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中午12點,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已宣布從6日0點,即北京時間12點整正式對來自中國340億美元的進口商品開始加征關稅,這意味著美國在挑起的中美貿易戰中開了第一槍! 《華爾街日報》今天中午的報道標題截圖 中國商務部反應迅速,在中午12點05分,官網上發表了《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美國對340億美元中國產品加征關稅發表談話》。 中國商務部官網發表的標題截圖 商務部發言人指出,“美國違反世貿規則,發動了迄今為止經濟史上規模最大的貿易戰。這種行為是典型的貿易霸凌主義,正在嚴重危害全球產業鏈和價值鏈安全,阻礙全球經濟復蘇步伐,引發全球市場動蕩,還將波及全球無辜的跨國公司、一般消費者,不但無助、還將有損于美國企業和人民利益。 中國承諾不打第一槍,但為了捍衛國家核心利益和人民群眾利益,不得不被迫做出必要反擊。我們將及時向世貿組織通報相關情況,并與世界各國一道,共同維護自由貿易和多邊體制。”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的這段談話,雖然沒有明確說明中國的報復性關稅措施,但“不得不被迫做出必要反擊”已顯示,中國已啟動了之前宣布的“同等數量”美國進口商品的加征關稅措施。 這意味著中美貿易戰從6日中午12點開始已正式開戰! 根據中國政府近幾個月來的表態和行動可以看出,中國是不想打這場貿易戰的,但中國艱辛的努力因美國的出爾反爾而付之東流。現在貿易戰開打就意味著絕非一天兩天,也不會是一月兩月,或許會延續半年甚至一年以上。因此,不僅中國官方,還有民間都需要有一個心里準備,做好接下來各種變化的直接應戰。 從美國推翻中美貿易談判簽署的協議開始,中國政府就被迫做了各方面相應的措施。 特別是近段時間以來,從中國官方媒體的報道可以看出,中國商務部、外交部、央行、銀保監管會等部門都在這幾天密集發表了相關表態,其宗旨就是一條:中國不想打貿易戰,但中國絕不會接受恐嚇和威脅,將為捍衛中國人民的利益,對美國的挑戰會做出全力反擊! 美國挑起的這場中美貿易戰,雖然在中美貿易史上規模空前,結局一定是兩敗俱傷。但中國是被逼到了墻角,不應戰只有等著挨打,而且根據美國挑起這場中美貿易戰的真正企圖意在阻止“中國制造2025”戰略。如果美國的企圖得逞,中國很有可能被打回至30年前,中國的崛起將會戛然而止。因此,表面上看似經濟上的中美摩擦,實際上對中國的國家安全有著極為重要的關系,實實在在關乎到中國未來的走向。 因此,中國政府“不愿打但不怕打”的表態絕非口號,而是現實中國面對美國企圖的必須、且客觀的反應。 其實,中美歷來就一直在較量,無論是在政治、經濟還是軍事上。 40年前,中國人民就一直生活在美國的經濟封鎖、政治顛覆和軍事恐嚇之下,但中國通過努力和奮斗改變了中國的處境,走向了一條崛起的大道。事實證明,美國的經濟封鎖、政治顛覆最終是以失敗而告終的。 美國的軍事霸道在世界范圍內幾乎無人敢與之對抗,但美國軍事史上,在朝鮮和越南戰場上與中國軍隊交戰時的狼狽不堪,留下的敗績會讓美國記一輩子。 因此,對待美國的霸道、霸凌只有勇敢面對,奮起迎戰才是最好的辦法,而且一旦交手一定要有打贏的信心,要有打得美國疼的決心和意志。因為,美國只服打敗他的人,而最看不起“舉白旗”的。 正是如此,雖然這場中美貿易戰,中國會受損不小,甚至比美國要大,但中國之劍必須亮出,而且一定要打出令美國心驚膽戰的氣勢! 在中美貿易摩擦發展到中美貿易戰的過程中,有一個現象非常令人深思。 美國國內雖然有不少企業對特朗普發動的貿易戰很是擔憂,有的企業也表現出了反對的意見。但在特朗普的大票倉農業這一塊,依然得到了幾乎無條件的支持。而美國農業產品主要的出口地在中國,中美貿易戰他們應該是受損最嚴重的。 6日上午,《美國之音》發表了一篇題目為“貿易戰在即愛奧華豆農:種豆雖賠錢仍挺川普”的報道。 《美國之音》6日上午報道的標題截圖 該報道稱,在美國中部的愛奧華州,豆農像往常一樣打理著田地,等待周五的到來,但他們心中充滿憂慮。他們擔憂的是中國即將在幾小時后對包括美國大豆在內的商品開征的25%關稅。大豆是美中貿易中最主重要的商品之一。美國生產的大豆,約60%出口中國,價值達140億美元。