網絡上還流傳一張各個階段的財務自由標準。第一階段,菜場自由,想買什么菜就買什么菜;第二階段,飯店自由,想去哪兒吃就去哪兒吃;后面幾個階段分別是:旅游自由,汽車自由,學校自由,房子自由,國籍自由......
在工資不漲,其他都漲的大環境下。很多人原以為自己已經實現了菜場自由,后來去了一趟菜市場,看了一眼進口水果和海鮮,還是被自己窮到,原來連自由的門檻都沒摸到。
這個世界上哪有什么所謂的中產啊,只有有錢的,有點錢的,和沒錢的。所謂的中產階級,聽上去非常體面,但是事實上,它有另外一個名字叫苦逼。
在中國,已經有超過1/3的家庭屬于高負債家庭,財務狀況非常脆弱,不堪生活一擊。客觀地說,大部分人其實是“被中產”的,而高負債才是大家的生活常態。
來源:加拿大中文報,作者:薛致遠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