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家公司,華為似乎有著與此十分相像卻又不同的三大作風。華為三大作風是:實際聯系理論、密切聯系客戶、堅持自我批判。
一、實際聯系理論
與馬克思主義理論聯系中國實際有所不同,華為公司是華為實際聯系現成理論。一邊實際探索,一邊吸收國內外理論成果,而且采取了先僵化,后優化,再固化的獨特方法論。
1996年開始,華為聘請中國人民大學彭劍鋒等6位教授(彭劍鋒、黃衛偉、包政、吳春波、楊杜、孫建敏)起草了《華為公司基本法》,目的就是統一思想,達成共識,建設企業文化。1997年開始華為在合益集團(HayGroup)的幫助下,逐步建立并完善了職位體系、薪酬體系、任職資格體系、績效管理體系,以及各職位系列的能力素質模型。1998年,華為引入IBM參與華為IPD和ISC項目,進行流程管理變革及企業信息化建設。華為通過與普華永道(PwC)的合作,推進了核算體系、預算體系、監控體系和審計體系流程的變革。和德國國家應用研究院(FhG)合作,建立了嚴格的質量管理和控制體系。2007年開始,華為聘用埃森哲啟動了CRM(客戶關系管理),加強從“機會到訂單,到現金”的流程管理。在今天,和相關領域科研機構及頂級科學家們的合作,依然是華為實際密切聯系理論的作風延續!
二、密切聯系客戶
政黨要密切聯系群眾,公司要密切聯系客戶,但是,有的公司在相關利益群體之間搞兼顧平衡,有的公司在相關利益群體之間搞先后順序,華為公司卻只認客戶。
為客戶服務是華為存在的唯一理由,也是生存下去的唯一基礎。天底下給華為錢的只有客戶,全世界只有客戶對我們最好,他們給我們錢,為什么我們不對給我們錢的人好一點呢?
華為的魂就是客戶,客戶是永遠存在的。我們要琢磨客戶在想要什么,我們做什么東西賣給他們,怎么才能使客戶的利益最大化。我們天天圍著客戶轉,就會像長江水一樣循環,川流不息,奔向大海。一切圍繞著客戶來運作,運作久了就忘了企業的領袖了。我們要建立一系列以客戶為中心、以生存為底線的管理體系,而不是依賴于企業家個人的決策制度。這個管理體系在進行規范運作的時候,企業之魂就不再是企業家,而變成了客戶需求。
牢記客戶永遠是企業之魂,華為就能活下去。
三、堅持自我批判
華為沒有選擇批評與自我批評兩手抓,而是提倡自我批判,從“燒不死的鳥是鳳凰”,到“從泥坑里爬出來的是圣人”,從“集體大辭職”到“呆死料大會”、“零起飛獎”,領導人自罰100萬,凡是不能自我批判的干部原則上不能提拔等等。自我批判也被華為提到了決定公司生存的高度。看任總說的這六條:
沒有自我批判,我們就不會認真聽清客戶的需求,就不會密切關注并學習同行的優點,就會陷入以自我為中心,必將被快速多變、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所淘汰;
沒有自我批判,我們面對一次次的生存危機,就不能深刻自我反省,自我激勵,用生命的微光點燃團隊的士氣,照亮前進的方向;
沒有自我批判,就會固步自封,不能虛心吸收外來的先進東西,就不能打破游擊隊、土八路的局限和習性,把自己提升到全球化大公司的管理境界;
沒有自我批判,我們就不能保持內斂務實的文化作風,就會因為取得的一些成績而少年得志、忘乎所以,掉入前進道路上遍布的泥坑陷阱中;
沒有自我批判,就不能剔除組織、流程中的無效成份,建立起一個優質的管理體系,降低運作成本;
沒有自我批判,各級干部不講真話,聽不進批評意見,不學習不進步,就無法保證做出正確決策和切實執行。
只有長期堅持自我批判的人,才有廣闊的胸懷;只有長期堅持自我批判的公司,才有光明的未來。自我批判讓我們走到了今天;我們還能向前走多遠,取決于我們還能繼續堅持自我批判多久。
請問,您公司的三大作風是什么?
文 / 楊杜,著名管理學家,華夏基石領銜專家,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華為基本法》起草人之一
來源:華夏基石e洞察(ID:chnstonewx)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