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剛、劉震云的電影《一九四二》【點擊閱讀】中,有一個頗具諷刺意味的橋段——
河南因戰爭和大旱而變成了人間地獄,災民輾轉死于溝壑,但蔣介石卻無心救災。
重慶國民政府官員最關心的是如何能讓小學生整齊地喊出“welcome!”,以取悅于到訪的美國總統特使威爾基。
這反映出國民黨軍政精英面對美國時的弱勢心態,這也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官員面對宗主國或西方國家人員時的標準心態——生怕洋人不高興。
這種心理的內在邏輯是:不相信能夠依靠自己的力量維護自己的利益,更不相信自己能夠戰勝洋人,所以洋人的態度就是自己的利益,因此必須讓洋人高興。
當然,這種心理是深層次的。
直面這種心理是很尷尬的,有時候連蔣介石自己都不愿意面對,而是用國際禮儀呀、維護友誼呀之類美麗的說辭給遮掩過去,既欺騙輿論和老百姓,也騙騙自己——
免得夜深人靜的時候忽然覺得自己怎么這么寡廉鮮恥、面目可憎?自己都瞧不起自己。
蔣介石和史迪威的矛盾,有許多文章介紹,這里不再贅述,以后有時間單說。
總的來說,史迪威一點也不尊重蔣介石,給他起了一個藐視性的外號“花生米”。
蔣介石也對史迪威恨之入骨,覺得史迪威讓他受了“平生最大之恥辱”。
順便說一句,因為這個原因,同時也因為史迪威對共產黨、八路軍的正面評價,盡管四星上將史迪威對中國抗戰的貢獻遠遠大于“雇傭兵”陳納德【點擊閱讀】,但他在今日中國輿論場中的地位卻遠遠不如陳納德。
言歸正傳,接著說。
既然史迪威和蔣介石相互都不感冒,那么當史迪威奉調回國時,彼此冷淡而不失禮節地分手就可以了。
但這個時候,蔣介石的“深層次心理”惡性發作,他做了一件自取其辱的事——派何應欽給史迪威送了一枚“青天白日勛章”。
史迪威在美國的外號叫“醋喬”,其尖酸刻薄不留情面是出了名的。他正在為“敗給了”蔣介石而沮喪,蔣介石既然白送給他這樣一個痛快報復的機會,他豈能不加以充分利用?
于是,史迪威冷冷地拒絕了蔣介石的殷勤:“對不起,請你告訴你們的委員長,我不需要這樣的榮譽。”
說罷,便轉身走上飛機舷梯。在機艙門口,他又對身邊的副官以及不遠處的何應欽用英語爆了粗口:“讓那種玩意兒見鬼去吧!讓他去給一頭驢戴上吧,虧他媽的想得出!”
何應欽尷尬極了。
實事求是的說,盡管對史迪威頗有好感,但這件事情他是極其失禮的,畢竟他來自一個帝國主義國家,身上還有一些殖民者的傲慢作風。
只是,蔣介石何必非要用自己的熱臉去貼別人的冷屁股呢?真的,他完全可以不去拍這個馬屁。
當然事情也有另一面:
美國政府在召回史迪威返美的命令中規定,史迪威在接到調令后,在重慶停留的時間限為48小時。
這是一個不通情理的規定。但作為軍人,史迪威只得服從。在百忙之中,他還是處理了他心目中幾件重要的大事,其中包括親赴宋慶齡的寓所告別,并給朱德總司令寫信告別。
信中寫道——
致第18集團軍總指揮朱德將軍
親愛的朱德將軍:
由于我被解除在中國戰區的職務,我謹向您,共產黨武裝部隊首腦,為我們今后不能在對日作戰中同您合作深表遺憾。您在對我們共同敵人的作戰中發展了卓越的部隊,我曾期望與您聯合作戰,但現在此事已成泡影。
祝您戰斗順利并取得勝利。
我謹向您致意!
真摯的J.W.史迪威
1944年10月20日
這就是史迪威可愛的地方了,他知道誰最值得尊敬。
作為中國人,我們也要從史迪威的不同態度,悟出怎樣才能贏得美國乃至世界的尊敬——
緊緊地和中國人民站在一起,為中國的利益而奮斗!
這樣,不必討好任何人,就可以贏得全世界的尊敬!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