愛奧華大豆協會主席、農場主比爾·希普利(Bill Shipley)說,關稅將會影響到他們的生計。希普利說:“在關稅實施前,每蒲式耳大豆價格跌了兩美元。在他們宣布要加征關稅前,我們的大豆生產才剛好不會賠本。現在大豆價格比生產成本還要低兩美元,也就意味著我們以后可能不能種大豆了。”另外,他生產的其它農產品也幾乎都在中國的報復清單上。 即便如此,希普利依然表示他們支持特朗普對中國發起貿易戰的政策。希普利稱“沒錯。眼下我還支持他。他是為了讓我們更好,讓貿易更開放。這是我們所需的。一些人說是貿易保護主義,但其實不是。” 中美貿易戰開打,美國農業,特別是豆農受損最大,已經影響到他們的生計,可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還是支持特朗普挑起的這場貿易戰。為何?因為他們相信特朗普“他是為了讓我們更好”。這種意識上的堅定或許是特朗普敢于挑起全球貿易戰的基礎。 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再來看看我們中國的一些情況。從中美貿易摩擦開始,國內就有不少專家學者向人們兜售他們的“中國不該應戰”的理論。 上海財經大學教授余某發表了多篇文章,表示中國不應該“應戰美國”。他在4月份發表的一篇題為“中國應避開‘國家利益’認識誤區”的這篇文章中,明確表示反對中國政府“為了國家利益不惜任何代價”應戰美國的挑戰。 香港《思考香港》報道的標題截圖 在該文中,余教授要人們分清“國家利益”與“特定群體利益”的區別;要人們正確對待“本國利益”和“他國利益”;要人們正確對待“自身獲利”與“殺傷敵方”;要人們正確估算“利益”與代價等等。這些用詞用語大家是否曾經相識?偷換概念、轉移矛盾、混淆是非的手段用的是多么的熟練!這種“公知”套路實在不值一駁。 也是在4月,該教授還發表了一篇題為“中國能夠‘以戰止戰’嗎?”的文章。 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的標題截圖 該文章再從“美國國內強大的民意壓力”、“美國政府內部鷹派占上風”、“特朗普本人的施政風格”、“美國國內反對貿易戰聲音不足”以及“美國在朝核問題上對中國依賴降低”五個方面進行分析,得出“中國不應該‘以戰止戰’”。 該教授在文章最后表示,“如果中方不能在美方的核心關切上做出重大正面回應,而僅僅以強硬、對等措施反擊美國,難以達到‘以戰應戰’的目的,而且容易導致擦槍走火,導致貿易戰的真正發生,甚至擴大。” 說實在話,這位專家的文章,無論是標題還是文章的內容都很有迷惑性,讓一些不熟諳經濟問題和國際關系問題人很容易上當。 中美貿易戰必須搞清楚兩個根本問題,即一是這場貿易戰是美國挑起的,企圖在于阻止“中國制造2025”戰略;二是并非中國不愿意與美國談判,而是美國出爾反爾推翻了雙方經過艱難談判得出的結果。如果撇開這兩個根本的問題,專門在一些專業名詞上耍手段找中國的茬,不僅不能為中國開出良方,還必定陷入為美國霸凌行為找理由的陷阱。 當然,或許對于這位教授,筆者相信其絕非是陷入陷阱,而是有意而為之。因為他本人不僅是中國的教授,還兼任美國商務部普查局(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Census Bureau)特別宣誓身份研究員、美國聯邦儲備銀行達拉斯分行(U.S.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Dallas)兼職研究員。 另外,一些國內和流亡在美國的所謂“民運專家”,在中美貿易戰形成、發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一些漢奸、賣國的嘴臉更是令人作嘔。因為他們的目的就是為了顛覆中國黨和政府,所以理所當然期盼中國在貿易戰中遭到美國的打擊,通過貿易戰讓中國變色,成為美國的附庸。這些人不值一評!但必須警惕的是,這些人的不少觀點,通過互聯網的故意散布,在國內依然有不少市場,對中國政府在貿易戰中是一股不小的干擾因素。 中美貿易戰6日美國開了第一槍,中國開始了還擊,未來這場戰役的發展究竟如何,關系到我們每個人。我們必須站在國家的立場,為保衛祖國的長久安全盡一份力,因為我們是中國人!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